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亮
摘要
线上教学本质上有别于面授教学,虽然有效解决了疫情影响,但是在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可见、不可控、不好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依据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举措,克服了线上教学的困难。
关键词
线上教学 问题 突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学校教育从面授教学转向线上教学。线上教学架起了知识传递的桥梁,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但是,线上教学受到教学硬件、学习环境、学生自制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可见、不可控、不好评。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依据教学实践,摸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举措,克服了线上教学的困难。
一、关注“可见”
以学习者为中心是课程设计的一种视角,强调学生的個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策略、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在线课程设计要分析知识获取和传授方式、教与学关系的变化,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线上资源。
1.关注学生基础。
线上教学不是传课件、发视频那么简单,也不是开直播、布置作业那么浅显,而是从学生基础和习惯出发,遵循“一班一情、一科一情”的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营学习情境、精设学习问题、精创学习活动,开设符合“班情科情”的线上教学直播课。同时将线上听课与线下作业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适当的学习任务、有趣的学习活动、科学的点赞评判中真正深入听课、参与活动、自觉学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线下练习适当延伸;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一些够得着、学得会的作业练习。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层级变化,激发学生成长动力。同时不断展示学习目标内容,让学生学习在愉悦中进行,在成果截屏中可见,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可控。
2.关注在线状态。
线上教学很难实时反馈课堂状态。教师线上教学,学生却出现不同现象:有的学生不能按时,上课,教师点名时还在睡觉;有的学生无法坚持看完直播,中途离开;还有的学生上课走神、睡觉。为了掌握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杜绝类似现象发生,教师通过点名、调取视频、提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每一节课结束后,任课教师会统计并发布学生在线学习时间。对于开了视频就离开或者中途退出的学生,教师会@一下相关学生和家长,提醒他们下次注意。对于反复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会电话沟通,寻求家长陪护与监管。
教师可以通过摄像头直播,屏幕同时显示教学课件内容,达成教师与课件组屏显示,同时发挥平台连麦提问功能,教师点击学生头像连麦,学生也可以举手回答问题。连麦提问功能在实现双向互动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
3.关注作业练习。
线上教学答疑主要通过微信来解决,班级学生都和任课教师加为好友,有问题便在微信上提问、回复。尤其晚上完成作业时,学生都会在规定时间内拍照提交作业。教师通过手机检查、批改作业,并向家长通报作业上交情况。教师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个性问题单独解决,共性问题在微信群中纠正答疑。同时,教师要俯下身来,将自己转换为“教练”角色,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明晰目标、分析现状、化解障碍的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例如,八(下)语文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根据情境,自主设计流程,分配角色,合作完成口语交际活动。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时,教师提示:你们知道钟南山老先生吗?他现在在哪里呢?如果他回到广东,你作为广东一名初中生希望和他有什么样的互动?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立马设计了这样的情境:钟南山老先生到学校讲座,你做为学生代表上前送花,此时,你最想说什么?这种切合实际的主题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既要面对现实,更要有建设性思考。
4.关注信息反馈。
线上教学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把一个个知识点变成问题串,上课的时候,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师生根据问题补充质疑、交流讨论;线上教学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对于重点知识或者题目,尽量让学生用短视频讲解;我们还要求线上教学必须面向全体,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5.关注多元教育。
线上教学首先要传授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其次是传授学科知识,最后是加强爱国教育、成长教育、体育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例如,我校依托“乡村初中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实践”项目(宿迁市内涵建设项目)实施,结合疫情期间广大医护人员以及地方人民警察、战斗在一线的公务人员的付出,学习和传承他们敬业奉献的精神。
二、服务“可控”
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说:“在线教育给教师增加了工作量,资源、平台和工具的熟练应用对教师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是较大的挑战。”我们以备课组为中心,,疏通线上教学各个环节,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
1.选择适当平台,以备课组为单位,选择相关软件。
目前运营商开发的软件很多,学科组依据熟练程度,适当选用软件。熟悉软件的各个功能,益于学科组之间交流学习,更好地服务线上教学。
2.发挥课程平台功能,落实备课考勤。
要想备课真正落实到位,收到实效,可以借助课程平台功能,加强监督和管理。平台能够记录教师备课次数、备课内容,还能记录录制的视频,收到相互学习和资源共享的效果。如A教师录制的视频传到课程平台,平台记录下来,B、C教师都可以看到,再经过二次加工,直播到各班教学平台上。平台记录集体备课,落实考勤情况,解决教师线上教学不熟练、生涩等问题。
3.召开线上教学交流会,实现教学共贏。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中学科组,召开线上教学交流会,了解各软件优缺点,科学优选软件。日常使用微信工作法,统一进度,共享资源,实现教学共赢。
4.依托家长,达成家校共育。
每周召开班会及家长会,对当前教学进行总结反馈,激励学生。同时,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家长、学生,开通家校共育渠道。如讲述钟南山院士小时候的学习故事:钟南山院士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好,经常逃学,还留过级。有一次考得不错,母亲知道了特别高兴,说,“看看,南山,你还是行的。”母亲的鼓励,给了钟南山动力,让他看到了自身亮点,树立起自信心,从此开始认真读书。家长作为线上教学的监护人,用典型故事激励孩子,比泛泛说教要好得多。
三、推进“可评”
管理者是学校管理的理念建构者、实施者。管理者要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从管理对象、管理目标、任务落实、产生效能等方面入手,让过程在“可评”中推进。
1.三级管理,保障教学有序开展。
三级即校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三级管理即校领导入年级群,年级主任入班级群,班主任入学科群。三级管理使得线上教学都在学校“可评”的监控与管理范围之内。三级管理也是评价学生的重要途径,可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仍以三级管理的方式及时处理。如有个别学生经常漏课缺课,学科教师和学生及家长沟通;效果不好,班主任电话沟通;效果还不好,年级主任电话沟通;还没达到理想状态,校长室沟通。层级式沟通交流,使得家长、学生受到尊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发现学生长处,点赞激励。
钟南山院士说:“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优秀的孩子之所以优秀,很大原因是日复一日的表扬教育。线上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学生优点,及时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内驱力。如统计并表扬听课认真、作业工整、积极提问的同学。教师要尽量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表扬他们,让他们在激励中享受学习。
3.科学用时,精当评价。
我们严格管理在线教學时间,确保学生参与在线学习,以及休息、活动、做眼保健操、体育课、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时,学校还要根据在线教学、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评价方式,如坚持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数据反馈四结合,使得评价科学合理推进。
任何一种取得成效的线上教学,都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有迹可循的。它的因,在备课,在管理。它的根,在学生。
(作者为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初级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