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雪, 孟迎芳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州 350117)
引言
以往研究表明,与集中注意记忆相比,同时进行的一项与记忆任务无关的二级任务会分散记忆任务所获得的注意资源,从而降低记忆成绩[1]。然而近期一些研究发现,在一些情况下,一项无关任务的执行并不一定会降低记忆任务的成绩[2-3]。Swallow和Jiang[3]最早探讨这一发现。在实验中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的图片,每一张图片中央叠加一个小方块。分散注意条件下,被试在记忆图片的同时还需执行一项目标探测任务,即对图片中央的方块进行目标颜色判断,如果出现白色方块进行按键反应,黑色方块则忽略。集中注意条件下,被试只需记忆图片,忽略方块。之后被试完成4选1的迫选再认测验。结果显示,在分散注意条件下,与黑色(分心)方块同时呈现的图片的再认成绩要明显差于与白色(目标)方块同时呈现的图片。但这种差异并未出现在集中注意条件下。随后Swallow和Jiang将目标探测任务由视觉模式改为听觉模式,即判断与图片同时呈现的音调高低,高音按键反应,低音则忽略,结果再次显现出这种差异模式,即与分心音同时呈现的图片再认成绩要明显差于与目标音同时呈现的图片。基于这些结果,Swallow和Jiang将这种由目标探测所产生的,对与目标同时呈现的背景信息的记忆增强现象称之为注意促进效应(Attentional Boost Effect, ABE)。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不同的实验设计验证了这一结果,包括不同的记忆材料,如词[4]、风景图和面孔[3,5-6];不同的学习和测验阶段匹配模式,如学习阶段词以视觉的形式呈现、再认测验中词以视觉或听觉的形式呈现[7];不同的记忆测验,如外显记忆[3,5-6]、知觉内隐记[8]、短时记忆[9]。而且ABE在许多实验条件下都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例如,被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按键动作或者计数)对目标进行反应都会产生ABE[6];当目标探测和与任务无关的背景图像的知觉负荷增加时,注意促进效应不受干扰[10];无论目标出现的频率是高还是低,目标探测都促进了图像记忆[11];操作项目的首要独特性,独特性效应改变并不会影响ABE[12]。
尽管研究者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设计,都发现了注意促进效应并且验证了ABE相对稳定的特征。但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一个特殊的现象,预示着ABE似乎受到背景材料独特性(如词频、正字法特异性)的影响。根据词频效应和正字法特异性效应,相比较高频词和正字法常用词,低频词和具有正字法特异性的词容易吸引被试的注意,通常被记忆的更好[13-14]。但Mulligan等人[4]在使用不同频率的词进行研究时发现词频是调节ABE大小的因素,目标探测使高频词比低频词产生更大的ABE,注意促进操作会增加对高频词的记忆而对低频词几乎没有影响。Spataro, Mulligan和Rossi-Arnaud[15]通过操纵所要记忆单词的正字法特异性(orthographic distinctiveness)来检验ABE早期阶段提升注意假说,研究结果表明,包含常见字母的低频词产生明显的ABE,而包含罕见字母的低频词ABE则不明显。Spataro和Mulligan[9]对ABE这些调查结果的解释与早期注意提升假设(early-phase-elevated-attention)一致,即目标探测影响记忆编码早期阶段对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不涉及记忆编码后期阶段的精细复述和心理意象过程。早期注意提升假设认为人们对罕见的低频词知觉属性上的特点感到更陌生,在编码早期自动化加工阶段,会将注意资源不自觉地分配到这些低频词上,从而增加了对低频词的编码过程,所以对低频词的记忆效果比高频词更好[16]。因此,早期注意提升假设解释了在低频词和正字法特异性词上ABE减弱的原因,即这两种类型的词在早期记忆编码阶段吸引了被试的注意,在目标探测之前已得到一定的加工,所以由目标探测产生的注意促进作用在低频词和正字法特异性词中相对不明显。
通过词频和正字法特异性对ABE的调节可以看出,目标探测不一定在所有背景材料下都能产生促进作用,可能会受背景材料特殊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情绪性刺激的记忆优于非情绪刺激(中性刺激),这种现象称之为情绪性增强记忆(emotionally enhanced memory, EEM)[17]。总体上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在知觉加工时被试会自动地分配给情绪刺激更多的注意资源。考虑到情绪刺激的独特性,结合词频效应和正字法特异性对ABE的调节作用,研究者采用独特的背景材料,即负性情绪词和负性情绪图,证明了背景材料的负性情绪特征使得ABE减弱了,因此认为背景材料的独特性限制了目标探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18-19]。