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芳 陈全
《如兰集》是一本非常有历史特点的诗词合集,它对进一步研究清代诗词、文化、人文环境和地方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下面就《如兰集》的编者及为何要编写此诗集等方面作一些初探,以飨读者。
董柴(1700—1777),字也愚,号帷园、愚亭。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山西介休人,贡生。他在 22岁就授任安徽符离知县,后擢宿州知州,调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又升涿州知府,所至皆有廉惠声。据茹纶常在《董柴行状》中说:“宿当孔道,地瘠民贫,素号难治。公至剔弊除奸,安民缉盗,遂称卧理。时邻省诸郡邑多饥,凡流亡过宿者,公悉捐奉资送之。”董柴不仅敢于出手治理,而且也勇于担责。宿州发生饥荒,担任知州的他在没有等朝廷的批复下来就抓紧开仓赈灾,及时救助了很多灾民。幕僚劝其不要这样违规操作,他慨然道:“设请而不许将,遂坐视民饥而死耶!吾愿以官殉之无悔也!”这一行动被朝廷认为做得对,被认可为“安徽属第一澄清之荐”。在安州担任知府期间,有朝廷官员向他索贿,董柴道:“官只饮安州水耳,安所得金乎?”严词拒绝。百姓对董柴也有高度认可,“公政已甘棠遗爱,迄今父老口碑独载道也”。
到了五十岁,董柴辞了官。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公年已逾知命,虽诗豪酒圣不减曩昔,而锐意著述,欲游览名山大川,一泄其胸中之奇,以成不朽之业。固已无意于簪组矣。”虽然年龄大了,他一直向往着游览名山大川,行万里路,交非凡友,写不朽诗,所以辞官而行,用十二年时间游览大江南北,所到之处遍邀名士和唱对诀,“缟纻论交,文酒酬酢,一时风流辉映,不啻渔洋山人之修禊,红桥与水绘园也”。他不仅与官场显要如卢见曾、朱一蜚有交情,与诗词大家浙江沈心、吴煸文等人均有应答交流,而且与普通布衣文人如上海潘佳晴、钱涵等也有深厚的友谊,交往不分贵贱,诗词只看水平。在董柴眼中,他不注重官职大小,不分年龄长幼,他看重的是朋友的品质和学识,师其所长,学其所要,谈古说今,品诗论道,他想要的是知音对答,“或辇路名卿、或骚坛宿彦、或乡里素心、或天涯知己,要皆以文章道谊相切剧”,这就是董柴出游的目的。正如茹纶常所评论“公生平视友朋为性命,癖诗若头目脑髓。”
董柴六十二岁回到了介休,他开始重整吟社“乐与诗社”, 与友朋拈题唱和,晨夕无间。在其随后的十几年里,共刊印了《帷园文集》《绵汾散人总集》《军需纪略》《救荒事宜》等十几本著作,又编写了《如兰集》《天籁集》《蛩然集》《帷园友生诗钞》若干卷,真可谓是著作等身。
《如兰集》中编排样版
《孔子家语》曰:“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非常深厚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从《董柴行状》和《帷园尺牍》来看,董柴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士大夫,在多年的儒学熏陶之下,他待人友善、乐于助人,“视友朋为性命”。为官期间,他与浙江嘉善人、时任湖北布政使的朱一蜚关系很好。后朱因故罢官寓居潞安,董柴即随从前往,直至朱去世丧事完毕才离开。在他游历江南期间,梁邑的知县宥宇去世,他受委托临时管理县务,并且将其孩子老母都安置妥当。“人咸高公义”,所有人都认可董柴是重情重义的人。兰花象征了知识分子的气质和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董柴自有深深的情感认同。从其信笺中可以看出,他不会像今人一样直白地表达,但会在只言片语中表达他的情怀。他与张作新、朱廷楷等人的信中多次说“此书为约金兰之雅”。他希望这本诗集也像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兰花,成为文人士大夫的友谊平台,将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诗词文化流传下去。由此,在162位好友支持下编写而成的《如兰集》可谓是纯洁友谊的真实写照,是谦谦君子之大道之举,是荟聚清代民间诗作的集大成者。
《帷园尺牍》
古代读书人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树立高尚的道德、为国为民建立功绩,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这是每个读书人追求的目标。在编写《如兰集》前,董柴已经刊印了十几部上百卷的书籍,再用十几年的时间费心劳力编著合集,我们认为可能有两个缘由:一是为了表达对十几年游历中帮助过自己的诗友的感谢之情,二是为弘扬诗学,带动更多的人向优秀的学者学习。董柴是一位典型的儒学士大夫,他不仅为官清廉,而且待人厚道,交往不分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他都会谦逊地与之交流。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因案发官职被免,连他的亲家纪晓岚都受到牵连,被发配乌鲁木齐,而董柴还把他的诗收录集中。这种朴实真挚的纯友情,在清代中期尔虞我诈、见利忘义、墙倒众人推的官场上实属罕见。很多士人也正是看到了董柴优秀的品质,在其游历时主动接触,相互唱和,切磋诗学。董柴在游历中切身感受到众朋友对他的热情和帮助,不仅多次在其信笺中予以感谢,而且朋友们都悉心将他的诗稿保存。身怀感恩的心,促使他必然将这些美好回忆记录下来。
