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高校“金课”建设为切入点,以美术教育教学为参照,深刻阐述打造“金课”对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当前高校“金课”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据此从课程理念、管理组织机制、校企合作、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环境营造五方面,尝试提出打造高质“金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金课”;存在问题;有效路径
[作者简介]哈伊莎(1980—),女,天津人,教育学硕士,天津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133-02[收稿日期] 2020-02-11
一、引言
在全国高等学校教育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曾指出,要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和深度,同时提升课程的可选择性,将“水课”逐渐打造成“金课”。就高校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而言,治理“水课”问题非常重要,只有将“水课”打造为“金课”,才能有效提升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養的质量。那么,何为“金课”?“金课”具有哪些特征?教育部吴岩司长对“金课”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金课”既要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战度。“金课”可以塑造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美术专业学生出现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弱的不良现象。
二、高校建设金课的意义
课程的设置对于教育教学至关重要,课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载体,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品质。现阶段,高校“水课”问题日益突出,不同专业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水课”问题,美术专业也不例外。目前,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诉求十分强烈,也是高校美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打造“金课”不仅可以改善课程质量,更有助于专业发展,为学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进而逐渐提升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
其一,打造“金课”有助于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更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进而实现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将育人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目标[1]。“金课”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统一起来,将育人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其二,打造“金课”有利于重新建构课程内容,革新课程实施模式。“金课”强调课程的创新性,可以将社会发展最新动态有机融入课程内容,重新编制课程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革新课程实施形式,突破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
其三,打造“金课”有利于培养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金课”更加注重对人能力的培养,将社会人才需求结构作为课程设置的重要参照,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促使高校输出的人才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
三、高校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对“金课”认识不足
师资力量对高校人才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素质是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影响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着办学层次。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部分高校教师已然习惯于陈旧的课程实施模式,对课程实施和教学方式的革新还不适应,对“金课”的认知程度有待提升。以美术专业教师为例,部分美术教师对打造“金课”还存在些许质疑,或者还不清楚应如何打造“金课”,在意识层面对“金课”的理解还有待加强[2]。同时,部分高校还未形成建设“金课”的氛围环境,未对在职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此外,部分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学方式方法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缺少创新性,打造“金课”的积极性较低。
(二)学校技术设备匮乏
“金课”应具有创新性和高阶性,这“两性”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随着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方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支撑。但现阶段,部分高校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受教学经费制约,智慧教室的建设还有待完善,教室的功能、数量及教学用具等还无法为打造“金课”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3]。教学网络平台、信息采集与评价系统还不健全,技术的匮乏致使“金课”建设成效大打折扣。
四、新时期高校建设金课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理念,奠定打造“金课”的思想基础
为了更好地打造“金课”,应加强对“金课”理念的培养,在意识层面为“金课”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增强高校教师打造“金课”的意识,坚定其信心,帮助其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如可以为高校美术专业教师组织“金课”方面的培训,帮助其深入了解“金课”的内容和要求,同时,依据院校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美术人才需求的标准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和个性特征,将打造“金课”作为美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巩固“金课”建设的思想基础。
(二)机制驱动,强化打造“金课”的组织保证
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对高校打造“金课”有着重要影响,为顺利建设“金课”提供了机制保障。如可以采取建立以院校领导为首的“金课”建设团队、运用科研和教研等方式方法来逐渐提高每个队员的素质,进而逐步提升团队队伍的整体素质。此外,建立“金课”建设奖励机制,对于在“金课”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以此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教师打造“金课”的热情。
(三)校企合作,硬化打造“金课”的行动路线
高校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了源泉。企业有明确的人才的需求,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现产教融合、积极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是高校打造“金课”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聘请业内的资深人士来校为学生做讲座,并让其参与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同时,积极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包括行业精英、企业领导者及本专业学科带头人,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如可以为美术专业学生多提供实习的机会,将课程设置为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模式。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增加课程挑战度。
(四)校本研发,构建“金课”的生态体系
随着“金课”的提出,高校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尤其应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在原有课程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还要进行新课程的开发与创造,构建“金课”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体系。高校应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在意识和思想层面鼓励教师自主开发“金课”,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打造“金课”的具体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而研发出具有高适应性的“金课”教材。教师研发的“金课”教材对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有极强的适应性,既可以有效节省教师磨合课程的时间,又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学习的课程模式。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凸显。美术专业课程应注重校本课程的研发,可以将本地域文化、本校特色与美术课程深度融合,将地域美术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重点开发。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区域美术文化的理解,又能將美术课程变得更具实用性和生活性。
(五)育人守护,营造打造“金课”的最佳环境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传统的课程模式已经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金课”模式可能会让其感觉不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快速适应“金课”模式,应对学生进行德育课程教育。这对于美术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有些学生盲目追求美感而忽略了自我修养,对课程学习也不重视,认为美术课程理论学习对自己以后发展没有现实意义,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美术专业“金课”的建设。为了提升“金课”建设成效,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完善育人体系建设,可以将德育活动以课程的方式加以呈现,将德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建设,将德育教育作为课程模块进行设置。
五、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也得到了大力推进。新时期的到来对高校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指明了新方向。随着“水课”一词提出,打造“金课”的呼声越来越高,“去水炼金”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高校在打造“金课”时,应坚持以社会人才结构需求为重要依据,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方案,对于美术专业而言,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加强对学生美术创造方面的引导和塑造。
参考文献
[1]林海洋.新时期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途径研究[J].才智, 2014(33):63.
[2]张乐.新时期高校美术教学改革路径探究[J].艺术科技, 2018,31(2):29.
[3]王珊.我国高校美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8(8):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