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到‘十四五末期,粮食总产量登上800亿斤新台阶。”目标宏伟,任务艰巨。2013年以来,我省粮食产量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性水平,其中2016、2017两年超过800亿斤(包括薯类折粮产量),粮食产量波动超过100亿斤,波幅超过13%以上。这说明我省粮食生产基础不稳,粮食生产能力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我省粮食总产量登上800亿斤台阶面临的困难
我省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最大困难是实现粮食稳产。全省粮食产量从1983年的300亿斤到2013年的700亿斤,用了30年,我省粮食产量在每个台阶上都反反复复,经历许多困难。再用5年时间,使粮食产量稳定在800亿斤新台阶,还需要面对很多困难。
农民种粮积极性难调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易稳定是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的根本性困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0万公顷,其中玉米稳定在420万亩以上,是保障我省粮食产量稳定在700亿斤阶段水平、进一步实现800亿斤产量的基本条件。而现有惠农政策已经发挥到极致,在没有新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农民很有可能选择经济效益更好的其他经济作物种植,粮食播种面积较难保证。
对秋早霜对粮食生产的威胁不够重视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性困难。粮食生产的连续丰收,使得广大干部群众对晚熟高产粮食作物品种情有独钟,要使他们转变认识,重视秋早霜对粮食生产的威胁很困难。秋早霜是影响我省粮食产量的重大灾害之一。我省地处高纬度地区,属大陆性气候,距北半球冷源——西伯利亚、北极较近,早霜往往来得早,易造成作物大幅减产。我省的早霜,正常年份多出现在9月23日,即秋分前后。若9月上旬来霜,农作物会遭受严重损失。气候变化无常,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防范未来天气变化给粮食生产带来的风险。
难以确保粮食种业安全是粮食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期性困难。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尽管全省种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2亿多斤,但仍面临品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种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严峻形势。农民宁愿买每公斤50元的国外品种“先玉335”,也不愿选择每公斤20元的国产品种。外资种子的全面渗透,对国家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提出了严峻挑战。
缺乏先进科技支撑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性困难。粮食产量登上新台阶必须有先进的技术作支撑。总的看,我省粮食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科技对粮食生产增长的核心作用不明显。我省以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作为技术主要供给,存在基础研究比重大而应用研究比重小的情况。据统计,我省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为55%,与发达国家相差1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每万名农民仅有4名,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在30%左右。
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是影响粮食产量提高的阶段性困难。由于农村留守劳动力普遍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是小学文化,三分之一是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缺乏对先进实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将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投入不足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大困难。一是财政支农比重较低,2018年我省财政农业支出占总支出比重14.2%,比2011年增加2.6个百分点,增速缓慢。二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尽管全省2018年R&D经费支出占全省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3.4%,但与发达国家基础研究支出占10%以上和应用研究支出占20%以上的水平相差明显。
二、我省粮食总产量登上800亿斤台阶的对策
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既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取决于土地、生产资料、机械化程度及资本投入的多少,又取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
把握好我省作为粮食主产区的特殊性,协调好与国家的关系,争取国家对粮食主产区更多支持,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省作为国家五个粮食调出省份之一,应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应进一步扩大良种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对水稻、大豆、玉米的良种补贴应全面实施;深入实施购置农机具补贴政策,对种粮大户及农技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财政补贴,推进机耕、机播、机收;增加对种粮大户的小额信贷,放宽担保条件和贷款期限;全面建立和试行农业灾害保险制度等。
实现气象、农资、农业等部门与市场有机结合,构建现代农业预警信息系统,减轻各种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现代农业预警信息系统包括农业气象预警信息系统、农业病虫害预警系统、农产品市场预警信息系统、农资市场预警系统等。全省通过预警系统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各种农业预警信息,增强我省防灾减灾的预警防控能力,全面提升粮食及主要经济作物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跨越的步伐;增强农业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及时性,有效提升粮食安全生产水平。
以企业为主,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加快玉米种子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我省自育玉米种子的主导地位。种子开发要以企业为主,发展我省玉米种子产业要有世界眼光和胸怀,要使我省的玉米种子产业有能力参与世界种子产业的竞争,并且能够保持住我省种业的主导地位。将有效资本投入玉米种业,重组技术、人才、资源,建立现代玉米种子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对玉米种子产业的支持性和保护性投入,集中资金,重点投入,重点突破,推进我省种业快速崛起;改革玉米种子生产体系,强化种子法制化管理,对国有、民营种子企业同等对待,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推动农业经营向联合经营转变,鼓励大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解決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通过大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推动农户家庭经营向联合经营转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
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机制,提高科技贡献份额,提升粮食生产要素质量。建立联合开发机制,鼓励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同农业开发区联合攻关,发展高技术,研制新品种,通过示范效应,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从提高粮食生产要素入手,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创造条件,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合作、成果购买、资源互换、委托研发等多种形式,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通过联合开发不断提高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
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利用我省优质水稻、玉米、大豆基地项目建设有利契机,努力抓好投资粮食主产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灌区配套改造,重点抓好抗旱水源、节水灌溉、堤防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增加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数量,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和植物保护项目,提高农业资本投入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贡献,保持我省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者:吉林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