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策略的研究

2020-08-12 01:16梁丹
求知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推理能力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摘 要:“推理”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策略,重点阐述了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及“信息技术评价”中提高学生推理能力的实际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能力;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2-0039-02

引 言

数学推理能力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能力,应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小学启蒙阶段,尤其六年级学生的推理能力开始迅猛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于各知识点的学习中,强化学生对推理能力的认知,使其自觉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渐形成缜密的数学推理能力,为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理念打下坚实基础。

一、在“数与代数”中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在自主探究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由交流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先自主完成,再进一步猜测,最后验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逐步提高其推理能力。

例题1:某公司一天可以制造30辆汽车,请填写如下表格中(见表1)空白处的汽车数辆,并试着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汽车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生1:汽车数量也是增加的。

师:你是如何计算出表格中空白部分的汽车数量的?

生2:用“工作时间×每天制造的汽车数量”,得出:1×30=30,2×30=60,3×30=90,4×30=120,5×30=150,6×30=180。

师:可不可以利用“汽车数量=工作时间×每天制造的汽车数量”,在计算每天制造的汽车数量时,用公式“每天制造的汽车数量=汽车数量÷工作时间”可以吗?

生3:由于30÷1=30,60÷2=30,90÷3=30,120÷4=30,150÷5=30,180÷6=30。所以,可以用公式“每天制造的汽车数量=汽车数量÷工作时间”。

师:认真思考,你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4:工作时间=汽车数量÷每天制造的汽车数量。

生5:只要给出每天制造的汽车数量、汽车数量、工作时间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小结:发现给出的两个量的比值是一定的,为学生今后学习正比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圖形与几何”中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方法的过渡和演变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有效促进学生数感的内化[1]。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于各知识点的学习中,以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

出示多媒体课件(见图1),并提问。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能否用多种形式的加法来进行计算呢?

生1:每一排有3个图形,所以是3+3+3+3=12(个)。

生2:每一列有4个图形,所以是4+4+4=12(个)。

生3:三角形有4个,正方形有2个,长方形有3个,梯形有1个,圆有1个,椭圆有1个,所以是4+2+3+1+1+1=12(个)。

生4:正放的图形有10个,斜放的图形有2个,所以是10+2=12(个)。

生5:红色图形有4个,绿色图形有3个,蓝色图形有3个,黄色图形有2个,所以是4+3+3+2=12(个)。

生6:由直线段组成的图形有10个,由曲线段组成的图形有2个,所以是10+2=12(个)。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从不同角度去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图形计数的过程时,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学习推导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见图2)。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直观关系;另一方面,学生对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充满了兴趣,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让他们自主动手实践。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及网络电子资料等,巧妙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理解数感、形成数感,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在“统计与概率”中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要求学生具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采用推理方式来探索其内在的规律[2]。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参与整个过程,提高自身的推理能力。

例题2:在一个密封且不透明的纸箱里装有10个白球和6个黑球,笑笑和淘气通过摸球游戏来决定胜败,摸到黑球算笑笑赢,而摸到白球则算淘气赢,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样的游戏规则公平吗?

首先,教师首先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密封且不透明的纸箱、10个白球、6个黑球,让学生通过摸球来亲身体验,以便验证游戏是否公平;其次,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来思考游戏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袋子中白球与黑球的数量不一样,从而导致摸到的白球、黑球的可能性不一样,进而产生了不公平的现象。最后,教师布置开放性作业,要求学生思考:超市举行的抽奖活动真的公平吗?真的可以中奖吗?

“统计与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动脑、大胆思考、积极讨论,逐步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评价”中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教师要抓住关键期,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新闽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小猫走迷宫”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自主、熟练地运用Scratch图形编辑器,并牢固掌握事件模块与侦测模块的使用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操作步骤、流程等作出即时性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后续的自主操作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即时评价,结合自身的操作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判断和探究,从而顺利完成下一步的学习任务。

教师借助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能够给学生提供视频、音频、动画和图片等学习素材,可以把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将自身的角色由传统的主导者转变成引导者,并不断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帮助[3]。教师应合理、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丰富的学习资源,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日常教学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 语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師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在学生具备一定推理认知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引导学生依据以往所学的内容及自身的知识架构体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促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推理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教育创新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有机结合,从而真正践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

[参考文献]

艾勤.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J].小学教学参考,2020(08):70-71.

贾清.例谈小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7(02):76.

邹冬兰.解读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08):74-75.

作者简介:梁丹(1993.6—),女,辽宁北票人,研究生学历,二级教师,荣获校级青年教师展示课二等奖。

猜你喜欢
推理能力策略研究小学数学
试析初中数学推理能力培养
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进位加法”教学实践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