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
天津市宝坻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1800)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剖宫产术后临床常见的并发症。DVT是由于血液于机体深静脉腔内出现异常凝结,进而对静脉管腔造成阻塞,引发静脉回流障碍,相继发生肢体肿胀、远端静脉高压、疼痛等症状,多见于下肢。产妇在妊娠期间,血液系统出现高凝状态,加之剖宫产术中麻醉和术后长期卧床造成静脉血液流动缓慢,导致DVT的发生率较高[1]。本研究旨在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DVT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8.41±4.63)岁;孕周37~40周,平均(38.14±0.74)周。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27.41±4.63)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5±0.7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孕周37~40周;经B超检查胎儿正常发育;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的产妇;伴有心、肺、肝、肾等器官障碍的产妇;精神障碍,不能配合研究的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子宫下段形成不良的产妇。
对照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1)心理指导:随着新生儿的出生,产妇会出现复杂的情绪波动,因此,护理人员应与产妇多沟通,适当予以心理指导。(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粗纤维、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减少脂肪含量过高食物的摄入量。(3)母乳喂养:产后30 min进行母乳喂养,指导正确母乳喂养方式。(4)产后康复:产后12 h用康复治疗仪、物理治疗及按摩等方法帮助产妇进行产后子宫复旧、疏通乳腺管、乳汁分泌、产后形体恢复等。(5)足疗:产后12 h给予中药足疗,方剂组成包括陈皮、蒲公英、火麻仁、柏子仁、何首乌、益母草、旱莲草等。(6)形体恢复锻炼:产后6~12 h可下床轻微活动,第2天可在室内随意活动,并开始做产褥期保健操,根据产妇恢复情况循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干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由深圳原位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8腔I型(Phlcbo Press)。连接电源,将压力护套套在合适部位,肢体下方放置充气囊,打开气泵开关,绿色指示灯亮表示已开启自检运行模式,压力为40 mmHg(1 mmHg=0.133 kPa),检查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行,选择模式和时间即可开始治疗。1~2次/d,30 min/次。
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水肿消失时间及DVT发生率。
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下肢水肿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生DVT 1例,发生率为2.17%;对照组发生DVT 7例,发生率为16.67%。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P=0.047)。
DVT是由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的,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术后恢复与正常生活质量[2]。因此,积极探求有效干预手段,帮助产妇减少预后风险极为重要。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利用空气波压力的原理,通过对气囊的反复充放气,从而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下肢血流速度,增加氧气和营养成分的供给,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渗出液的回收,加速病理产物的代谢与排泄;产妇使用后,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对血管内膜的黏附,有效促进下肢静脉血流循环,进而预防DVT的发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从脚尖到大腿处进行按摩,利于改善血流情况,且工作速率与血流速率接近,不会令产妇不适;此外,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为辅助性治疗设备,应根据产妇自身情况适当调节压力,且双下肢可同时进行治疗[3-5]。
在早期护理干预中,心理指导可促使产妇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控制产后抑郁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饮食指导可促使产妇摄取机体所需营养,同时避免便秘的发生;指导产妇正确进行母乳喂养,可有效避免乳腺炎及乳头皲裂的发生;产后康复、足疗、形体恢复锻炼则可帮助产妇恢复形体,促进血液循环,预防DTV的发生,利于缩短下床时间和下肢水肿消失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下肢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配合早期护理干预治疗剖宫产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下床活动与下肢水肿消失时间,且对术后DVT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