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珍,吴苏弟,陈丽如
(中山市坦洲医院,广东 中山 528467)
新生儿黄疸为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应给予患儿积极的对症治疗,从而改善患儿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随着关于新生儿黄疸研究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方案较多,但随之而来的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因此,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愈后具有重要作用[1]。
随机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45例,女性30例;年龄2~34d,平均年龄为(4.24±1.71)d。观察组患儿中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2~35d,平均年龄为(4.21±1.66)d。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早期患病干预:护理人员应系统地对患儿各项生命指标进行检查,以预防患儿发生各种感染,给予患儿适度的皮肤触摸,并密切关注患儿皮肤颜色的改变。(2)环境护理:应保持患儿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控制病房内的温湿度,严格控制患儿家属的探视,并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家属进行限制探视的原因进行解释。(3)产妇与患儿及早接触:护理人员应向产妇讲解及早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发病的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向患儿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以便于消除患儿父母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患儿家属对临床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5)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沐浴后可实施抚摸,抚触时可使用按摩油,房间温度调整至适宜温度,,通过抚触新生儿可使新生儿处于放松状态,从而促进患儿粪便的排泄。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干预,中药方剂:柴胡20g,郁金20g,大黄20g,溪黄草20g,山枝子20g,煎水5000ml冷却至40℃左右,而在清洁皮肤后与药液中熏洗10~15分钟,每天熏洗1次。
记录两组患儿的体重、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收集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两组患儿体重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相关指标对比(±s)
分组 例数 体重/kg 血清胆红素值/umol/L 胎便转黄时间/h 黄疸消退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75 3.64±0.56 106.84±10.76 29.29±2.03 3.99±1.36 4.27±0.76对照组 75 3.54±0.51 156.19±10.26 59.74±2.51 5.84±1.66 5.96±1.46 t值 0.772 19.086 54.423 4.985 8.892 P值 0.442 0.000 0.000 0.000 0.000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8.67%,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88.0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n(%)]
新生儿黄疸为临床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病理性黄疸可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病情严重患儿甚至可以因胆红素水平过高而致死或致残,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近些年来,新生儿黄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2]。
现阶段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护理主要以常规护理为主,但临床实践发现常规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的愈后影响效果较低。而本研究中采用的退黄中药熏洗治疗新生儿黄疸,中药熏蒸疗法主要是采用体表给药,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经皮肤、粘膜以及汗腺吸收入血后,对神经功能产生调控,能够有效的纠正脏腑功能紊乱,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中药可经汗腺导管开口经毛囊进入皮下毛细血管,药物的吸收率与药物和皮肤的接触面积以及药物的脂溶性呈正相关关系,当患儿角质层湿润时,可提高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率[4]。中药熏洗可改善宣肺功能,因“肺主从毛”,改善消费功能,可明显提高患儿的皮肤排泄功能,从而使机体内郁结的胆红素经皮肤排出。退黄中药熏洗也可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出,从而提高体内胆红素经消化系统排泄,最终达到降低胆红素和促进黄疸消退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中药熏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