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人们喜欢用“冷”来消暑,吃各种冷饮食物,空调、风扇时刻开着,还有人喜欢洗凉水澡、打地铺,等等。虽说缓解了炎热,但贪凉行为也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今天,就谈一谈我们怎么避开消暑误区,选择“热养生”安全度夏。
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夏季,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最旺。根据中医“顺应天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注重养护阳气。
“百病从寒起”,寒邪是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夏天阳长阴消,是添阳的好时机,用“凉”对抗“热”是不可取的。因为,寒邪容易损阳气,让人变得倦怠无力。正所谓“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夏天不注意保暖,寒邪同样会侵袭体内,虽不会立即发作,但会留下病根。
夏天气温高,人如果贪凉,虽享一时凉爽,却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了健康。以下便是最常见的消暑误区。
误区一:大量吃冷食 这是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尤其是冰淇淋、冷饮和冰镇西瓜备受欢迎。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常捧一个冰镇大西瓜代替晚餐。却不知,西瓜偏寒,一次吃得较多会对人体阳气有所耗损。
专家提醒:夏季,人体阳气呈向外扩散的趋势,比起其他时期阳气相对不足。这时摄入过多的生冷食物,使体内聚集了过多的寒气,秋冬季易得病。
误区二:休息太贪凉 很多人并不知道,夏季晚上整夜开低温空调、甚至打地铺睡觉的行为,极易使身体遭受风寒,损伤阳气。夏季皮肤毛孔张大,熟睡时全身基础代谢减慢,体温调节功能下降,抵抗力变弱,这时开低温空调、睡地板,都会使寒邪进入体内。注意千万不要一味追求凉快!
误区三:运动后立即冲凉 夏日适当的运动,可将体内“寒邪”和“湿毒”排出体外,但运动后的燥热、流汗也让人难以忍受,不少年轻人喜欢用冲凉水澡来降温。这样做会让“寒邪”进入体内,因为人体对温度的适应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下从高温到低温会受到刺激,更不要说用凉水冲澡了。运动完用凉水冲头甚至冲脚,都会使湿寒进入体内。同样,运动完后也不要马上吹空调。
误区四:特别人群无需特别关照人与人体质是不同的,对抗寒气的能力也不同。一般而言,青壮年阳气相对较重,而老人和小孩则体质稍差,易受到“寒邪”的侵扰。女性因生理原因,“寒邪”和“湿气”也会经常侵扰她们。因此,居家生活时,要多加关照体质较弱、阳气本身不足的人,避免受凉,小心寒邪侵体。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我们要顺着阳长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生”。
1.远离寒邪 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也不可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淋雨了,可用生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红糖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
2.夏季也要用热水泡脚“热则血行、寒则血凝”,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水温以40℃左右为宜。
3.常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能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水温控制在37℃~40℃左右为宜。
4.解暑要喝热茶 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达到散热的效果,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冷饮消暑虽立竿见影,但只是短暂降温,不能真正解渴。
5.夏季运动必不可少 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有助发汗。专家认为,夏天要“以汗制汗”。因为夏天气要外泄,运动是重要的排汗方式,同时还可以加强自身热适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