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我效能感,积极应对学习倦怠

2020-08-09 08:38钟穗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积极心理学

钟穗华

〔摘要〕高中阶段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学习倦怠。如何帮助高中生缓解学习倦怠,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本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指出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阐述了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2-0068-03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倦怠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出现于职业倦怠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拓展到学习领域。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因长期处于学业压力的状态下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耗竭,继而引发对学习的疏离行为,出现厌倦、疲惫、沮丧和缺乏热情等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常常伴有以消极或逃避的态度对待学习的行为。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在校的表现为学业成绩急剧下降,对学习产生严重的畏难情绪,抗拒做作业,学习挫折感强烈,甚至怕见到师长和同学,或者故意和同学争执、顶撞老师,在家则不愿意谈及学习,甚至反感家长过问。

学习倦怠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困扰,影响着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首先,学习倦怠阻碍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前途;其次,学习倦怠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人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学生在校园里以愉快的心情学习和生活;最后,学习倦怠消磨了学生的斗志,打击了学生的自信,造成低成就感和负能量不断在学生内心堆积,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学习倦怠,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情绪面对学习,排解学习压力呢?积极心理学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视角,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及自我效能感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情绪自我调适的主人,都具有积极的自我发展的潜质和能力,主张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去探讨高中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可以从调动学生积极情绪、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倦怠[1]。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是指人们对自己即将完成的某项工作的能力的预期。简单來说,就是人们在准备做某项工作之前,先预测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再决定是否做这项工作。自我效能感受过去经验、观察他人行为表现、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四个因素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缓解学习倦怠。

三、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第一,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倦怠调查后发现,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成绩长期垫底的学生;另一类是成绩好,对自己要求高的学生。这两类学生往往是由于对自己的能力评估不准确而造成学习倦怠的。前者在学习中屡遭失败,因而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无法胜任学习任务,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产生学习倦怠感;后者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在学习中追求完美,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一旦达不到,就痛苦万分,萎靡不振,对学习产生厌倦。归因训练能有效提高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因此对这两类学生,班主任在了解情况后要及时与之沟通,帮助他们学会科学归因,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对于第一类学生,要通过分析让他们知道成绩的落后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努力不够,是可以通过调整学习策略、积极地投入学习而改变的,从而淡化学生的无能感;对于第二类学生,要让他们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过度追求完美,多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自我效能,缓解学习倦怠。

第二,多在言语上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增强自我效能感。

中学生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看法。一个被教师抱以期待的学生会认为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上都是胜任的,自己是受到教师关注的,因而会激发出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的热情和潜能[2]。但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成绩暂时落后、学习倦怠感严重的学生,可以暂时降低期待标准,切不可把期待目标定得过高,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8~9个小时,教师是除父母以外学生接触最多的成年人,学生往往会因为早上得到教师的一个表扬或鼓励而一天都充满激情,从而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去。作为班主任,我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我都会在每日班小结会上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心他的,他的每一点变化老师都看在眼里。学生觉得自己备受老师的关爱,在学习中会投入更积极的情绪,以回应老师的关爱和期待。

第三,开展学生学习策略辅导,让学生增加成功的经验。

由成功引发的自我满足感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产生一种良性循环效应,而失败则正好相反。这是因为每当人们有过一次成功的动作后,在大脑里便有一种刻画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纹存在。只要想办法使它重新释放出来,它就会自行发生作用。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积累成功的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的体验。开展学习策略辅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学会高效学习,是让学生体验学业成功的关键。

第四,营造和谐团结的班风,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降低学习倦怠感。

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家,一个充满欢声笑语、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能使学生心情愉悦,有效降低学习倦怠感,让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和情绪面对学习和生活。作为班主任,我主要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来营造团结和谐的班风。例如,利用班会课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文娱活动,加强小组成员的团结;开展“一帮一”和“多帮一”学科扶差活动,让同学互帮互助;在举办校运会、班级球赛等活动时,组织啦啦队到场加油助威,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自己的班集体产生归属感,对同学产生亲近感,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积极的情绪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有助于降低学习倦怠感。

第五,搭建舞台,让学生展示学习以外的才能。

學生在校学习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我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竞争上岗;让有体育或者文艺优势的学生参加各项比赛,让他们在不同的舞台展示学习以外的才能,有助于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增强自信,降低学习倦怠感。

第六,鼓励学生写学习周记,培养反思能力,降低学习倦怠感。

让学生对过去一周的学习状况进行回顾,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时记录下来。通过回顾反思,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学习策略,使自己在学习上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积极的学习情绪,降低学习倦怠感。

第七,获得朋友、亲人等的社会支持。

中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3]。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水平高的学生,与父母、老师、同学关系密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能够获得鼓励和正面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和信心就会上升。较高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改善消极的思维方式和不良情绪,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意志力,正确对事物进行归因,较多地体验成功,从而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所以,通过获得社会支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结语

学习倦怠是出现在学生群体中日渐增多、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教育工作者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不帮助学生采取有效的办法缓解学习倦怠,任其蔓延,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严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积极心理学基本理念的指引下,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调适学习倦怠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正确认识自我、言语鼓励和开展学生学习策略辅导等方面探讨了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方法,以期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学会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卓尔.中学生心理弹性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以积极情绪为中介[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6.

[2]叶桂青,陈顺森.班主任激励风格对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与考试焦虑关系的影响[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74-180.

[3]张静.高中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广州,51003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自我效能感积极心理学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