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尤其是负性情绪特征能够对ABE产生调节作用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人类情绪千变万化,数量之多难以确定其种类,但不同情绪之间又相互联系,只不过它们在整体结构中又分别处于不同的水平[20],比如以活跃或唤起为维度可以将情绪分为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21]。与负性情绪会令人感到消极、厌恶相比,正性情绪则能让人感到高兴和愉悦。如果说负性情绪特征带有独特性从而对ABE具有调节作用,那么另一维度下具有积极特征的正性情绪是否对ABE也具有同样的调节作用呢?即目标探测对正性情绪特征所带来的记忆促进作用是否也会减少?如上所述,不同情绪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但也有所区别。例如,不同情绪对视觉空间注意的范围和注意转移能力的影响就存在差异。根据扩展建构理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对视觉空间注意的影响截然不同,具体表现为正性情绪会扩大注意范围、提高注意的灵活性,而负性情绪则恰恰相反[22]。一些研究依赖双任务范式探究编码和提取过程中负性和正性情绪刺激不同的注意需求,结果表明注意水平对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有不同的影响。与集中注意相比,分散注意几乎不影响对负性情绪刺激的记忆,但会对正性情绪刺激和中性情绪刺激的记忆产生较大的影响,表现为正性情绪和中性情绪记忆成绩显著降低,负性情绪记忆成绩几乎不受影响[23-24]。这可能是源于对负性情绪的记忆主要是基于自动加工,而对中性和正性刺激的记忆更依赖于控制加工[23,25]。而且,研究者在探讨情绪记忆编码阶段的特点时发现,正性和负性情绪记忆在编码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注意依存性[26]。然而目前关于ABE的研究表明,它反映的是对刺激进行初始GA编码形成记忆过程中注意的变化,而不涉及随后的精细加工、整合或提取过程。例如,短时研究中表现明显的ABE,且ABE的大小不会随着研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9]。鉴于ABE涉及早期记忆编码阶段对刺激的感知和理解,而编码时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有不同的注意需求和加工方式,我们推测正性情绪可能并不会像负性情绪一样能够调节ABE。
因此,本研究使用双任务范式,采用正性情绪图和中性情绪图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较正性情绪图和中性情绪图之间ABE的差异,探讨背景材料的正性情绪特征是否会影响ABE。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研究假设正性情绪特征不会对ABE产生调节作用,即正性情绪图和中性情绪图之间的ABE差异并不显著。
某校大学生33名 (女生23人,男生10人),平均年龄 22.58岁。所有被试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所有被试智力正常,无严重躯体疾病及精神病史。实验结束后给予被试一定的报酬。其中2名被试数据不完整而在分析中被剔除,最终有31名被试数据录入统计分析。
实验采用2(情绪类型:中性、正性)×2(干扰类型:目标、分心)的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两个自变量均为被试内因素。160张彩色关键图,其中80张为正性情绪图片,80张为中性图片。所有图片均选自国际情绪图库[26],其中正性情绪图片的平均效价为7.27±0.278,中性图片的平均效价为5.00±0.228,对两类图片的效价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差异显著(t=56.403, p<0.001)。将正性情绪图和中性图各分成两半,一半在学习阶段呈现,一半作为测验阶段的新图,与旧图混合随机呈现。另外从国际情绪图库中选取160张中性图片作为填充图,所有填充图只在学习阶段呈现,且不计入最后的数据分析。正式实验中,将图片按情绪类型分组呈现,正性情绪图片为一组,中性图片为一组。
采用 Presentation0.71软件编制实验程序。要求被试坐在标准试验被试间内,集中精力注视计算机屏幕中央。实验中所用电脑屏幕显示器为14英寸,分辨率为1366×768,距离被试50cm。被试按照指导语,通过计算机键盘进行相应的按键反应。每个被试均完成两组实验:中性图片组和正性图片组,每组的实验程序相同,都包括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
在学习阶段,图片与方块同时呈现在屏幕中央,方块位于图片中央。要求被试学习并记忆图片,同时判断图片中央方块的颜色,黑色方块按空格键反应,白色方块无需按键反应。被试共学习20个组块,每个组块包含5张图片,其中2张为关键图,3张为填充图。2张关键图中,1张为目标图,与黑色方块匹配呈现,位于呈现序列的第3位;另1张关键图为分心图,与白色方块匹配呈现,位于序列的第1位或第5位;组序列中的第2位和第4位为填充图片,具体见图1。此外,为了消除被试对刺激序列位置的察觉,在组块与组块间随机插入0-3张填充图片,所有填充图片均与白色方块匹配呈现。实验中,方块和图片在屏幕中央同时呈现100ms 后方块消失,图片继续呈现 400ms,随后是 500ms的空屏。为防止被试复述,学习阶段结束后,要求被试进行1分钟的300-3连续倒减运算,然后进行测验。
