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彬
摘 要:為中国学者研究与“体育健身”相关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梳理了1957—2016年有关“体育健身”方面的论文和图书,并将该时间段的“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按照时间逻辑划分为3个阶段:“从属与萌芽期”“确立与初探期”及“发展与繁盛期”。 1957—2016年这一时间段的“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遵循了从少到多、从简到繁、由表及里的规律。随着体育学研究对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以及与社会学、医学、生理学、统计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融合,“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体现出理论多元化的特点。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体育健身的行为机制、心理机制、功能与作用展开多角度研究,阐释了“如何形成体育健身行为”“如何科学评价身体运动功能”“体育健身有何作用”3大问题,包括3个研究方向(体育测量、运动干预、体育健身的作用)、6个热点问题(体育测量工具的研制、运动处方、体育健身计划、认知发展、情感获益、身体自尊)。这些研究热点与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相关,体现了1957—2016年这一时间段中关于“体育健身”研究的主题。建议:研究“体育健身”问题要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从某一视角深入地、系统性地进行研究。同时,要加强关于“体育健身”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国际;体育健身;研究热点;时间段;体育运动
中图分类号:G 80-051 学科代码:04030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t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the Chinese researchers of topics on physical fitness.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bibliometrics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apers and books on physical fitness from 1950s to 2016, and divides the research into three stages according to the time logic: “subordinate and germination”, “establishment and initial-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The research during 1957-2016 follows the law of development from less to more, 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ity, and from the form and inside. Research on physical fitness was moving in a diversified and systematic direction that accompanied by the establishment and criticism of new theories, new ideas, and the complex ascension process of reflection and sublimation, and the infilt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ces such as philosophy, sociology, medicine, physiology, statistics and biology. Multi-field and multi-perspective researches are carried out mainly on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behavior mechanism, psychology mechanism and function and role of sports fitness, and it explained the three core issues of how to form sports fitness behavior, how to scientifically assess the sports fitness function, and what ar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sports fitness, focusing on the three fields of the functions of sports measurement, sports intervention and sports fitness, covering the six aspects such as development of sports measurement tools, exercise prescription, sports fitness plann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emotional benefit and physical self-esteem. These research hotspots are related to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edicine, brain science, psychology, physiology and sociology, which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fitness research field during 1957-2016. Suggestions: the research on topics of physical fitness in China should synthetically use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and carry out a series of in-depth research from a certa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physical fitness”.
Keywords:international; sports fitness; research hotspots; time period;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体育健身是以促进人的体能及身体素质发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学习健身方法等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20世纪50年代以来,“体育健身”是中国国内外体育学者热议的话题[2]。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体育健身”研究领域,从而使其研究逐渐深入。笔者阅读了WOS期刊数据库中与体育健身有关的论文,通过阅读搜索引擎检索到的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论文及图书,梳理了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演化脉络,旨在为该领域相关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文献计量法
