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瑞芳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文本阅读属于阅读教学中的关键构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则需要重视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通过小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能够助力其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习作能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所以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握好这一现实意义,采取有效策略去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在当前新课改大力推行之下,不同学科的教育教学都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文本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文本阅读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唯有充分激发其文本阅读兴趣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笔者教学工作实践,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去有效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展开策略探讨。
一、营造和谐阅读氛围,激发文本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与活泼趣味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则需要先对和谐阅读氛围予以营造,让学生与教师能够在良好教学氛围中实现有效互动,只有保证互动有效性,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和谐阅读氛围的营造中既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与充分运用丰富教学资源,也要保证分层教学去实现因材施教,为学生的文本阅读构建良好意境。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讲解文章大意与思想内涵之前向学生讲述我国的唐山大地震与汶川大地震时感人肺腑的故事,通过这一意境的营造,让学生带着情感去阅读这篇文章,进而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有所提高。此外,和谐阅读氛围的营造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平等对待,不能够按照学习成绩表现出区别对待的态度,只有真诚地去引导学生阅读,给予阅读理解能力偏差的学生更多鼓励,树立起阅读信心;给予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更多阅读材料,促使其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二、积极运用教学多媒体,激发文本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所以对于文本内容蕴含的深刻内涵难以准确理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基本具备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能力,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去利用多媒体予以辅助,以图文并茂、影像结合的方式去辅助学生更好理解阅读文本的内涵,从而吸引学生走进文本意境当中,改善小学生想象能力不足的现状。比如,在讲解《颐和园》相关内容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去过颐和园,仅凭文字信息与教材插图难以构建出对颐和园的具体印象,所以教师可尝试着结合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呈现出直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颐和园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在欣赏颐和园美景的同时,心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三、教师示范朗读,激发文本阅读兴趣
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在激发文本阅读兴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无形中对学生形成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以最饱满的状态去面对,为学生树立起良好榜样形象,在朗读示范带动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信息中蕴含的感情以及掌握朗读技巧,让学生产生想要模仿的冲动,从而激发其文本阅读兴趣。总而言之,在教师生动的阅读朗读之下,学生对文本所描述的意境会更有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景象、情感都得得到细致的转达,在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吸收。比如,在讲解《燕子》《荷花》等文章时,由于这些文章均为写景文,所以教师在示范朗读的同时,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去分析,更有助于引领学生进入书中景象,同时在关键字词的阅读中要有意識加重读音,让学生了解哪些方面更重要,在自己阅读时便能够把握重点。
四、巧妙设置悬念,激发文本阅读兴趣
文本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会对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表现出直接的影响,而且小学阶段是学生词汇储备量提升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高效策略去激发其文本阅读兴趣,才能全面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采取巧妙设置悬念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文本内容时可先对文章的写作内容及教学目标作出清晰规划,并且综合学生的兴趣喜好去提出关联性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去主动进行阅读,在阅读当中去找寻问题的答案,既能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也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阅读教学《黄果树瀑布》时,文章中称黄果树瀑布为“大自然的杰作”,此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到:“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杰作呢?”以此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审视“杰作”的含义,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丽。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去直观呈现黄果树瀑布的景象,然后进一步设置悬念:“文章中提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作者会这样认为的理由是什么呢?如果你们亲身站在黄果树瀑布前面,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在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的悬念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去探究文本内容的兴趣会得到明显激发。
五、开展阅读活动,激发文本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去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比如在班级中设置读书角,提供大量阅读素材,在班级内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向同学推荐自己最近读的优秀读物。此外,教师还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读文本内容,通过写作的方式去表达所想所感,此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教学中对其文本阅读兴趣予以激发,能够助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而且在兴趣的驱动之下,学生对于文本阅读会更加投入,进而在文本阅读当中实现理解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习作能力的提高,能够明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亚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0(03):121.
[2]刘亚平.浅析文本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激发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2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