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剧“复兴”背后的成功之道与困境

2020-08-10 08:49钱佳仪
新闻传播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会意义复兴叙事

【摘要】经过数年的沉淀和打磨,台剧力图打破“偶像剧”标签,转向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并逐渐呈现出台剧“复兴”的趋势,其中不乏《我们与恶的距离》等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剧集。台剧的触角也深入了社会现象、现实生活、司法制度等多维度领域,并积极探索台剧的艺术化创作和社会化表达,并进行广泛的海外输出和大陆输出以扩大台剧的影响力,在困境中探索出一条台剧复兴之路。

【关键词】台剧复兴现实主义;《我们与恶的距离》;社会意义“滞后”叙事

【作者简介】钱佳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

一、臺剧“复兴”趋势和创作转向

曾几何时,台剧曾经风靡中国甚至是亚洲,《流星花园》《王子变青蛙》《命中注定我爱你》《恶作剧之吻》《我可能不会爱你》等偶像剧风靡台湾本土以及内地市场,因此被贴上“偶像剧盛产地”标签。随后大陆电视剧市场迎来大资本时代,精良的制作、庞大的市场让大陆电视剧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相较之下,经济环境萧条使台湾本土市场日渐萎缩,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有限的制作经费,加之偶像剧本身发展的桎梏,如此“内忧外患”让台湾电视剧开始走向下坡路并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近年来两地的影视风向却再次出现了逆转,大陆影视行业进入了大量购买版权翻拍、开发IP改编小说的“原创已死”的时代,影视剧在仙侠、奇幻、爱情、青春等题材扎堆泛滥,并出现粗制滥造、桥段雷同的乱象,叙事和内容不痛不痒,真正走进观众生活深处的剧集则是罕见。反观被贴上“偶像剧”标签的落没台剧却早已不声不响开始了转型,其中就以近日来大爆的现实主义佳作《我们与恶的距离》《我们不能是朋友》为代表,赢得了口碑和收视的双丰收。其实台剧的华丽转身早在2015年就已开始展露苗头,如《一把青》《麻醉风暴》《出境事务所》《荼靡》《我们不能是朋友》《滚石爱情故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恋爱沙尘暴》《噬罪者》《1006的房客》《俗女养成记》《我的自由年代》《1989 -念间》《想见你》等,都跳脱出台剧的传统套路,展现出深刻的立意思考和多维的社会价值观。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何以在当下台湾焕发出如此生机?早在偶像剧时代,台剧就已经有了将内容逐渐向现实靠拢的意识,“便利贴女孩”“大龄剩女”等形象和人设都是基于偶像剧的载体上,同时融入了对当下社会问题的关注。自2015年开始,金钟奖获奖剧集的风向开始发生了转变,现实主义题材接棒偶像剧,讲述殡葬行业礼仪师的《出境事务所》、聚焦台湾医疗体系的《麻醉风暴》相继出现,两部典型的职业类型剧开始回归现实生活、挖掘真实人性、刺入社会痛点。2016年《植剧场》系列剧的推出,使台剧真正在类型上实现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而掀起内容升级的大浪,开启“台湾电视剧一场温柔的革命”。自此台剧打开了新局面,源源不断的新鲜元素注入,为台剧带来了更多的创作土壤和叙事可能。内容上,台剧将触角伸向现实生活和社会弊病,发掘优质小说和原刨剧本;形式上,开始大胆的实验性多元化探索。

二、现实题材与艺术手法的结合

其中《我们与恶的距离》更是近年来台剧的巅峰代表作之一,该剧围绕一起“无差别杀人案”将凶手家人、案件被害者、执法者、新闻从业者等多个身份的人物有机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张勾连了众多人物和家庭的命运网,并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展现价值观的碰撞,每个人和所在的家庭都在遭受悲剧带来的重大变革和成长。

(一)“滞后”与“超前”

叙事和时间上的滞后是本剧区别于其他剧的一大特点。“李晓明案”作为一条贯穿全剧叙事以及人物关系的主线索,编剧和导演却都有意避开了还原再现残忍的案发现场的方式,而是将笔墨着重放在了由该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每一个人和所在的家庭都不可避免地走入了深渊,被害人家庭宋乔安和刘昭国之间婚姻破裂家庭破碎、加害人的父母妹妹陷入了不见天日的自责和社会谴责中、律师王赦家庭经历了婚姻考验和痛失爱子等。案件作为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点,随着被害人的惨死和罪犯的被枪决终会结束,然而案件后活着的家属却得到了永无宁日的永恒痛苦,他们的生活现状却比案件本身更为压抑致郁。本剧直到剧终也没有解开李晓明随机杀人的动机,这样滞后又无解的结局既为观众留下了思考空间和永恒遗憾,也是叙事上弱化案件本身、突出人性主题的深层次考量,因此这种“滞后”带来的更是意义上的永恒。

司法和制度的滞后是本剧对社会和政府的拷问。李晓明之前还有52个人待枪决,但司法机构迫于舆论压力越过了前面的人提前执行死刑,死刑犯同样具有的人权却被剥夺;受害者和家属的事后保障得不到落实,无论是宋乔安去做心理咨询时受到的二次伤害,还是受害者家庭得到的社会保障都令人不得不发问。

与“滞后”形成强烈反差和讽刺性的则是新闻媒体的“超前”,这也是构成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又辛辣地表达了当下“网络时代”带给人们生活的入侵、影响甚至是毁灭,网络暴力杀人于无形,社会舆论成为干预司法和人权的推手,新闻媒体行业为了抢头版和点击率、收视率,不惜超前介入案件甚至出现误报曲解等现象,这种“超前”无疑是一个行业浮躁的象征,现今媒体已经进入了分众的市场,媒体如何尽到“第四权”的责任则成为了本剧探讨的命题。

