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职业素质训练》结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改革初探

2020-08-10 09:25刘满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模块化课程思政

摘 要 高等院校课程的思政教育是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以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作为切入点,从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IT职业素質训练课程的思政教育和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职业素质 教学改革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 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IT职业素质训练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是学生在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骨干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在学生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的前提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IT企业岗位需求、针对如何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职场生存能力及掌握基本的入职技能,最终能够满足企业不同人才需求为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一门课程。课程主要是围绕IT职业的相关知识和职业技能等内容进行知识的传授,对于德育元素挖掘度并不深,并没有充分发挥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也认为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较难与教学内容关联,很难实施思政教学。

2 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思想指引下,课程组根据学校的育人侧重点及学生课程学习的特点,尝试多角度挖掘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炼课程中包含的文化元素和价值元素,再将这些元素转化成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直观的传递形式,在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价值层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拥有积极乐观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精神,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职场礼仪,提高学生发展的真正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育人和知识传授的完美融合。

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将思政教学思想纳入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纲要

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研究学校下发的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有关文件,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调研、梳理、论证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纲要,结合计算机类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综合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特点和课程思政内涵,结合以往授课的实际经验,在原有基础上,将课程思政融入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纲要中,设定IT职业素质训练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思政教学内涵,进行教学大纲的修改。

2.2将思政教育内容充实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教学内容

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树立术道合一的教学理念,课程组研究讨论将思政教育的知识内容有机地充实到IT职业素质训练的专业理论教学过程当中,在培养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中增加人文教育、社会道义、国家情怀,将专业思想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职业素养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政治担当、大局意识。在备课过程中,探讨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发掘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元素,通过编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将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

2.3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IT职业素质训练课堂教学

通过课程组内试课、评课等方式融合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特别是案例、启发教学、分组讨论法、角色体验法等有效地教学方法与手段,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课堂中,和学生共享。

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求职倾向的特点,从以前的由教师照本宣科变为布置任务点,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形成讲稿、课堂演讲等一系列过程,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加入场景模拟游戏分组PK、实时选人、问卷调查、主题讨论等教学手段,在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如:如何有效的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技巧,分组任务完成过程中团队沟通和冲突处理的方式,课堂演讲过程中的自我锻炼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拓展,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2.4将思政教育考察汇入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特点,将考核方式改进为模块化考核:课堂考核+作业考核+期末大作业考核。课堂考核通过教学过程中发布场景模拟游戏分组PK、实时选人、问卷调查、主题讨论、抢答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我展示和表达能力、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等。作业考核中通过发放与学生自身职业规划紧密相关的作业,如为研究生备考学生布置意向学校、专业毕业生就职情况调查、研究生考试面试礼仪等相关的作业,为职业规划为公务员的学生布置本专业对口公务员考试相关的作业,为准备参加银行招聘的学生布置银行面试调查和模拟面试环节等作业,学生在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期末大作业则采取学生自主选题,根据选题内容及要求融合课程内容独自、组成团队完成主题鲜明、格调积极向上、内容丰富的大作业,最后再针对作业准备、完成过程进行答辩,能充分检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执行能力等职场综合素质。

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积极性和主观性,让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完成知识的积累,增强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了求职的自信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通过在IT职业素质训练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内容,并将之贯穿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知识、态度、技能、情感等基本要素出发,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运作能力、应变能力、执行力、沟通技巧和职业形象的树立能力等,更提升了学生的人文思想、社会道义和国家情怀,成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带来了较好的实际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刘满君(1980-),女,湖南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智能算法、模式识别。

参考文献

[1] 徐建丽,朱登胜.高职思政理论课要渗透职业素养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9(11):23-25.

[2] 郎振红.高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2):70-77.

[3] 黄丽红.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95-196.

[4] 吕亨龙.基于互联网+高职微翻转教学平台构建研究[J].现代交际,2016(09):266-267.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模块化课程思政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