Web of Science(简称WOS)是大型综合性、多学科核心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包括三大引文数据库:自然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HCI)。上述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能够体现国际上某一阶段、某一研究方向的前沿问题[3]。由于笔者检索到WOS数据库中仅收录了1980年至2016年的期刊论文,因此,笔者又通过学术搜索引擎检索了1979年以前发表的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期刊论文,并阅读了与体育健身有关的图书。本研究使用Note Express文献分析软件对文献的来源载体、作者、标题及发表年份筛选去重,并剔除无署名论文和不相关论文,最终确定1 474篇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文献为分析样本(检索结果见表1;检索日期为2016年11月11日)。使用Cite SpaceⅢ软件对最终选取的文献的引文和主题进行聚类分析、高频-高中心性分析、前沿文献集群分布分析等。同时,在知识图谱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内容分析法收集高被引文献中具有文献计量学和统计学意义的隐性信息,厘清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历时性特征和共时性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时间段划分
为准确地体现有关体育健身的研究的历时性特征,运用Cite SpaceⅢ软件时进行了如下设置:1)主题词分别从题目、摘要、关键词中选取;2)单个时区限度为4年,即以4年为跨度将文献按年份分成若干个时间段;3)选取各时间段按照被引频次由高至低排序的总文献数1%的文献进行分析;4)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和主题词,网络节点共计196个;5)选择仅突出关键节点文献,由此形成研究主题演化网络。分析得知,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文献被引关键节点的期刊和图书的中心性数值在0.00~0.87,共被引频次在0~41次,被引频次在0~5 004次。根据普赖斯文献增长曲线[4]、年度分布曲线及关键词突现文献的共被引频次激增情况[5],将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研究的文献发表时间段划分为3个阶段,即从属与萌芽期、确立与初探期、发展与繁盛期(如图1所示)。为清晰地划分发表时间的阶段,对中心性数值≥0.40,共被引频次≥10次,且被引频次≥2 000次的7篇文献进行二次检索,并进一步搜集这7篇文献的相关信息(见表2)。
2.1.1 从属与萌芽期(1957—1984年)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功能[13-17]。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而言,较早出现在国际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是Karvonen于1957年发表的《健身对心率的影响:一个纵向研究》。该文阐释了体育运动对健康成年人心率变异性的改善功效,以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18],是较早地从生物医学角度研究体育运动作用的文献。而后,体育运动影响骨骼发育、呼吸系统和肌肉组织等方面的研究相继问世[19-21],并发表于国际期刊。与此同时,Borg 等在1982年通过对比不同体型和不同健康水平的成年人在不同运动强度下肌肉耐力变化的情况,得出3个结论:中高强度的运动负荷能增加健身者血清tPA的活性;对于男性而言,傍晚进行体育健身的效果更佳;规律的体育运动可降低健康成年人的冠心病发病率等[15]。Baecke等在1982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学习任务或工作量是制约人们参与体育健身的一个重要因素[22]。从文献被引频次和中心性数值而言,Borg等[6]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体育运动对人的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是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
这一阶段关于体育健身作用的研究主要与医学和社会学相关,并且有关研究显示了体育运动在促进个人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1.2 确立与初探期(1985—1999年)
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作用日益凸显,关于体育健身作用的研究在国际学术领域逐渐由从属于“体育运动”概念外延研究发展形成了单独的研究方向。
“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和“体育健身”是不同的概念,然而,这些概念常被国际学术界混淆使用。Caspersen等[7]于1985年对以上3个概念进行了界定:1)体育活动是由骨骼肌产生的任何身体活动,会产生可测量的能量消耗,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活动具有运动性、休闲性等;2)体育锻炼是重复性的一种体育活动,它以改善或维持身体健康为阶段目标或最终目标;3)体育健身是一组与体质健康或运动技能相关的同一属性动作集合,这些动作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与评估。该文对“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和“体育健身”进行了概念内涵的界定,是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早期研究中较重要的理论。
20世纪末,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作用被人们普遍认知,有关此类的研究也历久常新。有学者[9]从预防医学角度研究了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作用,并在成年人死亡危险性评估报告中提出,体育运动不足者的心血管、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此后的几年中,有学者在体育运动的健康促进策略研究中逐渐转向了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例如:Russell等[10]认为,公共卫生事件是公共场所发生的影响人的健康的事件,加强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助于預防传染性病毒疫情。上述2篇论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随着统计学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学者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原理分析人的行为。例如:Cohen等[8]将统计学运用到行为科学研究领域,出版了《行为科学的统计学分析》一书,该书在样本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同年,Cohen等[23]的《统计能力分析:一个计算机程序》出版。上述2本图书较早地将统计学应用于行为科学研究领域,为体育健身方面的实证研究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受到了运动心理学、体育行为学、体育健身研究者的关注。
