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技术类课程闯关式教学设计研究

2020-08-10 06:39:22李晓亮宋勇跃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技术类关卡设置

李晓亮,宋勇跃

(1.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2.承德医学院公体部,河北 承德 0670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成为衡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闯关式教学是基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闯关”源于游戏、竞技,是通过任务设置的形式,逐级完成关卡任务,达到最终目标的任务驱动过程。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闯关”的游戏方式,将课程考核内容通过闯关的形式,开展过程性评价,不但可以强调章节学习的知识要点,还能够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评价,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体育技术类课程在完成相应的动作操作过程中与关卡任务具有共通性,因此,通过闯关式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并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促进技术动作掌握、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

1.体育技术课程闯关式教学理论

1.1 闯关式教学教育学基础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应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情景教学的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闯关式教学是建立在充分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设置的,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将课程的学习阶梯设置成为教学活动过程的主线,在对教学目标进行难易度的分解的前提下,设置相应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完成关卡任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闯关的过程,又能够积极的开展过程性评价,通过完成课程的总关卡,实施终结性评价,较好的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

1.2 闯关式教学基本特征

闯关式教学的基本要求为课程的进阶学习模式。在对课程体系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分解与重构课程结构,使相关联的章节知识体系衔接更为紧密,同时通过关卡任务系统中总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层级关系,间接的反映了了知识点学习的层级关系,进而清晰的梳理了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发挥主体意识,为完成相应的关卡任务,寻找通关的方法与手段,大大提升了学习积极性。通过关卡的不同任务,可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在学生上给予学生空间与自由度。

1.3 体育技术类课程基本特点

体育技术类课程是指以运动技术为教学内容、以掌握运动技能为目的课程科目。体育技术类课程具有如下特征:1)运动技术学习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传授运动技术的过程是体育技术类课程的表现形式,要求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并熟悉最佳技术动作,要对动作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解;2)各运动技术关节具有紧密的衔接关系,成套动作技术是由不同的单元构成;3)部分体育技术课程学习需要辅助练习手段,这些辅助练习手段是快速、准确掌握运动技术的有效手段;4)运动技术课程对场地器材有一定的要求,经常采用创设情景模式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体育技术类课程的学习兴趣。

1.4 体育技术课与闯关式教学的契合

闯关式教学与体育技术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1)闯关过程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在任务驱动下开展的学习过程,运动技能学习具有较强的阶段性,诸多的运动项目技术,在进行分解练习时,没完成一个分解任务等同于完成一个闯关任务;2)运动技能学习具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特征,闯关中关卡的设置方式也遵循上述原则;3)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运动目标,即通过动作分解学习的方式,在掌握分解动作后,再对动作进行重新的组合,关卡设置内容考核闯关者不同的能力,终极关卡考核综合能力,这与运动技术考核的方式类似。综上所述,闯关式教学方式与运动技能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特征,体育技术课程递进式学习规律符合闯关式教学关卡设置的基本要求,也更利于闯关式教学的具体操作。

图1 闯关教学设计流程

2.体育技术类课程闯关式教学设计

2.1 关卡设置原则

闯关式教学活动中,关卡的设置较为重要,科学设置合理的关卡决定能否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关卡要对课程充分的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在设置关卡过程中可以将课程的章节进行解构与重构,将关联度较高的章节进行整合合并,一些技术动作学习可以与技术动作教学相衔接,与竞赛裁判相衔接,这样可以将课程内容以关卡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重构。关卡设置要遵循以下原则:1)运动技术学习中,运动技术掌握主要包括并列式和递进式两种衔接关系,设置关卡时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特征,选择适宜的关卡设置形式;2)关卡设置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3)关卡设置要考虑到运动项目特征,通关方式要具有多样性,同时又不能违背教学的基本目标。

图2 闯关式教学模式关卡设置方法

2.2 评价方式

良好的评价方式是衡量学生学习目标掌握状况的重要手段。制定评价方式时,要根据体育技术类课程的学习目标,注重“新三基”的基本要求,在动作技术掌握情况、理解情况、教学能力等环节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还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评价环节要注意同学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差异,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表现、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进行闯关式教学评价过程中,应采用动作技能、基本能力、情感目标的多维评价方式,同时要注意控制好多维评价中,各维度所占比例关系。闯关式教学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根据关卡设置情况,确立各关卡在过程性评价中的比例关系,确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例关系。

3.体育技术类课程闯关式教学实施

3.1 课程分析

对课程分析是闯关式教学实施的先决条件。参照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结构原有章节结构,建立起以任务驱动为主导的课程学习形式。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详细的对课程章节进行分析,在进行课程重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体育技术课程学习的基本规律,同时,又要给予学生拓展空间,并考虑到课程评价实施的便利。

3.2 明确关卡的数量

在对课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技术特征、性质、学时、学分等因素,确立关卡的数量。关卡数量设置要适宜,太多容易造成学生考试疲劳,失去了闯关式教学原有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关卡设置太少,学生学习内容积累多,通关过程不能够完全反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掌握。

3.3 关卡考核指标的选取

关卡考核指标应对学生动作技能、基本能力、情感目标多维学习目标的测评。一般体育技术课的动作技能测评包含达标成绩与技评成绩,前者要求是以时间作为考量,后者则以完成动作的质量进行考量。对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进行闯关式教学设计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应重点考虑到学生的技评成绩。基本能力考核指标包含项目的基础知识、动作原理、动作讲解,对体育专业技术类课程进行闯关式教学设计时,还应加入教学能力的考核,并且要把教学能力考核作为基本能力考核的重点。情感目标考核指标应包含学生的考勤情况、学习表现、合作能力等方面。闯关式教学设计时,为保障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指标最终的确立应采用专家调查的方式完成。

3.4 指标权重的确立

在确立考核指标后,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赋值的目的是为了区分考核指标的重要性,经过赋值后的指标突出了教学的基本目标,对于完成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权重指标的确立可采用层次分析、数学建模等形式完成。

4.小结

体育技术类课程多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例如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需要逐式学习,最后将各式动作进行串联,达到完成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闯关式教学设计理念与体育技术类课程教学特点相契合,通过关卡任务的考核,能够积极开展过程性评价,同时,学生在不同维度的通关表现,可以反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开展体育技术类课程闯关式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课程目标、学生状况、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整体的设计,特别要注意考虑体育差生的心理发展,在设置关卡任务时,可增加理论考核环节。体育技术类闯关式教学设计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需要后续要就这不断地开展实践探索,完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实施步骤、评价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猜你喜欢
技术类关卡设置
海龟上岸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22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6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从翻译行为理论视角探究德语土工技术类文本汉译策略
《植物研究》荣获“2015年中国高校技术类优秀期刊”奖
植物研究(2016年2期)2016-11-09 11:18:59
2015年高考江苏省物理卷一道题的3种解法
物理通报(2015年9期)2016-01-12 06:41:46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妙题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