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山花
◆摘 要:国内外关于正念训练提高自控力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成人的,且效果显著,目前一些国外学校也逐渐将正念训练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我约束力低,自控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但是在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课,还需要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对其自控力的要求很高。因此,在中职生心理课中研究中引入正念训练,提高其自控力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关键词:正念训练;中职生;自控力
一、中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也逐渐成为积极心理学中的研究热点。
自我控制是自我控制的概念较多,Koop在1982年提出的定义较为经典,是指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具有的一种能力,个体可以自主调节自己的行为,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订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与社会情境匹配的行为方式。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水平高的个体适新应环境快,暴饮暴食和抽烟等问题行为更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更和谐,情绪管理能力强(Tangney,Baumeister&Boone,2004)。尹春霞(2019)研究表明,中职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各维度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自我控制能力水平高的个体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自我控制能力水平低的个体。周迎楠,毕重增(2017)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通过学业可能自我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King和Gaerlan(2014)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水平高的组别学习投入程度更高,学业成绩显著高于低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组。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强国建设需要一系列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弘扬工匠精神。而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其教学成效直接影响到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中的失利者,普遍存在着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现象,其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上课打瞌睡,学习无法集中精力,不能按时将自己的手机锁进手机柜,沉迷于手机游戏,情绪易冲动,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中职教育中,学习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练习习得,比如建筑施工专业的学生学习CAD制图,课上学习后,课下需要自己反复练习,一开始学生具有兴趣,反复练习几次后就失去了新鲜感,无法集中精力去练习。缺乏自控力,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差,专业技能弱,无法成为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
因此,提高中职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促使其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较强的职业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文化课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二、正念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近来,正念逐渐成为心理学中研究是热点,那么什么是正念呢?Kabat-Zinn(2003)将正念定义为是一种对此时此刻的状态的有意识地、不加评判地觉察,是指将注意指向当下目标而产生的意识状态,全然开放的自我觉察,不加评价低对待此时此刻内心的各种经历和体验。国内学者刘兴华认为正念即是对此时此刻的观察。虽然正念定义内容不尽相同,但都阐明了正念是对当下不加评价与判断的观察。
目前较多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念训练对于青少年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但是已经有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对临床和非临床的青少年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效果性。目前较多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念训练对于青少年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但是已经有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对临床和非临床的青少年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效果性。Bogels等(2008)在社区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提高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力和幸福感,同时改善冲动行为。孙长玉,陈晓(2016)研究中,以普通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经过四周的正念冥想训练,实验组低自控力组的自我控制水平子自我報告和教师报告两方面均显著提升,得出正念冥想是提高中学生自控力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目前正念训练在成人群体中应用的可靠性和可接受性上已经有研宄结果提供了支持,目前正念训练对青少年影响的研宄的方法和设计上比较薄弱,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很少。
三、对中职学生展开正念训练的探索
自控力对中职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专业技能学习十分重要,所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自控力水平迫在眉睫。正念训练是有意识的,不给于评价,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当个体在正念冥想时,需将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身的变化上,对外界因素的干扰要屏蔽,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个体本身就是在进行一种自我控制的训练,那么规律定期的正念训练可能是提高自控力水平的有效方法。国内外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改善个体的负性情绪,提高个体的注意力水平,将注意指向并集中注意于当下的学习任务,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水平。Fries等人(2012)研究表明,一个短暂的正念训练对自我控制中的自我损耗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现阶段关于正念训练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方面,以自我控制能力为研究重点的较少,研究对象大都是成人为主,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正念训练的研究甚少。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无法按时有效地完成专业,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影响了其学业成绩和专业技能的习得,同时给中职学校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在中职学生教育中引入正念训练是一定较好的创新性的切入点,结合中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正念训练提高中职生自控力水平的研究。
(一)渗透心理课堂
以往的正念训练研究都是独立于课堂,有专门的专门的正念训练的场地,专门的时间,有特定的对象。中职学校的心理课堂,教学方式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方式,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团体训练,心理委员培训等,也是一些常规的活动。在效果上,现有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心理知识丰富了,但是相应技能并没有显著提高。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心理教师可以需要探索一种有效的新的新式的一种心理健康课的形式,可以将正念训练融入心理课堂,开发出具有正念理念的心理课程进而提高中职生的自控力水平,该课程还可在学校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开展。
(二)开发正念微课程
由于职业学校课程的原因,很多学校心理课覆盖面较少,很多班级未能开设心理课。在方式上,很多中职学校开展的一些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数量和学生参与度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性。中职学生在校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的重点是要放在在学业上的,传统的正念训练时长都较长,频率低,需要的道具也比较多,耗费人力物力都较大。那么所以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发一个正念微课程,将正念训练提炼成5到10分钟的一个短时的,内容简练,主要为身体和呼吸的觉察;易操作,使用的是提前录制好的音频,利用教师的多媒体即可播放;节约资源的正念训练练习微课程。可以选取多个班级开展,其余班级作为对照班,开展的时间可以放在每天早自习开始之前,或者晚自习开始之前时,播放正念训练录制好的音频。通过每天简单的一个正念微课程的训练,将注意力集中中自己内心的感受,关注身体变化和自己的呼吸,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控力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Kopp, C. B.(1982).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8(02);199.
[2]Tangney, J. P ,Baumeister, R. F.,&Boone, A. L.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 less pathology,better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4,72(02):271-324.
[3]尹春霞.职学生自我控制、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7.
[4]周迎楠,毕重增.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业可能自我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06):1134—1137.
[5]King, R. B.,&Gaerlan, M. J. M. 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more positive emotions, better engagement, and higher achievement in school[J]. 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014(01):81—100.
[6]Kabat-Zinn.J.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context:Past,present and future [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02):144-156.
[7]Bogels; S., Hoogstad, B., van Dun, L., De Shutter, S.,&Restifo, K..Mindfulness for adolescents with externalizing disorders and their parents[J].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008(36):193-209.
[8]孫长玉,陈晓.正念冥想训练对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9期):1359-1363.
[9]Friese M,MessnerC,Schaflner Y. (2012).Mindfulness meditation Counteracts self-control depletion [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21(2):1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