这一阶段尽管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受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其他学科的影响,但关于体育健身的本质、作用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更为多见。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而言,1985—1999年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实现了质变与量变的统一,身体运动功能研究成为促进人的身体发育、提高体能和改善体质健康的一个研究领域。
2.1.3 发展与繁盛期(2000—2016年)
从2000年开始,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等方向的许多科研团队对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作用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基于控制运动强度的体育健身方案[24],提出了老年人长期参与体育运动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病率[12,25]。
随着心理学、社会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范畴日益扩大,研究者对于体育健身的心理学机制、社会学机制展开了深入探讨。1)自我决定理论是关于人的行为自我决定的动机理论,强调个人行为的自主性、行为选择的自由性、行为方式的自控性[11],解释人的需求与自我决定行为的本质,厘清“什么是行为目标”和“为什么要达成目标”这两大问题[26]。自我决定理论作为体育健身行为的心理机制成为一些学者研究的重点。有一项针对加拿大和希腊青少年学生的研究[27]表明,青少年亲睐于通过体育健身获得满足感和专注体验,通过行使体育健身权利来实现体育运动承诺。该研究揭示了:满足个体的主观需求可以使其产生积极的自我;而如果被试的体育健身主观性需求受到限制,则会引发个体不适感,从而产生负向情绪,甚至会加速产生心理疲劳[28]。2)有研究显示,一些社会学研究者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特殊的促进人的社会适应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提到: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善状态[29]。而体育健身是个人的一种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结合,与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成年人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社会适应就越好[30]。而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殊性的支持,例如,朋辈的支持。成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源自朋辈的支持,则更能激发其体育健身的热情,减少其对体育健身的消极情绪[31]。这种社会支持对人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有益[32]。而未成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时,源自父母的支持则会使其更积极地参与体育健身[33]。以上体现了在“体育健身”方面研究的繁盛期学术界的研究主题。
2.2 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热点分析
研究热点指数量较多且内在关联的文献群所形成的焦点问题,而某一研究领域在某一时间段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可体现出该研究领域在该时间段的热点问题。文献计量学理论认为,Cite SpaceⅢ中的Modularity Q和Silhouette 可体现主题聚类形成的研究热点:Modularity Q指标在0~1区间,其值越接近1,则代表该主题聚类效果越好,主题聚类的论文研究内容的关联性越紧密;Silhouette指标在-1~1区间,其值越接近于1,说明聚类后的主题涵盖的论文内容更加相近[34]。
本研究测得Modularity Q=0.803 9,Silhouette=0.620 1,說明本主题聚类具有合理性。对共引文献标题、主题词、关键词等进行聚类排序,获得485个网络节点及2 231条连接线,以及13个主题聚类高密度集群。使用mutual information计量法获得核心词,这些词聚焦了关于体育健身研究的3个方向:体育测量、运动干预与效果,并且主要集中在6大热点主题中。包括:体育测量工具的研制、运动处方、体育健身计划、认知发展、情感获益、身体自尊。这些热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体育健身”方面研究的主要问题。
2.2.1 测量工具的研制
研究体育健身的心理机制旨在促进和调节体育健身行为,需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测量工具[7]。研制心理测量工具,有益于加深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认识,有益于对体育健身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运动处方和体育健身计划,以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19]。
大量心理测量工具的研制为体育健身领域研究的开展发挥了辅助作用。1)Bassett采用加速度计、多轴运动传感器等工具对体育健身中的能量消耗进行了实时监测[35],并对体育健身的监测指标进行了可行性评估,为体育健身监测仪器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2)Craig通过对12个国家的调研,形成了《国际体育健身活动量表》(IPAQ)[36],为后续研究者评估成年人体育健康水平提供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测量工具。如今,IPAQ已被修改和翻译为中文版,并被中国学者广泛使用[37]。3)老年人是“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Folstein等[38]针对65岁以上人群研制了《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MMSE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可为老年人智力测验和诊断提供测量工具。Kinugasa等[39]还研制了《老年人社区体育健身量表》,使得老年人身体运动功能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
2.2.2 体育健身干预
体育健身干预即制定实用性、实效性强的干预策略以促进个人体育健身行为。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而言,该研究方向包括2大热点主题:运动处方和体育健身计划。
