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长春市委组织部、长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调研组
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春市委组织部与市农业农村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围绕发展壮大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课题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及九台区、双阳区等县(市)区的乡镇和村屯,踏查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召开座谈会,访谈县、乡、村三级干部,并发放调查表,深入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形势,查找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长春市共有15个县(市)区、开发区,138个乡镇(含农村街道),1692个行政村(含农村社区)。随着近几年各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中有增。2019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为4.45亿元,分别比2017年、2018年增長8%、4.7%。从2019年收入构成上看,经营性收入1.31亿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58亿元,投资收益0.11亿元,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营、存款利息、村集体土地征占补偿等)1.44亿元,分别占收入总额的29%、36%、2%和32%。
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进一步明晰。2019年,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额165.63亿元,负债66.36亿元,未承包到户的村集体农用地面积26.31万公顷。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三增一减”的态势。截至2019年末,全市村级集体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180个,30-50万元的较好村169个,5-30万元的一般村768个,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575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11%、9.9%、45.3%和33.8%。同2017年相比,集体经济发展强村、较好村、一般村数量有所增加,薄弱村数量逐步减少,呈现“三增一减”的态势。经济发展强村、较好村、一般村数量分别比2017年增加18个、4个、84个,占比分别提高1.4个、0.2个和4.8个百分点;薄弱村数量比2017年减少106个,占比减少6.4个百分点。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城乡差异。城区的村由于区位交通、易于接受大城市辐射等优势,收入多元,村级集体经济总体发展较快。县域传统农区的村尤其是偏远区域的村经济基础薄弱,仅有土地发包收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二、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经过梳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6种,这6种模式成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以产业项目促发展。针对市场需求,一些村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产业,采取产业化、合作化经营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榆树市八号镇北沟村棚室蔬菜产业年收入近7000万元,全村770户户均超过1栋棚,列入第三批全国“一品村”名录。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6万元。
以制度改革促增收。一些村积极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将承包地经营权、“四荒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厂房、村办闲置小学校舍等资源盘活经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获得丰厚收益。
以资源清收促长远。农安县巴吉垒镇大力开展农村集体资源清查清收工作,对全镇19个村的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共清收土地866.7公顷,清理违规发包合同12份,统一拍卖后村集体总计回收资金493.3万元,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以联合发展促合作。一些地方由乡镇党委、政府统筹,采取协作联合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依托国信农业公司、奢爱良蔬公司等16家龙头企业与各个村进行合作经营,发展绿色有机蔬菜、草莓及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各村以闲置资产、资源或资金入股,构建企业带动、村企联动的“互惠双赢”模式。
以便民服务促经营。德惠市布海镇吉家村村集体投资成立吉家村农资超市,利用村集体两处库房作为农资仓库,为村民统一采购化肥、种子等农资,不仅使村民们得到实惠,而且为村集体年创收12.8万元。
以稳妥投资促增值。长春新区前进村将大额资金存在银行定期账户,村集体经济仅此项年收入90万元。光辉村购置4200平方米的写字楼对外出租,年收入125万元。
经实地了解发现,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客观因素方面,受地域条件影响,各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资源条件及规划调整影响,一些村经济发展受限;受历史包袱和资金缺乏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负担沉重。
主观因素方面,一些县、乡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抓得不到位;村干部观念守旧,畏难情绪较重;人才缺失严重,缺乏能人带动;发展模式老旧,缺少产业支撑;政策支持不够,资金瓶颈难解决;体制机制不健全,与发展要求不适应。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
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扣消灭空壳村、提升薄弱村、壮大一般村、增加经济强村的目标,强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精准分类施策,加大扶持力度,创新经营机制,拓宽增收途径,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加快补齐短板,促进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档升级,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目标:争取利用一到两年时间,通过加大帮扶力度,使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进入一般村或较好村行列。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数量占比在现有基础上提升2个百分点。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经过几年的努力,促进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档升级,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类型多元、经营方式多样、体制机制灵活,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建设,着重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应尽快调整一批,撤换不胜任不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和薄弱村的党组织书记。应严格选派一批,建强第一书记队伍。组织开展“双派双促”计划,有计划地向乡镇(街道)选派一批年轻干部挂职党(工)委副书记,向重点村选派一批年轻干部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助推农村党建质量全面提升,助推乡村振兴任务全面落实。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增强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应大力培育一批,发挥有产业致富项目村党组织书记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头雁领富、能人治村提升工程,选择一批治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强、有产业致富项目的村书记,领办创办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