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法律观念的培养

2020-08-10 09:08卫彩娜
卷宗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培养

卫彩娜

摘 要:通过目前中职院校对于中职生法律观念培养的现状,分析中职生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加强提高中职生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中职学生;法律观念;培养

目前,我国正着重于培养新一代拥有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样的新时期、新形势下,职业学院对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成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重点,为了顺应职业教育改革,职业学院需着重加强对学生法律意识和道德的培养,以此来树立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目前中职生违法犯罪的问题对职业学校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对中职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成为职业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据中国法制网对中职生违法倾向的调查中,有一部分的中职生存在着例如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任意辱骂殴打他人等严重的违法行为,还有大部分中职生有着厌学倾向,少部分中职生存在其他不良行为,这些学生与社会物业人员交往甚密,对强取豪夺和殴打他人行为习以为常,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触犯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中职生对于法律知识还不甚了解,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加强对中职生的法律教育刻不容缓。

1 培养中职生法律观念的意义

中职学生尤为需要加强法律观念的培养,这是由于中职生的身份在社会上较为特殊,他们的年龄较小,缺少对社会的阅历和经验,因此对法律法治的理解和认知还是十分地模糊,由于中考失败,对于社会的知识接触较少,缺少系统科学的法制教育,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并且中职生的情感思想较为脆弱,心理上难以承受较大的压力,因此培养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和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中职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也能避免中职生走上无法回头的违法犯罪的道路。

1)有利于构建中职生综合素质。教育部和司法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地规定了学校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教育是学校法制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中职生正处在尚未成熟的年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尚未固定,只有使中职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使他们知法懂法,拥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才能用正确的角度和观念去看待社会和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和法制社会的建设。

2)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目标。我国对于职业院校设立了“知识、技能、做人”的教育目标,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需要职业院校将技能教育和法律教育互相结合,只有知识和法制相辅相成的教学才能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还在飞速发展和推进当中,为适应现下以法制为基础构造的市场经济,促使中职生全面成才,职业院校也需要加强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顺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形式构造的多样化和发展需要。

2 中职院法律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法律教育不够完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校不够重视法制教育。很多中职院校虽然大力提倡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实际在教学中还是更偏向于技能的培训,重视专业的课程,没有意识到法制教育对中职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忽略法制教育课程,使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让德育教育变成一个没有实际行动的口号。

2)教师法律意识不足。大部分中职院校中缺少法制教育机构,缺乏对中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的师资力量,导致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法制教育活动难以顺利和有效的开展。

3)教师法制教育方式。中职院校中的部分教师被传统教学观念所禁锢,只进行灌输式的单方面教学,没有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和改革,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于枯燥无味的传统法制教学更是抵触。

4)法制教育内容的设定。目前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主要针对刑法部分,忽略了其他法律内容的培养,使学生对法律知识认识不全面,从而影响学生的法制观念。

3 违法犯罪原因分析

中职生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原因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1)学校因素。中职院校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往往只开设了《职业道德与法律》这一课程,其中对于法律知识的涉及相对较少,无法形成系统的法制教育,使学生在没有法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无法理解课程中的法律专业知识,加上学校对于专业技能课程的侧重,使学生缺乏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忽略了法制教育的内容,导致缺乏法律观念,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自身因素。中职生一般为未成年人,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生理和心理双重发育的成长阶段,这个年龄段的中职生们对社会充满好奇,且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比较不理性,容易冲动,导致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无法正确地区分好坏对错。缺少法律意识和法制教育会使他们缺少自控能力,导致误入歧途。

3)家庭因素。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中职生,由于家长缺少法律意识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一直接受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很多家庭对于其他方面的教育也是力不从心。部分来自富裕家庭的中职生,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和对不良行为的袒护和包庇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和法律的敬畏之心,更容易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行为。

4 增强中职生法律观念的对策

为增强中职院校对于中职生法律观念的培养,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法来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教学,能更加地提升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度和热情。使用创新的法制教育教学模式,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和班级学生选择贴合学生生活和专业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如选用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来教育会计专业的学生,选用关于交通方面的法律来教育汽修维护专业的学生,这样针对性的教育会让学生更有兴趣,也更加容易接受。让学生结合自己专业的知识积极地参与讨论中去,并让他们收集自身周围的案例去进行讨论和讲解,并让他们提出跟自己相关和感兴趣的法律部分来充分地探讨应用,使抽象枯燥的法律知识能深入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中去,增强他们的法律观念,避免违法犯罪的行为。

2)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教师的言传身教无一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因此作为一名中职院校的德育教师,需要警惕自身的言行对学生有着负面的影响。在培养中职生法律意识观念方面,需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意识,并加强自身法律意识来教育学生。“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古代有句话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体现了法律的威严和不可亵渎。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培养,增强教师的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并且在教學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和管理,定期进行审核,确保教师自身关于教育的严谨度和认真态度。

5 结语

提高中职院校对中职生的法律意识十分重要和迫切。加强中职生法律观念的培养是中职院校的教育责任和目标,法制教育影响着中职生在走向社会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法制教育能使中职生自觉地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行为,为社会团结稳定做出贡献,因此,中职院校需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参考文献

[1]张荣伟.中职法律课程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J].教师(5):88.

[2]胡凤莲.中职生法律意识培养有效途径的探讨[J].价值工程(1):316.

[3]王国萍.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学教育(中)(2):134-135.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培养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