查看《帷园尺牍》,对照《董柴行状》可知,董柴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开始有意筹划编辑《如兰集》。他把“数十年来群公投赠及一时倡和诸什,或偶寄数编”精心整理,待时而编。在游历过程中,他越发觉得南方文化深厚,应该及早交流学习才是。在与并称“绵山四山人”之一的王佑的信中,董柴写道“南州为浙西一时之冠,断非竞尚虚华转相标榜”,他极力告诫介休诗友“稳切典训,深用欢羡”,不要写低俗的诗词“至嘲老丑纳妾数截句,更善于戏谑”。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活,已經使他心灰意冷,“无意于簪组”,他要“游览名山大川,一泄其胸中之奇,以成不朽之业”。游历中每逢见到诗人学者,董柴即奉上自己创作的诗稿和《绵山四山人诗集》等书,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对比,董柴清楚地认识到当时介休乃至山西在诗词艺术上与其他地方的差距。
对《如兰集》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筹备诗集之始,董柴给王佑的信中道:“如兰一集过此,当绝口不谈诗矣”,他希望此集成为他的封山之作,也成为他治学的高峰,用诗词合集来展示南北诗文的交融,让更多人借此学习到新的文化。
董柴手稿
从体量上看,《如兰集》共20卷,收录了162位诗人的1839篇作品,相比流行较广的清诗总集如沈德潜的《清诗别裁集》收录996人、3925首诗,王昶的《湖海诗传》收录4472篇,《如兰集》体量不算大,但以一人之力,汇聚这么多诗人为之提供诗稿,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从《帷园尺牍》中还可以看到,这些作者均为董柴的朋友知音,往来紧密无间,更是难能可贵。振臂一呼,诗坛纷纷响应;千里寄稿,只为知音应答。由此可以看出董柴的人格魅力及其高尚品质。
从作者水平上看,《如兰集》所收诗作水平很高。书中收集的马苏臣、卢见曾、钱陈群、沈心、蔡维熊等人,均是乾隆中期的优秀代表人物,并且集中还收录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诗作。在他看来“或时月迁延卷帙散佚,或生平不以诗名仅存一二,虽非杰称亦并登之,以志其人云”。这些普通布衣的诗作如今很难找到,他们的作品也具有很高水平,只不过限于地位或者金钱而难以传世。《如兰集》收录了这些普通文人的诗作,给后人研究清中期的历史文化留下了难得的佐证史料。
从作者先后顺序上看,《如兰集》注重于诗作水平,而不侧重于官职地位。董柴在开篇《例言》中阐述了此书编排次序的方法:“编次前四卷并系故人遗稿,五卷而下或名爵相亚,或年齿相次,或以时相接,或以地相比于交游前后之中。略叙长少之次,至方外道流,统列卷末,仍旧例也。”这种编辑方式突破了官职大小、名爵高低,只是在第五卷后才有一点体现。并且他居然以交游前后顺序为编排次序,真是“以人为本”,相比其他清诗总集,这样的编排在封建社会的官本位、尊卑观念下确实难能可贵。董柴在选材的时候,并没有攀附权贵,“当代名公巨卿、生平感恩知己尚不乏人,但非文字素交,未承下颁集稿,不敢僭分侈登。”
另外,在诗作前加入作者小传,并叙述作者的写作特点、如何与其交友等事例,是《如兰集》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众多作者中,有很多达官显贵可以通过文献查找到其年谱事迹,但有30位作者属于普通“布衣”,不仅在历史文献,即使在当地方志中也难觅其踪。如介休张充美、江苏吴县葛国荣等这些普通文人骚客,他们在当时也不是什么著名人物,更不是达官显贵。董柴在作者介紹后面,会加上一段文字,叙述如何与其来往、如何得到其诗作,其人其作有何特点等,结合《帷园尺牍》和茹纶常所著《董柴行状》,我们完全可以一窥乾隆中期底层知识分子的文化生活。这些资料的存世,不仅是文化上的传承,而且对弥补地方历史文化和社会史、人文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
编写过程中,董柴也与很多学者商议编辑方法。他与好友王佑多次商量诗稿的裁夺,“兹集意在行世,取舍贵严斟,宁苛勿恕,宁少勿多,宁从容详,慎而无造次”,针对诗稿体裁上古体诗少的问题,他又寄信给李西平、钱涵等诗友“尚少五七古风”,请尽快选取合适诗稿邮寄。在《帷园尺牍》中,关于《如兰集》征稿、定稿、校对、编辑的信札近30篇。董柴在信中表示出极大的谦逊,读之如见一花甲老者谆谆之音,实在令人感慨。
茹纶常著《董柴行状》
从《如兰集》序言和《帷园尺牍》可以看出,董柴在世之时,此书为校对方便只印刷了很少的几本。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董柴去世后,家庭变故,子孙凋落,《如兰集》木刻版遗失。董柴的忘年交茹纶常获知后,请介休富商闫洁甫买下,又补其所遗失版页,直到嘉庆四年(1799年)后才得以印刷,此时距离董柴去世已22年。命运多舛的《如兰集》终于面世,而其编著者董柴在家乡却鲜为人知。茹纶常在序言中断言道:“是集也,他日传之艺林,刺史之名藉以不朽,庶可瞑目于九京也。已而于吾乡文献之征,或亦不无小补云。”确实,我们今天翻开《如兰集》,从体量、体裁、历史、文化诸多方面,多角度再现了200年前的诗坛风采,再读尘封已久的古韵遗风,仿佛那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