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探究实践

2020-08-09 08:45戴海军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意识高中信息技术培养策略

戴海军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意识培养已经成为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基于“人本教学”理念,信息意识培养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和升级,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能够引导其学习思路朝着“高效、有趣、高质”的方向不断推进。据此,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各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对优化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等方面意义重大。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优化培养方法作为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需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继续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进行深入研究。借助培养方法,让学生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根本指导方针。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文中涉及的教学实例请参照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材料。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问题

(一)师生互动方式太单一

虽然有些教师能意识到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师生互动方式太单一,往往就是和学生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或是就一个问题进行探讨,没有通过生活化、游戏化、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动成效自然不显著,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继而影响其信息意识的形成。

(二)教师的领导角色过重

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为了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成绩,往往是以领导者的身份给学生制定各种各样的学习任务,难免会给学生留下“领导者”的印象,无法真正拉近师生距离,更无法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传统的学习课堂基本上都是满堂的学生关注教师一个人的讲学,全程都是教师自己的独白,学生完全沒有与教师形成互动交流。这样会使很多的学生产生疏远的感觉,既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剥夺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三)课堂教学中缺少生生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中除了师生交流互动之外,生生合作交流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都过于注重形式上的生生互动,从而刻意忽略学生间的有效沟通,这不仅让互动气氛变得太过压抑,更让学生间无法建立和谐而高效的互帮互助关系,继而会影响其信息意识的形成。

(四)课堂教学中缺少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虽然仅仅是一门科学性质的学科,但是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几乎都是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讲述,完全忽视了信息技术的操作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受到年龄的限制,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接受能力,甚至是理解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为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思路

“人本”教学理念下,学生应当作为课堂的中心,应当发挥自主学习和思考作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快乐、高效学习。在笔者看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实践能力,最终还是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实操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构建信息意识培养的主体思路。

那么,具体应当怎么做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思想指导下,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信息意识培养策略,已经成为各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优化高中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研究方向。

笔者通过研究他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基于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通过“因材施教”“合理设置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强化实践探究”等几个环节构建信息意识培养策略。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方法

1.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素质教育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真对待信息技术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而且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实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在教学“字处理和表处理”时,有些学生对于艺术字创作十分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则对于制作一些较为复杂的表格十分感兴趣等,面对个性化十足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学

生分别通过Word、Excel和PPT等软件编辑文字、制作表格,并简述三种软件功能的侧重点、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一来学生既没有背离“文字处理和图表处理”这一核心教学内容,而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不同的软件操作,从而在不同类别的学习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趣味化。

2.合理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合理设置问题对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虽然新,但并不有趣,虽然多,但并不全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来走。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摒弃这样的问题设置方式,探索新路径。例如,在教学“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时,首先,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想一想本节课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之间有何联系,并据此圈定大致的问题范围;其次,教师要尽量把理论化的问题转化成生活化、实践性的问题,比如“大家认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互联网和我们常见的图书馆有何不同?两者的信息浏览与获取方式有何不同?”“常见的因特网信息浏览与获取方法有哪些?”,换一种问法,实质不变却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交流讨论

学生信息意识培养有很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发挥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和生生互动成效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教学成效。据此,笔者以小组合作学习法为例进行如下分析。

客观来说,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生活更多的是枯燥、无味。这既是由我国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决定的,也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而信息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无疑是教师摆脱应试教育束缚,依循学科特点灵活变通的一种良好途径。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体现信息意识培养“共同性”的第一核心要素,因此,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丰富信息技术学习生活,从而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讨论,这有利于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时,教师可以设置两个有难度的教学任务,即“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各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多媒体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方法”,这两个任务教师可让学生各选其一。合作过程中,由小组长自行分配学习任务,比如第二个任务中,组员合作制作多媒体计算机操作系统(比如电脑中的Windows 10操作系统)启动U盘,并记录完整的安装过程以及安装过程中出现的主机断电、优盘拔出、运行程序无法启动、蓝屏等问题,教师作为“顾问”,可指出问题原因所在并引导小组进行解决。如此,教师就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从而进一步夯实其学习成果,培养其信息意识。

4.强化实践探究,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上文提出,高中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在“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并辅以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就能够借助集体智慧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的能力,继而提升其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非常关心的话题,包括我们的个人隐私、工作秘密等等,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才能确保我们自身不会被不法分子坑害。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以“信息的编码”教学为例,课本中列举的信息编码方式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比如计算机账户和密码、QQ账号和密码等其实都是以编码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硬件当中。以这些重要信息为主体,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信息编码的方式和作用。同时,由信息防护入手,引导他们讨论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作用,然后基于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合作写一篇关于网络信息编码以及安全防护的调研报告。在此教学方法的指导下,教师就能一步一步拓展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知识实践学习。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明确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优化培养方法。综上所述,因材施教、合理设置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实践探究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主要方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构建科学有效的信息意识培养策略。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希望各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论证继续探究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文中尚存的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敏.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J].课外阅读(中下),2012(10):174.

[2]刘沫含.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5(8):192,194.

[3]艾小琴.让好奇心成为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助推器[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3):163.

[4]崔璐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2008(6):197-198.

[5]杨彦红.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J]. 甘肃教育,2019,624(4):126.

編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信息意识高中信息技术培养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