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
摘 要 趣味田径是依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特点,将运动游戏的趣味性赋予田径锻炼,用这一特点吸引更多的少年参加田径运动。趣味田径从传统的田径运动中衍生而来,虽然时间不长,但仍然因独特的趣味性和锻炼价值在众多体育赛事中占有一席之地,以至于目前各个中学都将其列入体育教学之中。
关键词 趣味田径;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080-01
趣味田径运动是从普通田径运动衍生而来,将走、跑、跳、投等基础的运动综合起来,或者在形式和竞赛方式上加以创新。总的来说,趣味田径在竞赛的基础上加入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当前趣味田径得以应用,并以其趣味性和锻炼性在体育教学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作用,简单来说,这些应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紧密贴合实际教学任务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注重简单的动作技巧传授以及重复练习,这不仅会打压学生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体育课程变得十分无趣,宝贵的授课时间也得不到好的利用。如果将趣味田径项目加以有效地利用,课堂实践乃至于整学期的课程安排都会有条不紊。在改革之前体育教师普遍反映学生上课不积极,在课堂上做完必要的热身后就回到教室做与体育锻炼无关的事情,学期内的运动会也少有人踊跃报名。同时教师还反映课程安排与课时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先从一个小班开始改革,因为一般小学里每个班一周的体育课大概在2~3节左右,在学期内还会有1~2次的运动会。教师在教授完传统的动作技巧后,便可以着手安排一些趣味项目,除了将一部分时间分给田径之外的体育锻炼,比如跳绳、太极拳等后,就可以按照平地接力赛、障碍接力赛、趣味跑这样的顺序来安排,其中也可以加入两人三足、跳远、掷实心球、答题与跑步相结合的游戏设置来完成趣味田径项目的教学。这样一来,40分钟的一节课时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在热身后由教师进行教授,再展开安排好的趣味项目,体育课的时间不再让学生无所事事,也纷纷加入到课堂上来,学期内展开的运动会报名率也较之前有所上升。学生得到了锻炼,学校的教学任务也有序完成,一切都在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而去。
二、寓教于乐中得到全方面发展
体育学科的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其过程更加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式的多变性。充满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有效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增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寓教于乐。同时开展趣味田径项目更是对学生自身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作用。以田径趣味教学的教学方式上创新性与多变性来说,为了让学生在进行田径运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和发自内心的快乐,体育教师应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流程,并在课程中穿插进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一些备受忽视但潜力巨大的项目来趣味化。
比如以传统田径运动的投掷标枪这一运动为例。这一运动在如今已经很少有学校和教师去教授,一来是因为教师不重视,二来也是因为学生兴趣缺失。如今来看,在课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分组练习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这一运动的兴趣。首先教师先为学生分步骤慢动作进行演示投掷,然后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一步步掌握要领,而后分组练习中学生们有很大的自主性,在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和鼓励后学生的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
三、竞赛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体育和竞赛这两个词自从诞生以来似乎就是密不可分的,况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竞赛与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感十分看重,由此看来将竞赛与趣味田径相结合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更能推进体育教学的开展。
例如,体育课堂可以开展一系列的趣味体育比赛,如“跑步带球”“障碍跑”等等,以“跑步带球”为例,在竞赛之前教师可以适当地教授学生拍球和带球的相关知识与方法,然后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训练。比如先设置场地来集中训练,把难度和赛道长度逐渐扩大,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正式的竞赛。这里主要还是建立在传统的田径比赛赛制之中,设置400米的竞赛长度,每间隔100米站一人。和传统的接力赛不同的是,在这个比赛中接力棒变成了篮球,成功的标志也就是把篮球成功地从起点带到终点。这种创新的比赛形式,加大了以往的难度,也增添了不少趣味,足以让学生乐在其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活动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田徑是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内容之一,现如今的中学体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以前单一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好发挥田径运动对学生们促进身心以及其他有益的作用,开始不断推出一些趣味田径项目,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让更多学生多多运动,锻炼身体,全面发展,以及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应清晰认识到青少年趣味运动开展时存在的问题,促使青少年体育趣味田径的活动得到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军平.基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学周刊,2020(05):144.
[2]陈磊.初中体育课程与趣味田径教学法的有机结合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