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玲
摘 要:为了让学生今后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会学习,就必须从起始阶段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独立考虑问题,学会学习方法,懂得如何学习。
关键词:认真听讲;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语言培养;合作学习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期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望、快速的接受能力。优良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学习至关重要。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出发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大部分的知识都是从课堂上获取的。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懂不懂学习,从该生的上课听讲状态便可看个大概。起始阶段的学生细心听讲十分重要,听不单单指听老师的讲解,而是还要听同学的发言。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融入课堂之中,通过课堂有限的时间最大化地掌握知識。在培养学生细心听讲的同时,我自己也渐渐明白,将在课堂上的认真听,扩展到与人交往领域时的听,认真听讲与用心倾听便有了共通之处,能够做到认真听讲的学生也更容易倾听他人、理解他人。这更激发了我培养学生细心听讲习惯的信心。通过更加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的讲解形式,与孩子们互动,我也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愈加集中,掌握知识的速度也加快了,更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细心听讲的才能也得到了大幅进步。
二、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在课堂学习进程中,有许多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掌握的,教师应遵循儿童学习规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才能。小学生在开始学习认识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实际物体或者模型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再过渡到抽象的图形。例如学习周长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树叶的形状,比较它和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猜测它的周长。学生用以往的方法计算不出它的周长时,再采用其他办法,一些学生想到用毛线测量。低年级学生年纪小,动作相比较慢,一些学生在用毛线圈树叶时需要时间较长,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操作,无法对抽象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这就给老师提出新的问题,即如何让学生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动手操作,从中总结规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去动手动脑,自主探索,教师则起组织、引导和点拨、激励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许多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不善于思考,甚至不主动去思考,依赖于父母、同学甚至是搜题软件。这时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孩子们如何去思考。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创设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的情境,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不断发问并让孩子们独立解决问题,在问题处理的过程中让孩子们领略到独立思索的奥秘,感受到独立思考的乐趣,更享受独立思考得到答案后的喜悦。例如学习“方向”这一新知识点时,我就要求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生活常识来总结归纳辨别方向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结论。这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能让孩子们认真思考,努力回想在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数学现象,然后把本人的想法与学习小组的成员交换,指出一些错误的辨别方法,再分享新的发现。通过这一形式,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并且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新的知识点,这便是独立思考的魅力所在。
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小组协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协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相互合作中获得全新的想法和思考方式。只靠老师讲解难免会让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但依靠合作学习可以让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产生共鸣,交流各自的新问题和新发现,相互查漏补缺,而老师也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合作学习不是一件易事,它要求孩子们静下心来分享学习见解,敢于打破自己,不怕他人取笑,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有很多的益处,除了找到知识盲区,更对他们的性格养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敢于发问,敢于向他人请教。
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要不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尽量给学生营造“说”的气氛,创造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为语言表达奠定根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观察、操作、剖析结论时往往是看到了、想到了,可就是无法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述。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直接让学生用语言表述是不够准确的,新课伊始,先用学生五年级已经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让学生把两个知识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关键字是什么,哪些字眼需要重视。这样,学生不会丢了“同时”和“0除外”这几个关键词,也不会漏了“除以”的“以”。学生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了新知识,再用语言表述时就会严谨许多。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爱学习、想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