在测验阶段,80张新旧图片混合随机呈现,其中40张为学习阶段呈现过的关键图片,包括20张与黑色方块匹配呈现的目标图片和20张与白色方块匹配呈现的分心图片,另外40张为没有学习过的新的关键图片。要求被试对图片进行新旧再认判断,新图按“F”键,旧图按“J”键。测验中每一张图片始终呈现在屏幕上,直到被试按键反应后才消失,且图片间的刺激间隔为1200~1600ms。
正式实验前,要求被试进行练习以了解实验任务和熟悉整个实验程序,练习的项目不计入正式实验。实验中所用的图片在亮度、熟悉度上都尽量得到匹配,图片尺寸为256×256像素,大小为192KB;方块尺寸为66×66像素,大小为854字节。每个实验正性组和中性组的顺序在被试间平衡。
图1 学习阶段刺激呈现流程图
测验阶段各类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条件下图片的再认正确率及标准误
图2 情绪类型和干扰类型对图片再认正确率的影响
实验通过对比正性情绪图和中性情绪图的注意促进效应,以探讨正性情绪特征是否也会对ABE产生调节作用。首先,实验发现了情绪性增强记忆,表现为正性情绪图的再认正确率高于中性图。尽管这与Mather和Nesmith[27]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是二者差异仅仅达到边缘显著,情绪性增强记忆减弱了。Talmi和McGarry[25]认为,三种认知因素可以为自由回忆中的EEM提供必要和充分的解释,其中就包含独特性这一因素。独特性主要指的是情绪刺激相对于编码时通常围绕在它们周围的中性刺激更加引人注目[28]。在记忆研究中,通常是通过比较对混合列表(其中情绪刺激和中性刺激随机混合)和纯粹列表的回忆(其中情绪刺激和中性刺激分别呈现)来检验这一变量的影响。这两种刺激在后一种情况下具有相同辨别性,与这一思路相一致的是,一些研究发现,当使用纯粹列表时,EEM消失或减弱了[29-31]。在本实验的编码阶段,分别呈现给被试两组图片,一组是正性图片,一组是中性图片。使用这种设计意味着最重要的独特性得到了控制,因此,正性情绪图和中性情绪图的EEM差异并不十分显著。
其次,两类情绪图中都发现了明显的ABE,相比较与分心方块匹配呈现的图片,与目标方块匹配呈现的图片的记忆成绩更好。但并未发现正性情绪特征对ABE的调节作用。如前所述,以往研究表明背景材料的独特性对ABE具有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可能会猜想,正性情绪特征可能也会对ABE产生调节作用。但本研究并未发现这一调节现象。在这一任务中,如果记忆材料的正性情绪特征会影响目标探测对记忆的促进作用,那么正性情绪图和中性情绪图之间的ABE大小应该有显著差异,正如背景材料的负性情绪特征能使得ABE减弱一样[18]。然而,实验结果并没有提供任何支持这种可能性的证据,相反,与我们最初的假设一致,即在图片材料中ABE不受正性情绪特征的调节。
ABE的早期注意提升假设认为目标探测所引发的对背景刺激的知觉加工增强发生在编码早期阶段,对于那些在编码早期阶段能够自动获得注意资源的背景刺激,目标探测所引发的促进作用就相对不明显。所以我们推测导致“负性情绪对ABE具有调节作用,而正性情绪则没有”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二者加工不同。已有研究表明,负性情绪刺激的加工,不受到注意的调节,反应的是自动加工过程[32],能够更加快速和自动化地占有注意资源[33]。由于负性情绪会吸引更多的注意资源,它比正性情绪更容易引起注意偏向[34]。负性偏向作为一种具有自动加工特点的现象,发生的速度很快,即使是注意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负性情绪刺激也会得到优先的加工[35-36]。然而,正性情绪刺激常常涉及到复述、启发式的和精细的加工[37],其加工机制更多的依赖于后期的控制加工[38]。从认知神经机制的角度来说,情绪刺激可以通过两条独特的神经路线影响长时记忆,其中杏仁核—海马回路和负性刺激的自动化加工有关,前额叶皮质—海马回路与正性和中性刺激更多的控制加工有关[39-42]。因此,基于自动化加工的负性情绪刺激在编码早期阶段能够自动捕获更多的注意资源而得到一定的加工,所以由目标探测产生的注意促进作用相对不明显。然而,与具有低注意依存性特点的负性情绪记忆相比,编码时基于控制加工的正性情绪刺激的记忆更加依赖于外在注意,具有较高注意依存性的特点[26]。虽然正性情绪能够扩大注意的范围,提高注意转移的能力,但正性情绪对注意范围的影响发生在加工后期而不是加工早期[22,43]。而且正如上述讨论的那样,由于研究是将正性和中性情绪图片分别呈现,正性情绪的独特性得到了控制,因而对记忆的促进作用也就不明显。因此,依据ABE的促进假说和早期注意提升假设,对目标的探测会促进与其共同呈现的图像的加工和编码[11],编码时注意的短暂增加会提高中性和正性项目的再认率,表现出明显的注意促进效应,但二者的注意促进效应大小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本研究通过控制记忆材料的正性情绪特征,在正性和中性情绪刺激中都发现了明显的ABE,且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正性情绪对ABE没有产生调节作用,进一步证实了正性情绪刺激和负性情绪刺激具有不同的加工机制。目标探测产生的促进作用不一定受所有独特背景材料的限制,只有对于那些在编码早期阶段能自动吸引注意资源而得到一定加工的独特刺激,背景材料的独特性才会调节目标探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