1)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根据医学检测结果,根据体育健身者的健康状况、体能及心血管功能,用处方的形式选择体育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是指导体育健身者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科学地健身的一种方法。Karvonen等[18]和Blair等[9]分别从生物医学和预防医学的角度探讨了体育运动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的积极作用,Paffenbarger等[40]从流行病学角度,通过对受试的45~84岁男性的身体运动功能的3次跨年度调查发现,适度的体育运动可降低中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率。以上这些研究对科学制定运动处方具有启示意义。当前,已有大量关于运动处方的研究问世,例如:针对高血压、克罗恩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制定的运动处方。这些研究成果为针对特殊人群制定运动处方提供了参考,从医学、训练学角度解释了“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运动处方受到体育健身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2)体育健身计划。体育健身计划是将体育健身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具体化。有研究者在探讨体育健身计划的形成机制时认为,自我效能与体育健身计划密切相关,高效能感的人更易克服困难而形成体育健身计划、制定克服困难的体育健身计划。尤其在“体育健身行为决定后至行动前”的阶段,高效能感能促使个人制定详细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体育健身计划实施的重要因素[41]。另有一项研究表明,体育健身计划对体育健身行为具有预设效应,而且,体育健身计划还是体育健身意向和体育健身行为间的一个中介变量[42]。体育健身计划是为实现体育健身行为而建立的行为模拟,它有益于个人形成对体育健身目标的认知,有助于激发个人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43]。
2.2.3 体育健身的作用
体育健身的作用即研究体育健身的作用机制,旨在为掌握体育健身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使个人在体育健身中获得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而言,该研究方向涵盖了3个热点主题:认知发展、情感获益、身体自尊。
1)认知发展。随着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有所进展,体育健身对人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讨论,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水平,对其情绪及行为有着决定性作用,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44]。有一项临床试验表明,长期参与体育运动能改善情绪、自我意识及认知水平,促进心理健康[45],例如:Dustman等[46]比较被试在体育健身时的注意瞬脱、时间知觉、空间知觉等认知过程中的神经网络特征和脑空间,构建了知觉动作技能认知加工理论模型,得出了结论:长期参加体育运动的男性有较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潜伏期、较强的中枢抑制作用、较好的认知表现和视觉灵敏度。
2)情感获益。情感是个人应对生活事件时所持的一种情绪态度[47]。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被运用于体育健身研究中,“体育健身的心理效益”受到广泛地讨论,“体育健身可以使人的情感获益”成为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1)对于老年人,体育健身与积极情绪正相关,经常参加体育健身不仅可以缓解消极情绪,还可以使老年人的情感获益,并使其认知活力增强[48]。美国某健康组织提出:老年人应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其运动处方应包含有氧运动、肌肉强化练习和灵活性练习等[49]。2)有研究[50]显示,在3~5周岁的男童中,超重男童日间运动活跃度明显低于非超重男童,该年龄段男童在日间缺乏运动是导致其体质量增加的一个因素[50];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参加60 min以上、中度或剧烈的、愉悦身心的体育活动,有益于其积极情感的激发和身心健康[51];对于青少年而言,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对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52];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运动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表達、皆具有积极作用[53]。
3)身体自尊。身体自尊是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身体运动功能的自我评价,对体型和体质健康的自我评价等。有一项研究[54]表明,体育运动的持续时间和运动量能够体现个人的身体自尊水平,通常情况下,有体育运动习惯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身体自尊水平,体育运动是改善个人身体自尊的有效干预方式[54]。由于身体自尊与人格自尊在心理变化上具有同向性,因此,探讨身体自尊对分析人的体育健身心理机制及体育健身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束语
本研究在文献计量学理论基础上,量化分析了1957—2016年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时间演化阶段和研究热点,得出如下结论。
1)1957—2016年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从属与萌芽期、确立与初探期、发展与繁盛期,其研究历程遵循了研究成果从少至多、研究方法从简到繁、研究现象由表及里的规律。随着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方法在体育学研究中的运用,以及体育学与社会学、医学、生理学、统计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关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呈现理论多元化的特点。
2)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体育健身的行为机制、心理机制和作用机制展开多领域、多视角的研究,阐释了“如何形成体育健身行为”“如何科学评估身体运动功能”“体育健身有何作用”3大核心问题,包括3个研究方向(体育测量、体育健身干预、体育健身的作用),6个热点问题(体育测量工具的研制、运动处方、体育健身计划、认知发展、情感获益、身体自尊)。这些研究热点与医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相关,体现了“体育健身”方面研究论文内容的主题。
从“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时间脉络和研究热点可知,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薄弱方面,例如:系列性研究缺乏、纵向研究不足。尽管本研究从量化的角度揭示了“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但是,对“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的系统性综述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国的“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要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从某一视角深入地、系统性地进行研究。同时,要加强“体育健身”方面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志荣,张春甫,周学荣. 江苏省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 体育科学,2005,25(2):64.
