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合作

2020-08-10 09:08陈红新
卷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博物馆图书馆

摘 要: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人类对于知识的渴望愈加强烈。博物馆与图书馆为两个公众获取知识的公共服务载体,要充分发挥作用,让公众可以汲取知识的养分。博物馆与图书馆看似独立实则统一,二者要不断加强合作,相辅相成,发挥主要职能,助力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促进全民阅读,提升全民素质。本文从博物馆与图书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合作的可操作性入手,归纳出二者建立合作的具体方法,旨在提升我国的公共文化产业服务水平,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合作

经济全球化,信息同样也在全球化,公众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式从以前的单一化手段到现在的多渠道收集。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公众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心灵上的“舒适”。作为公共信息服务重要载体的图书馆与博物馆,由于二者的历史渊源与功能的相似性,应顺应时代的改变,转变服务模式,由独立到统一,互利共赢。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1 博物馆与图书馆建立公共服务合作的可操作性

博物馆与图书馆的服务对象、管理方式基本相同。众所周知博物馆与图书馆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政府开设的非营利性机构。公众进出博物馆与图书馆不需要缴纳任何入馆费用只需提供证件信息,便可以进入馆中,参观阅览馆内的书籍、文物等。博物馆与图书馆都是我国文化传播的载体,服务功能相同,二者展示的都是人类文化发展和智慧的产物。由此可见,博物馆与图书馆存在诸多相似性,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是可操作的。

博物馆与图书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回顾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发展史,就可发现其实二者长期以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湖南公共文化图书馆,我国最早建立的图书馆之一,被命名为“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从其命名就可以看出博物馆与图书馆在我国早些年间就被归纳为同一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范畴。又例如在国外,长达二百四十年,大英图书馆与博物馆长期隶属于同一机构。

博物馆与图书馆展出资源有重叠之处,也有互补之处。有些文物学书籍、手稿等,既可以在博物馆展藏,也可以在图书馆收录。与此同时,博物馆馆藏实物为主,图书馆馆藏以书籍为主,博物馆参展的物品多具有历史性,参观者对其可能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此时若有相关书籍作为参考,有助于参观者更直观了解此件文物的历史,从而在感官层及大脑皮层都形成强烈的记忆点。

2 博物馆与图书馆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合作的具体方法

2.1 共享资源

资源共享是博物馆与图书馆进行公众文化服务合作的关键性一步。为保证参观者有完整的文化体验,既看到博物馆展出实物,也深入了解其历史,博物馆与图书馆应该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让公众的参观或阅读体验形成一个闭环,具备完整性,这样才能让公众深知这段历史,铭记于心,点点滴滴累加构建自己的知识网。博物馆和图书馆可以采取特定方式联合开办展览活动,从各自优势点出发,双方选取共同的主题,确定时间地点,可以是二者其一位置或者共同租用其它位置,由博物馆提供具体实物,图书馆提供相关典藏,在合作中求共赢。博物馆与图书馆在进行资源共享的同时,不仅仅惠利于公众,对于二者自身的发展,调动各部门科室的工作积极性等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

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合作的推进,可探索“网上借阅、社会投递”的项目,基于自身馆藏出发,以RFID技术为支持,采用O2O图书馆模式,协调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关注市民需求,在后台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用户终端系统以及调配投递系统等为支持,对所需借阅的图书进行投递,全天候提供借阅服务。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可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新平台,打造城市文化新特色。

2.2 一馆两用

现如今的博物馆与图书馆都太过于单一化,图书馆根据自身传统定位就提供阅读的功能,文字是公众走进图书馆唯一可以接触到的“实物”;博物馆根据自身定位,就是单纯提供展示服务,可能实物旁边会用几行字简单地介绍实物的名称、来源、历史背景等。参观者想要更深层次的去了解,但是无奈没有方式。当今人类对于知识的渴求度可能就在大脑运转的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譬如看到了博物馆中的实物展示,那一时间节点就有对于该实物热烈的求知欲望,过了那一时间节点,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就渐渐淡忘了,那么我们的文物展示就从这一个参观者的身上看到,实际上展示的意义和预期带来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博物馆和图书馆应寻求改变,在博物馆中设立专门的图书室,其中书籍、典藏与展示实物相对应。图书馆中也应设立博物馆,在读者阅读完相关书籍后,走进博物馆展室,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加深记忆点,做到思维方式整体衔接,此知识也便是真正印在脑子里了,由点及面,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共享服务

博物馆与图书馆在服务方式上存在不同。博物馆通常都配有专业的讲解人员,同时博物馆的内部设施,整体环境,装修风格都巧用心思。根据不同展品的风格设置不同分区,不同分区不同的装修风格,与展示方式,从视觉体验角度来说,就非常吸引参观者。应用360?全视角看文物、智慧导览机、互动触摸屏、裸眼3D虚拟剧场、互动地彩屏等高科技技术。参展区,宣传区,演示区分布極有条理,服务水平堪称模板。反观,图书馆,可能未曾去过图书馆的人都可以大脑临摹出图书馆的陈列和环境。进门处的图书管理员,馆内一排排整齐的书架,陈列涉及古今中外文化的大量书籍,根据书籍的不同类别,严格分区。图书馆的整体风格干净整洁,读者舒适度与体验感说不上不好,但与博物馆相比仍存在差距。因此,图书馆在举办展览时可以借用博物馆的场地,使用博物馆先进的展览技术以及高科技设备等等,将书籍展览智能化,例如采用扫描技术将书籍录入系统,参展者无需手动翻阅,采用触摸屏点击,便捷又高效,体验感提升。图书馆也可以邀请博物馆的专业设计团队进行实地考察,为图书馆改造提供意见与建议,参照博物馆的建设,引入适合自己的高智能技术,进而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

博物馆与图书馆的馆藏有许多的交叉点。图书馆由于其传统的服务性质,在古籍类资源的收集、保护、整理等方面远高于博物馆水平。所以,在博物馆与图书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可以利用当今的电子信息技术,影像技术,创建古籍数据库大平台,将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古籍信息利用高科技技术实现全录入,从而提高博物馆在古籍方面的服务水平。二者互惠互助,实现双向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作为公众文化服务机构,不可以保持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与社会发展脱节,要顺应潮流,二者实现融合,加强合作,实现资源与服务的共享,从而推动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合作,实现“新型”博物馆与图书馆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积蓄无穷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严允.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休闲服务合作初探[J].中国民族博览,2017(03).

[2]朱蓓,王鑫.浅谈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合作共建[J].现代交际,2016(14).

[3]郑燃.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数字文化服务融合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01).

[4]范秀萍.博物馆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探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03).

作者简介

陈红新(1973-),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图书馆,本科。

猜你喜欢
博物馆图书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图书馆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