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哲学思考
——以湖北科技学院为例

2020-08-11 23:5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4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体育场馆体育锻炼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1、研究目的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全国人民是全民健身计划的施行对象,以青少年儿童为重点,青少年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学校体育,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专业的体育技能和技巧。”这段话突出了青少年儿童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群体。他们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品德情操,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保障学业顺利完成,将来更好的服务社会。当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出发,对其进行剖析,以期为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从而摆正体育在教育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湖北科技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输入检索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体育锻炼的哲学思考”搜索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另外,在互联网上搜索学校体育相关国家政策文件,并查阅学校体育学、大学体育教学、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相关书籍,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在湖北科技学院温泉校区和咸安校区对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共210份,回收问卷20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5份,回收率为97.6%,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

把回收问卷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用百分比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分析结果显示更加直观。

3、研究结果

3.1、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之哲学思考

(1)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之哲学思考。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因过于重视大学生专业才能的培养,忽视了运动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全面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弱体质、亚健康、慢性病的高发生率,给人才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而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表1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程度

由表1可知,表示对体育锻炼非常了解的大学生只占11%,而其他77%的大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不知道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影响着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学校体育工作的未来就寄托在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上了,我们从哲学之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来思考,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程度是一种体育意识,积极的体育意识能推物质的发展,即促进身体健康。大学生不容乐观的健康状况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密切相关。因此,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效果和衡量学生未来能否成才的一个重要标准是拥有积极的体育意识。

(2)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之哲学思考。

体育教学、训练、竞赛、锻炼和体育休闲等活动是借助学校中的体育建筑、场地及体育器材才得以实现的。

表2 大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评价

由表2可知,大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有待改善”的人数占据了总人数的60.9%,只有5.8%的大学生认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完善”,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持不满意态度,认为其无法满足自身锻炼的需要。我们从哲学的主次矛盾关系进行思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完善是主要矛盾,学生选择何种场地锻炼是次要矛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自身存在的不足、损坏、管理等问题,是影响大学生有效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

(3)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空征之哲学思考。

时间和空间与运动中的物质有着紧密的联系,即撇开时间谈空间,或是撇开空间谈时间都是不切实际的,时空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重要话题,也是综合分析现代体育锻炼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本文的时间特征指的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和累计时间,空间特征指的是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和频率。

表3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段

从表3可知,选择在上午8-10点和下午5-7点锻炼的大学生最多,有研究表明这两个时间段是一天中最佳的锻炼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时间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即规律实实在在的存在,不会因为人的喜好和发生作用条件是否存在而受到影响,但是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起作用的条件。虽然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缺乏体育技能,但是他们能动的去认识体育锻炼的最佳时间,利用了规律。在这一良好趋势下,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丰富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对于改变大学生体质不佳的现状显得越来越重要。

表4 大学生一周参与体育锻炼的累计时间

由表4可知,一周参与体育锻炼的累计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大约占50%,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但是还有部分学生一周体育锻炼累计时间在2小时内,以及小部分大学生每周不进行体育锻炼。根据这三个等级得出结论,大学生除了要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还要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从质量互变规律进一步阐释大学生为什么需要坚持长期体育锻炼,因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如果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没有量的积累,身体健康状况就无法达到质的转变。

表5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

从表5看出,跑步是男女生都喜欢的运动。男生青睐球类运动、健身健美运动的较多,这表明男生偏爱带有对抗和有强度的运动。女生倾向于健美操、舞蹈、瑜伽的较多,这表明女生偏爱有趣味性、强度温和的运动。另外,有44%的男生和56%的女生表示喜欢其他的运动,由此说明大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非常的广泛。从矛盾观点进行分析,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不同,由此体现了矛盾有特殊性,这就启发学校要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尊重大学生的性别差异,针对性的分析不同的矛盾。

表6 大学生一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

从表6可知,大学生一周的运动频率分为四个层次:0次、2次及以上、3-4次和5次及以上。其中一周运动频率达5次及以上的男生占14.1%,女生占14.6%;一周运动频率达3-4次的男生占19.5%,女生占19%;一周运动频率2次及以下的男生占7.3%,女生占20.5%;一周运动频率为0的男生占2.71%,女生占2.17%。卢元镇教授曾指出,每周3次及以上的体育活动是衡量体育人口的首要标准,通过数据相加我们得出大学生一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不超过3次的人数占比为32.8%,这说明还有部分大学生成为了我国实现体育强国梦的短板。从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来看,要想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因此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对参与体育锻炼频率低的同学投入更多的关怀,带动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3.2、改善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目前很多高校为了激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强行将学生的体质测试纳入学分制,虽然这一举措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是功利性的体育锻炼也会产生负面效应,终归不是长远之计。实现以人为本、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高校职能部门应向大学生传达正确的健身观念,宣传国家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计划的意义,组织开展“健身宣传周”等活动方式掀起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从而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并自觉自愿的参加体育锻炼。

(2)丰富校园体育活动。

大学阶段由于繁重的学业负担,很多大学生不注重劳逸结合,导致身体状况趋于亚健康状态。因此,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是改变大学生不良体质状况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目前大学生在余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比较单一,普遍只有拔河、长跑、球类竞赛,对此不感兴趣的其他体育爱好者只会远远避之,这就在内容选择上降低了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所以,满足更多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对他们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体育技能都有很大的帮助。

(3)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对学生的开放力度。

目前很多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紧张,大部分场馆除了教学时间都实行收费制,而且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末全天对外开放,这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最大效率利用学校体育场馆并且达到营利的目的。但是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弊大于利,学生白天要上课,一般只有晚上有时间,而晚上无法预约到场地,也没有富足的经济条件支持他们长期进行付费。校内的体育场馆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选择,但场馆对学生的开放时间仅限教学时间而且其他时间段收费,这必然会降低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学校的体育场馆对校内不应该以营利为目的,应该提高对学生的开放度,实行免费开放或者严格要求学生进入场馆的着装,避免对场馆造成损坏,也可以实行隐性消费,比如专业教练指导、购买器材用具、饮用水等。

4、结论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受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内因上,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程度来看,可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缺乏体育意识。对于一部分遵循最佳体育锻炼时间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反映了他们没有专业的体育知识,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外因上,学校体育场馆是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切事物的发展和变更都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是事物变化的基础,外部因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因此,改变当下大学生体质状况不佳的现状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大学生增强体育技能和增加体育知识,辅以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和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对学生的开放力度,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开辟道路。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体育场馆体育锻炼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精准定位,强化服务
——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