(二)纪实化风格和客观镜头

除去思觉失调症患者应思聪在出现幻听和幻视时的主观化扭曲镜头,摄影多以客观镜头来塑造一种冷静、理智的氛围,也更切近生活具有真实感,点到即止绝不拖泥带水过分煽情,颇有纪实化风格。同时音乐、光线、色调都很注意节制,无喧宾夺主之嫌,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内容本身。

(三)戏剧性和冲突的设置

剧中两个矛盾最为突出,一是凶手家人和被害者家人之间的冲突,其次是律师、新闻媒体从业者在情感和职业道德之间的抉择。矛盾虽然尖锐,但是本剧并没有倾向某一方的观点,也没有带入创作者的情绪。而是以尽量冷静、克制的视角,展现“每个人皆是受害者,也都是作恶者”的观念。这样的创作手法模糊了善与恶、好人与坏人的界限,更加深刻地突出了人性的复杂和戏剧性,多次抵达本剧的主题:“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好人也曾作恶,恶人也曾向善。两个突出的矛盾点如一场辩论的正反双方,观众可选择自己价值倾向的一方,而无对错也难分善恶,编剧和导演并未将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和自己的感情天平加之于观众,将二元对立且不可调解的矛盾冲突推上顶峰的同时,又意图将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和冷漠消弭于无形之中。

三、台剧发展中的困境及“水土不服”现象

6月24日,《我们与恶的距离》登录腾讯平台。然而,这样一部质量上乘的剧集收获好口碑外,却遭遇到了内地市场的滑铁卢。上线五天,累计播放量仅有5200万,相较于动辄几十亿播放量的内陆剧而言表现过于平淡。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与恶的距离》在大陆市场遇冷绝非质量原因,播放量不济折射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的影视人参考和反思。在排播方式和播出时间上,《我们与恶的距离》在台湾的播出平台是公视电视台,覆盖面巨大因而受众群体多,电视台播出带有一定的强制收看性,相比视频平台的自主选择而言更具优势。阵容方面,除了贾静雯之外大陆观众对于其他演员的熟知度几乎为零,加上本剧是现实主义作品,题材上不占优势,并未在宣传上抢占先机。

此外,真正的问题是本剧的现实主义手法并不适合大陆主流观众的审美口味,产生了一定的“水土不服”的现象。剧中的两个矛盾撑起了众多人物之间的连结,凶手家人和被害者家人之间的冲突,律师、新闻媒体从业者在情感和职业道德之间的抉择。本剧的情感天平并未倾向某一方的观点,也没有带入创作者的主观情绪,而是尽可能全面客观、冷静节制的立场和手法,展现“每个人皆是受害者,也都是作恶者”的主题,无善恶好坏、正误对错之分。这样的创作方式更贴近于欧美剧的叙事方法,但很少出现在中国大陆的作品中。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内地观众更认可善恶分明、对错清晰的影视作品,这也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在两岸播出后,表现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反观大陆爆款剧《都挺好》的结局是苏明玉担起了照顾父亲的责任,最终血浓于水的亲情击败了从小到大三十年的积怨,矛盾和解、怨恨消弭的大团圆结局更符合观众的心理期待,创作团队以此表达“亲情大于一切”的观点。是否在剧中“站队”,创作者是否表达了立场,成为《都挺好》和《我们与恶的距离》最明显的差别之一,也成为了两者不同播放效果的原因之一。

《我们与恶的距离》由HBO出品,更具欧美剧的气质,爱情线所占比重很低,更多展现了婚姻的创伤、裂痕和治愈,这样的情感线无法满足女性受众的幻想和期待,而是将赤裸裸的残酷现实呈现出来。这种直白的现实主义叙事也让本剧颇具压抑沉重的基调,生活重压之下的成年人不愿去触碰黑暗面也造成了部分观众流失。

和其他大陆的现实主义作品相比,《我们与恶的距离》题材选取虽然具有较高的讨论度,但相对缺乏情绪共鸣,只是在横向维度铺陈开来,点到即止不过多纠缠,其主题更具开放性,抛出来辩题由观众自由选择,留下了更多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大陆观众显然还不适应这种“留白”的创作手法。

结语

台剧的复兴已初具气候,创作者在资本市场环境下肯于蛰伏沉淀,追求质量上乘,在改革路上大胆探索、积极转型,深化台剧的主题立意,学习借鉴英美剧的制作风格,渐渐形成整个影视行业(包括电视节奖项)的良性循环。虽然台剧在海外输出的道路上仍存在着诸多困难,包括影视的跨文化跨语境传播造成的折扣等现象,但仍能感受到其不可阻挡的发展势头,这也正是大陆影视行业需要借鉴学习并深刻反思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婷,浅析现实主义电视剧的艺术化处理[J].视听,2019(8):124-125.

[2]谢建华,陈佑松,黄颖,黎明,穆童,中国电影的现实纵深:写实、拟实还是现实主义[J].艺术广角,2019年01期.

[3]宫亚静,付筱茵,近年我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复归与新发展[J].中国电影市场,2019年04期.

猜你喜欢
社会意义复兴叙事
从称呼语角度解读“亲”的指称含义和社会意义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钟摆回摆,自行车在中国“复兴”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意义研究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意义
文化复兴,“复兴”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