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治疗中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020-08-10 08:58黄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1期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临床疗效

黄钰

【摘要】 目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治疗中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 72例甲亢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36例。治疗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 对照组采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甲状腺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分别为(4.6±1.6)、(13.8±7.2)pg/ml, 均高于对照组的(3.3±1.5)、(10.4±5.9)pg/ml;血清促甲状腺素(TSH)(2.5±1.3)mU/L低于对照组的(4.2±2.4)m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治疗中甲巯咪唑相较丙硫氧嘧啶疗效更为突出, 既能提高治疗效果, 确保治疗安全性, 又能促进患者甲状腺功能, 应被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1.063

甲亢属于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具体是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盛导致的疾病[1, 2]。甲亢患者发病后, 临床症状表现形式以体重减轻、进食次数增多及心悸等为主, 若不及时给予患者治疗措施, 待病情持续发展, 将导致患者甲亢性心脏病, 同时, 由于该病病程漫长, 后期易反复, 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目前, 临床常采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对其进行治疗, 为了进一步明确上述两种药物对甲亢患者的临床疗效, 故本次研究将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来本院治疗的72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 对临床治疗效果及甲状腺功能进行评价,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1月~2019年9月来本院治疗的72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36例。对照组男16例, 女20例, 年龄26~57岁, 平均年龄(41.50±16.09)岁;治疗组男17例, 女19例, 年龄27~58岁, 平均年龄(42.50±16.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委员会审批, 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高;②患者基本资料完整;③参选患者均符合甲亢的临床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②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障碍;③对本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史;④认知功能及语言功能存在严重障碍;⑤患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

1. 2 方法

1. 2. 1 治疗组 患者采用甲巯咪唑治疗, 口服甲巯咪唑(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885)治疗, 初始剂量为:10 mg/次, 3次/d;随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为15~40 mg/d, 最大剂量不得超过60 mg/d;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剂量保持5~15 mg/d。患者连续给药治疗3个月。

1. 2. 2 对照组 给予患者丙硫氧嘧啶治疗, 口服丙硫氧嘧啶(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743)治疗, 初始剂量为:150 mg/次, 2次/d;随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为150~400 mg/d, 最大剂量不得超过600 mg/d;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剂量保持50~150 mg/d。患者连续给药治疗3个月[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甲状腺功能。①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显效:经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实验室检查及患者各项体征均恢复正常;有效:经过治疗,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实验室检查及患者各项体征基本恢复;无效: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治疗有效率分值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②评价甲状腺功能:根据患者血清指标进行评价, 血清指标包括:FT3、FT4及TSH, FT3、FT4值越大, TSH值越小, 说明患者甲状腺功能越好[5]。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甲状腺功能对比 治疗组FT3、FT4分别为(4.6±1.6)、(13.8±7.2)pg/ml, 均高于对照组的(3.3±1.5)、(10.4±5.9)pg/ml;TSH(2.5±1.3)mU/L低于对照组的(4.2±2.4)m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甲亢作为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 致病因素较多, 其中最为常见的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6]。临床指出, 甲亢在青年女性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患者发病后, 进食次数相较以前会明显增多, 患者体重反而会出现下降现象, 同时, 由于疾病特性, 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情绪, 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目前, 对于甲亢患者而言, 临床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 常用药物有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可以通过抑制甲状腺素生物合成来达到治疗目的, 而甲巯咪唑属于咪唑类药物, 患者服用后, 可以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来阻止甲状腺素合成, 同时, 该药物可以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素激素水平来达到治疗目的。上述两种药物在治疗期间, 均会带给患者不良反应, 但是相较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具有较长的半衰期, 对患者的肝功能损害较轻[7]。本文研究发现,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T3、FT4均高于对照组, TSH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区岛良等[4]研究相符, 由此得出, 在甲亢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甲巯咪唑疗效优于丙硫氧嘧啶, 值得进一步借鉴。

综上所述, 甲亢治疗中甲巯咪唑相较丙硫氧嘧啶疗效更为突出, 治疗后, 既能提高治疗效果, 确保治疗安全性, 又能促进患者甲状腺功能, 应被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天仪, 李益明. 丙硫氧嘧啶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Graves病治疗策略.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5, 17(2):99-100.

[2] 牛荣, 王建锋, 晋建华, 等. 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停药时间对正常大鼠甲状腺24 h摄131I率的影响.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7, 37(3):162-165.

[3] 林辉煌, 曾奕明, 陈晓阳, 等. 丙硫氧嘧啶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致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5, 17(2):144-145.

[4] 区岛良, 杨祚明. 甲巯咪唑治疗绝经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6, 32(12):1094-1097.

[5] 陈小青, 林玲. 聚焦丙硫氧嘧啶安全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5, 17(2):88-90.

[6] 胡雅婷, 汪亚军, 杨阿莉. 甲巯咪唑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安徽医药, 2018, 22(10):1990-1992.

[7] 徐刚林, 周丽萍, 梅振华, 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胫前黏液性水肿一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6, 49(10):747.

[收稿日期:2020-01-16]

猜你喜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临床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检测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妊娠糖尿病与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关系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脏储备功能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