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的心肌酶谱表达特点

2020-08-10 05:45阮美江沈明吴博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8期
关键词:支原体心肌肺炎

阮美江,沈明,吴博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14)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不同年龄段儿童有不同的发病率,其中婴儿组发病率最低,学龄前后的儿童发病率最高[1]。学龄前后的儿童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人群密集的生活活动场所如幼儿园、小学等,儿童之间容易交叉感染,相互传播呼吸系统疾病[2]。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胸部体征不明显,胸部X线检查结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改变,以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为主,病变以单侧受累多见,主要累及部位为右肺部下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絮状阴影,边缘模糊[3]。伴随疾病的发展,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导致多系统免疫损伤,其中心肌损害最常见[4]。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的心肌酶谱表达特点,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入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心肌损害患儿34 例设为观察组,治疗4周后为复查组,其中男20 例,女14 例,年龄(9.48±5.21)岁。另选择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4 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0 例,女14 例,年龄(9.72±4.81)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年龄7~14 岁,通过相关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并伴有心肌损害;患儿无先天性心脏病史;对照组患儿为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近期无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的感染病史,且无急性或慢性的器质性病变;监护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不愿意再次入院复查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近期有用药史的健康儿童。

1.3 诊断标准

根据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患儿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5],心肌损害标准如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4 U/L;心电图表现:以R波为主的2个或2个以上主要导联(Ⅰ,Ⅱ,aVF,V5)的ST-T改变持续4 d以上伴动态变化,新近发现的窦房、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或左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成联律、成对、多形性或多源性期前收缩,非房室结及房室折返引起的异位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QRS低电压(新生儿除外)、异常Q波等;影像学检查:心脏扩大;存在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有2项及以上者就可诊断为心肌损害[6]。

1.4 方法

观察组患儿均在感染肺炎支原体1周后取静脉血,检测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心肌酶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并进行血尿常规、C反应蛋白和胸片、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儿根据《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年版)给予治疗,静脉滴注阿奇霉素10 mg·kg-1·d-1,轻症3 d为一个疗程(重症5~7 d),4 d后可重复第二个疗程[7]。另外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100~250 mg·kg-1·d-1和维生素C 100~200 mg·kg-1·d-1,疗程2周。4周后进行心肌酶和CTnI指标的复查。门诊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当天取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和CTnI的表达水平。

1.5 观察指标

肌酸激酶(CK)、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CTnI。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心肌酶谱情况

三组患者心肌酶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组各项心肌酶谱表达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心肌酶谱比较

2.2 CTnI情况

观察组CTnI表达水平为(0.38±0.09)μg/L,复查组为(0.21±0.05)μg/L,对照组为(0.14±0.05)μ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0,P<0.001)。复查组CTnI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且发病人群以学龄前后儿童多见,主要见于6~13 岁的儿童[7]。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其中心肌损害最为常见[8]。30%~40%的儿童可能发展为严重的心血管系统损伤。患儿常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9]。正常生理情况下有多种酶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在病理情况下心肌酶谱的表达水平增高,如CK,CK-MB,AST和LDH等,说明心肌受损,心肌酶释放入血使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CTnI只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其特点为表达水平与心肌受损面积成正比,因此临床上被视为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性指标[10-11]。本研究中,三组CK,CK-MB,LDH,α-HBDH,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复查组各项指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徐言芳[12]研究结果一致,这就提示我们在进行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时,需要密切关注是否发生心肌损伤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综上所述,心肌酶谱的表达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的心肌损害有一定联系。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中应进行相关检查,尽早发现和评估心肌损害情况,及时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猜你喜欢
支原体心肌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