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慕珊,林楚真,江丽纯
(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骨外科,广东 潮州 521000)
骨折在临床上颇为常见,特别是创伤较大的患者大多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骨折创伤、手术应激、术中麻醉、术后创口疼痛、体位受限、情绪紧张、喘息或抽泣吸入大量气体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机体的代谢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状态,术后极易出现腹胀、腹痛等便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也给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3]。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腹胀、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我院收治行骨折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收治行骨折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间资料比较(P>0.05)。
对照组患者在骨折术后予以舒适病房环境、协助调整体位、换药、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等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实施控制术后疼痛为目标的优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前进行充分的健康宣教;②配合应用抗生素、红外线等辅助治疗;③术前、术中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④术中、术后注重患者体位管理;⑤指导患者做腹部按摩,双腿膝盖弯曲仰卧床上,左手手心压在肚脐上,右手覆盖在左手上,顺时针、逆时针依次各按揉50次;⑥嘱患者术后嚼用口香糖,促进消化液分泌,辅助胃肠功能恢复;⑦指导患者在需要进行肢体活动或者咳嗽、吐痰时,对患肢伤口进行保护性按压,防止牵扯痛的发生。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及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价评分法(NRS)进行评估,即患者将个人的疼痛感受从无痛-剧痛采用0-10这11个数字进行表示。
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t检验或x2检验分析,统计学意义以P<0.05确定。
表1 术后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s)
表1 术后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s)
组别 n 疼痛程度NRS评分(分) 肛门恢复排气时间(h) 恢复排便时间(h)术后12h 术后24h 术后48h观察组 40 5.2±1.4 4.4±1.2 3.5±1.1 37.6±4.4 65.3±7.1对照组 40 6.4±1.7 5.7±1.5 4.8±1.3 43.2±5.7 76.8±8.7 t值 - 3.446 4.280 4.828 4.919 6.477 P-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比较(n/%)
骨折术后患者往往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康复,在持续较长时间的多种因素刺激作用下,胃肠功能容易受到影响,常会出现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困扰[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NRS评分、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排便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笔者认为,这充分说明了有效的降低了骨折术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了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恢复排便时间,对于胃肠功能的恢复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5%(P<0.05)。笔者认为,进一步说明了控制术后疼痛为目标优化护理干预,通过配合抗生素辅助治疗,降低患肢伤口炎性渗出风险;配合红外线辅助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降低肿胀程度;嚼用口香糖、按摩腹部促进消化液分泌,加速肠管血液循环,改善肠胃功能,促进排泄;患者在活动或者咳嗽、吐痰时,对患肢伤口进行保护性按压,防止牵扯痛的发生等,从而显著的降低了骨折术后患者腹胀、腹痛、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这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