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靖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 广州 510235)
近年来随着不断攀升的意外妊娠率,人工流产术(简称人流)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尽管该术式的安全性比较高,但术后心理障碍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会直接影响到患者预后。现阶段计划生育门诊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帮助人流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其健康意识、避孕意识[1]。关爱护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护理手段,其通过进行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护理指导,得到促进其术后康复的目的。本文于本院计划生育门诊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中选择160例作为实验样本,现作以下报道:
由2019年1-12月在本院计划生育门诊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中选择160例作为实验样本,参照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对照组80例患者年龄区间19-38岁,平均(28.5±2.6)岁;停经时间6-10周,平均(8.5±0.7)周;研究组80例患者年龄区间20-36岁,平均(27.6±2.5)岁;停经时间6-12周,平均(8.6±0.8)周。比较两组在个人资料上的不同,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可给予对比。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将各项临床检查告诉患者,对人流适应证、存在的风险等进行简单的介绍,开展手术之前必须让患者知情同意。术后2周进行1次复诊,1个月内不可以进行性生活。研究组进行关爱护理,具体内容:①设立专门的关爱咨询室:术前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年龄、婚姻状况、妊娠、生育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同时明确其意外妊娠是何种原因导致的,介绍人流术后应该如何正确避孕,并做好随访工作;②手术当天需要积极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通过眼神交流、语言沟通、肢体动作等让患者感受到温暖,鼓励患者,提高其对流产术的信心,减轻其心理担忧,交代术后相关注意要点;③创建微信群,以便术后患者可以与医生进行及时联系、沟通,同时方便其对相关问题进行咨询;④术前需要借助多媒体对人流术的相关视频进行播放,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安抚其恐惧不安、紧张焦虑感。术后确定无异常后允许其出院,进行避孕知识的普及,交代何时复诊。定期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恢复情况、避孕情况等进行了确定。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正确避孕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记录其月经异常、阴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借助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2组心理状况加以评定,评分与焦虑、抑郁程度比的关系[2]。
进行数据的处理时所用的是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进行表示的为(±s)、(%),组间比较用t检验、x2检验,若为P<0.05,表示数据具备统计学差异。
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正确避孕率比对照组高,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2组病例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均为P<0.05,如下表。
表1 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比
人工流产术作为避孕失败群体常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目前已普及应用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特别是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术,其实现了直视条件下的操作,借助超声科对子宫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观察和了解,明确宫腔孕囊所在和实际大小,可以确保操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完全吸出孕囊。然而由于广大患者对该术式的认知较少,担心术后影响生育能力,心理状况不佳,会直接影响预后。基于此,针对开展人流术的患者,还需要做好和强化护理干预[3]。
对于计划生育门诊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和落实关爱护理,可以充分体现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广大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提高其对人流术的正确认知,增强其对避孕知识的了解。术后随访可以继续为患者提供健康、生育方面的相关指导。建立微信群可以方便医护人员随时交流,帮助患者准确、专业的答疑解惑,促进计划生育门诊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提升[4-5]。
本次试验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2组予以健康知识掌握率、正确避孕率、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几项指标的比较,P<0.05。从而证明,实施关爱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计划生育门诊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认知能力和避孕效果,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