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琴
摘 要:小学是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更是小学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其文学的魅力使学生塑造健全人格,重视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綜合素养和抗打击能力。基于此,结合一些教学方法和具体实践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进语文教学中,并将二者高效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身体健康,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与长短。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第一句解释就是心理平衡,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有多么的重要。因此,在学校中将知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已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努力方向和实施目标。而作为众多学科中的基础学科,语文在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知识方面有着地利人和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语文学科自身便于沟通理解的特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控制学生不良情绪的爆发,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兴趣。
一、与学生交流互动,创建和谐友好的课堂关系
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在师生之间构筑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信任教师并且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在小学阶段,师生关系开始显现教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和教师的相处是孩子初次与家庭以外的成员进行长时间的互动交流。教师能为孩子提供更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也影响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处于相对强势的引导地位,所以教师与孩子一对一的互动,包括对孩子诉求的聆听,与孩子的眼神交流等,都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师生关系,提升孩子的安全感、独立性和社交技巧。所以,通过让教师和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互动,创建一个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间接促成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比如,在《找春天》这堂课中,事先准备趣味字词卡片、实物投影和电脑课件。在课堂上,用字词卡片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字生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ppt课件和投影则能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以此来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有趣。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深度挖掘和解读教材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对学生有利的却又容易被忽视的情感因素和知识。认识生僻字词和阅读课本内容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教师要利用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特点引导学生去了解,并深刻解读这些精神层面的知识价值。例如,在《白杨》一课中,赞扬白杨的高大挺秀只是表层含义,而服从祖国的需要,建设边疆,教育学生学习边境战士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才是课文的真正意义。又比如,教学《雷锋》这篇课文,教师在复述课文内容的同时,简要叙述雷锋同志生前的经历,让雷锋同志的优良品质、高大的榜样形象在学生的人生规划和价值导向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指向标。
2.灵活变通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制作ppt、网络多媒体、课堂小游戏等。以多种方式多元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积极性,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飞速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无穷无尽,天马行空。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思维启发的节点,让他们去想象、思考和创造。每节课上课前,教师抄写一首有趣易懂的古诗词在黑板上,由学生创建小组来讨论分析。例如《边塞》《春望》这种爱国类的诗词,让学生先听录音朗诵,边听边感受诗中意境,并用多媒体配上孤烟落日和山河破败的画面。诗句的意义和其中的境界,就需要学生自己来进行思考和想象,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还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灌输了爱国主义思想。
3.营造轻松舒适的课堂环境
僵化单调的课堂环境是扼杀学生思维创新的元凶。据调查,长期处于高度压力,情绪低落的状态下的学生,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一定不高,连性格也会比平常人更内向敏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应该要多多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鼓励帮助他们。当学生长期处于身心愉悦的状态,就会自信阳光起来。比如,每周利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玩集体造句的游戏,将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个组,每个组的成员各造一个句子,再以这些句子为主题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比较这几个组哪个组的故事最精彩,获胜的组有奖励。在做这个游戏中,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团队的相互协作,使他们的思想得到解放,注意力也变得更加集中,还能增加获得感和自豪感。
4.延伸有教育意义的课外知识
语文不但是一门基础的科目,还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科目。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所以学生在课本上所接触的知识是很局限的,需要教师向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拓展了文言诗词,学生就能通晓先哲前贤们留下的精神食粮,从而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在学习诗词中感受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了解不同历史名人的人生轶事,从而延伸了阅读资料,学生才能在语文写作中有更多更好的素材,厚积薄发。教师在拓展课外知识的同时,可以用一篇课文或一个作者来引导学生去阅读与此有关的书籍。例如,学完《三顾茅庐》这一课后,就让学生尝试去读《三国演义》。在学习完《三味书屋》以后,就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延伸知识要因人而异,一定要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相融合,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帮助。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忽视,二者缺一不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到每一个家庭,大到国家社会,没人能够视而不见,所以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短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文化相互交融,这项任务艰巨且道路漫长。教师作为这项任务的负责人,要扛起大梁负责到底,在传授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深度挖掘教材,灵活变通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丰富学生内心的体验,使学生在对待美的事物时能从多方面进行欣赏,并逐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