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东 靳小雅
[摘 要]象征思维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也是最符合中国人文化心理和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和建构抽象范畴概念的有力工具。运用象征思维,特别是运用作为象征思维之典型表现形式的隐喻思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隐喻化,对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而言,是一个可以借鉴、行之有效且容易操作的思路。
[关键词]象征思维;思政教育;亲和力;针对性
[基金项目]2018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转型问题研究”(2018BKS010);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整体性研究”(19-MKSZY10);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青年拔尖项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10-19-342-801)
[作者简介]赵文东(1978—),男,黑龙江依兰人,哲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靳小雅(1995—),女,河南商丘人,上海理工大学2018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 C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068-02[收稿日期] 2019-10-21
一、象征思维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隐喻化
象征思维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语言表达手段和方式,而且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普遍认知现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和认识抽象范畴概念的有力工具。隐喻思维是象征思维的最典型形式,隐喻常常作为象征的别名来使用。由此认为,可以通过象征思维来使思政工作隐喻化。
运用象征思维,特别是运用作为象征思维之典型表现形式的隐喻思维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隐喻化,是一个可借鉴、行之有效且易操作的思路。“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隐喻化”的提法与现在诸多学者所倡导和讨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多内在一致之处。关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但理论界倾向于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实施的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类型”。[1]
从象征思维和隐喻思维的角度来看,教育者之所以能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实现隐性政治教育,就是因为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整个概念系统在根本的意义上都是隐喻性质的,而凭借象征思维和隐喻思维,便能够以已知的理解未知的,以熟悉的理解不熟悉的,以形象的理解抽象的,从而实现对社会生活的总体性理解,因而能够实现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和生活样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与波兰尼的以身体为中心的默会认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与历史唯物主义对以物质生产生活为轴心的总体性理解也不矛盾。
而隐喻思维既可以应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非专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可以应用于像思政理论课这样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象征思维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隐喻化”,可以促进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融合。
二、运用象征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运用象征思维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双重能动性,实现二者思想上的共振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知识传授的功能。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能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特别是后者的能动性,是其缺乏亲和性和针对性的重要原因。在建设和改革的时代语境下,传统“主体—客体”模式的话语交往关系使受教育者对枯燥、乏味和充满说教的教育者话语充滿厌倦和反感,从而导致受教育者对现存话语交往关系的彻底放逐。实现话语交往关系从“单向强制灌输”向“双向自主互动”的模式转换,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心理和姿态,承认受教育者的话语实践主体地位,激发受教育者在话语实践过程中敢于、善于且乐于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进而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思想理论课上,只有努力地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受教育者才能在本体和喻体间建立某种相似性和同一性关系,进而通过象征思维和隐喻思维以已知的理解未知的,以熟悉的理解不熟悉的,以形象的说明抽象的,从而准确地把握思想道德知识。
(二)运用象征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化水平,引发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以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直接目的,不仅要求受教育者在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上有所提升,而且要求受教育者在情感价值取向和意志信念定向方面有所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育方法的艺术化表达方面创造性不够,不能引发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情感上的共鸣。《礼记·学记》以“善歌继声”说明教学的真谛:正如优秀的歌手总是能够使人自然而然地跟着他唱,优秀的教师往往可以让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要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情感上打动学生。人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个体的情绪体验,而隐喻性和象征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包含感情,富有艺术魅力,符合青年人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破除原有的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状态,应该把大量生动、新鲜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入其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获得探讨深奥理论的原动力。[2]情感的认同需要各种形式来触发,而带有隐喻性和象征性的语言是“不言之言”,创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情感沟通意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展开。[3]
(三)运用象征思维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符合受教育者的深层文化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往往积淀为一种有别于西方民族的特殊思维方式。而象征思维就是理解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和特有思维方式的绝佳视角。
象征思维是最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周易》把中国成熟的思维方式显示为“观物取象”和“象以尽意”。通过“观物取象”的方式,《周易》以一套符号系统来表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王树人教授把中国的象征思维所体现的动态的、非实体性的思维方式称为“象思维”,并以此区分于西方的“概念思维”。[4]而《周易》中象征思维又沉淀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因此,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方式的民族,其标志就是象征思维。汉语的象征功能特别发达,字形相近、谐音,四声的读法不同,在社会交往中往往都能表达出一种直接意义之外的第二意义,即隐喻意。
不仅如此,运用象征思维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还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民族化和大众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要前提就是消化和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无不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具备中華民族所特有的表现形式,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自觉运用象征思维,符合受教育者的深层文化心理,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求传统文化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最佳着力点和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滨,张雪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 2010(11):123-125.
[2]施索华.用“立体”“融合”“标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N].长江日报,2016-12-19(012).
[3]王虹.以艺术为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03(008).
[4]王树人.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象思维”—回归原创之思[J].文史哲,2004(6):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