[2]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 (2014-10-20)[2019-04-01]. http://www.gov.cn/xinwen/2014-10/20/content_2767791.htm.
[3] 董宝林,张欢,蔡玉军. 国外竞技体育相关研究的发展探骊[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4):354.
[4] 姜春林. 普赖斯与科学计量学[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9):20.
[5] 孟连生. 文献计量学与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54-70.
[6] BORG G A V, SKINNER J S. Dynamic strength and muscular endurance in young men differing in body size and the level and type of physical activity[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1982, 14(2): 146.
[7] CASPERSEN C J, POWELL K E, CHRISTENSON G M.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J]. Public Health Reports, 1985, 100(2): 126.
[8] COHEN J.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8: 45-80.
[9] BLAIR S N, KOHL H W, PAFFENBARGER R S, et al. Physical fitnes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of healthy men and women[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89, 262(17): 2395.
[10] RUSSELL P R, PRATT M, BLAIR SN,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995, 273(6): 402.
[11] DECI E L,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5: 35-89.
[12] HASKELL W L, LEE I M, PATE R R,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updated recommendation for adults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7, 39(8): 1423.
[13] 陈永军. 孔子和柏拉图体育思想的比较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4):10.
[14]马德浩. 体育的哲学内涵:基于尼采哲学的探究[J]. 体育科学,2010,30(11):86.
[15] 張加林.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比较研究[D]. 太原:中北大学,2014.
[16] 聂啸虎. 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浅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6(1):22.
[17] 雷美玲,唐永干. 亚里士多德体育思想之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5):158.
[18] KARVONEN M J, KENTALA E, MUSTALA O. The effects of training on heart rate: a longitudinal study[J]. Annales Medicinae Experimentalis Et Biologiae Fenniae, 1957, 35(3): 307.
[19] WILLIAMS J G P. Medical aspec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fitness[J]. Medical Aspects of Sport and Physical Fitness, 1965, 32(1): 46.
[20] DUBS R. Sport fitness and ENT diseases [J]. Schweizerische Zeitschrift Für Sportmedizin, 1968, 16(2): 74.
[21] DAVIES K J A, QUINTANILHA A T, BROOLS G A, et al. Free radicals and tissue damage produced by exercise [J]. Biochemical & Biophysi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1982, 107:4(4): 1198.
[22] BAECKE J A H, BUREMA J, FRIJTERS J E R. A short questionnair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abitual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82, 36(4): 936.
[23] COHEN J, BORENSTEIN M.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a computer program[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8: 46-93.
[24] AINSWORTH B. Compendium of physical activities:an update of activity code and MET intensities[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00, 32(9): 498.
[25] TANAKA H, DINENNO F A, MONAHAN K D, et al. Aging, habitual exercise, and dynamic arterial compliance circulation[J]. Circulation, 2000, 102(11): 1270.
[26] DECI E L, RYAN R M.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J]. Psychological Inqui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2000, 11(4): 227.
[27] VLACHOPOULOS S P, MICHAILIDOU S.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a measure of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in exercise: th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in exercise scale[J]. 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 2006, 10(3): 179.
[28] ADIE J W, DUDA J L, NTOUMANIS N. Autonomy support,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nd the optimal functioning of adult male and female sport participants: a test of basic needs theory[J]. Motivation & Emotion, 2008, 32(3): 189.
[2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eamb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no. 2[M]. New York: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46: 100.
[30] SARASON I G, SARASON B R, PIERCE G R, et al. 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increasing blood dona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21(11): 896.
[31] HAGGER M S. The processes by which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in physical education promotes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a trans-contextual model[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3, 95(4): 784.
[32] ALFANO C A, GINSBURG G S, KINGERY J N. Sleep-related problem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07, 46(2): 224.
[33] KIM D, SUBRAMANIAN S V, KAWACHI I. Social capital and physical health[M]. New York: Social Capital and Health, 2008: 139-190.
[34] 卫军朝,蔚海燕. 基于CiteSpaceII的数字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J]. 圖书馆杂志,2011,30(4):70.
[35] BASSETT D R, AINSWORTH B E, SWARTZ A M, et al. Validity of four motion sensors in measuring moderate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0, 32(9): 471.
[36] CRAIG C L, MARSHALL A L, MICHAEL S, et al.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12-countr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3, 35(8): 1381.
[37] 彭云志. 大学生休闲活动态度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8):89.
[38] FOLSTEIN M F, FOLSTEIN S E, MCHUGH P R. “Mini-mental state”:a practical method for grading the cognitive state of patients for the clinician[J].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1975, 12(1): 189.
[39] KINUGASA T, NAGASAKI H.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motor fitness scale for older adults in the community[J]. Aging, 1998, 10(4): 295.
[40] PAFFENBARGER R S, HYDE R T, WING A L,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changes in physical-activity level and other lifestyle characteristics with mortality among men[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3, 328(8): 538.
[41] SCHWARZER R. Modeling health behavior change:how to predict and modify the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ealth behaviors[J]. Applied Psychology, 2008, 57(1): 1.
[42] MANNETTI L, PIERRO A, HIGGINS E T, et al. Maintaining physical exercise:how locomotion mode moderates the full attitude-intention-behavior relation[J]. Basic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12, 34(4): 295.
[43] MUMMERY W K, SPENCE J C, HUDEC J C. Understanding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 in canadian school children and youth: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 2000, 71(2): 116.
[44] BANDURA 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85: 57-103.
[45] TOMPOROWSKI P D, ELLIS N R. Effects of exercise on cognitive processes: a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6, 99(3): 338.
[46] DUSTMAN R E, EMMERSON R, SHEARER D. Physical activity, age, and cognitive-neuropsychological function [J]. Journal of Aging & Physical Activity, 1994, 2(2): 143.
[47] SUH E, DIENER E, OISHI S, et al. The shifting basis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 across cultures: emotions versus norm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4(2): 482.
[48] CHODZKO-ZAJKO W J, PROCTOR D N, FIATARONE S M A, et al.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older adults[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9, 41(7): 1510.
[49] CHODZKO-ZAJKO W J.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in old age: the role of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9, 41(7): 992.
[50] TROST S G, SIRARD J R, DOWDA M,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in overweight and non-overweight pre-school children[J].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2, 27(5): 834.
[51] STRONG W B, MALINA R M, BLIMKIE C J R, et al. Evidence based physical activity for school-age youth[J].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5, 146(6): 732.
[52] SALMON P.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sensitivity to stress: a unifying theory[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1, 21(1): 33.
[53] BANDURA A.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M].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7-94.
[54] LEGRAND F D. Effects of exercise on physical self-concept, global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in women of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with elevated depressive symptoms[J].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14, 36(4):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