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怡
摘 要:绿色能源、绿色出行、绿色服务早已成为耳熟能详的话语,也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简称“两山论”)是我国经济发展由工业化生产为主导向绿色化生产为主导转型的“引火索”,是环境污染、环境破坏向环境治理、环境保护迈进的“推动器”,是污水雾霾向碧海蓝天转变的“清洁剂”。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对中国特色绿色道路发展发挥前进向导的作用,同时为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丰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两山论”;绿色发展;全面小康;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7-0105-02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简称“两山论”)是在习近平同志于浙江省执政之时。这一新发展理念的产生基于浙江省当时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不共融的局面,例如,2005年浙江省连续发生的东阳画水、长兴天能等环境污染事件。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乃至健康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习近平同志从环境保护关乎人民福祉的角度出发,最早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维理念。
一、习近平“两山论”的基本内涵
(一)三阶段理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的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对“两山”重要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提升,并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非常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两者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达成辩证统一的认识观,亦即三阶段理论。第一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突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人与自然本是和谐共生的共同体。第二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1]。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等重要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无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论持续不断地传颂出来,可见生态环境保护之重要。
(二)生态哲学思维
实现人类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促进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维系人类的存在做出应有贡献。在与时俱进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都本质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定。因此,人类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获得解放,不仅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而且意味着人对自然的掠夺关系的瓦解。”[2]也即是说,人类解放与自然守护本质上是同一个过程。习近平的“两山论”致力于人同自然界共生和谐的生存与发展模式,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论视阈强调了建设生态文明、协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目标和意义,指出“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在马克思的思想视域中,资本作为现代存在论的规定才是“自然异化”的真实根源,生活在工业文明盛行时代下的人类,在深知自身在资本生产方式的规定中劳动成为异化劳动的现实处境下,也深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事业之迫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维持人类生存、守护自然永续的关键因素,这才是中国特色绿色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习近平“两山论”的时代价值
(一)国家层面: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两山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的“两山论”正是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共同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剖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概念:“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講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4]习近平的“两山论”好比一个天平,绿水青山代表的是绿色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的稳定经济,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要平衡天平的两端。这意味着要让绿色环境和稳定经济协同发展,努力实现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生态环境应从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实施绿色生产方式,健全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最终达到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共赢为目的[5],这是发展的平衡性。全面实现小康,必须形成生态约束机制倒逼企业和产业升级,不能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旧路;同时,“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社会经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变化,投入精力改善环境民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发展的协调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以“两山论”重要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一宏伟目标。只有实现绿色环境和稳定经济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发展、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这不仅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地践行于中国特色绿色发展道路并发挥出其内涵的重大意义,而且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基础。
(二)国际层面: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习近平2019年4月28日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6]。“两山论”的作用旨在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国各地兴起狠抓经济之风,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的宣传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可同我们共生共存的生态自然却被无情忽视。习近平同志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经过多年的绿色低碳环保政策的开展、人们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让华夏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们相信美丽中国梦离我们不再遥远。曾有报道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仅2018年,中国的新建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增长率就达30%,这个数字比36个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总和还要多。2019年12月,奥地利《信使报》大篇幅介绍了中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成就。文章称: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术先驱,在环保目标上也已经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中国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正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探索走绿色发展之路。中国成功地走出一条造福于占全球20%人口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提供了良好借鉴。
三、结论
“两山论”着重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实则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共享发展为目标。“两山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事实上与马克思主义根本宗旨即实现“人类自由解放”“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7]。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不仅是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人类长久生存而守护自然永续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努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应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竭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86-187.
[2] 罗骞.面对存在与超越实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闡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86.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91.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78-390.
[5] 余洪,王太明.益阳市文化生态园产业集群发展体系研究[J].城市学刊,2019,(1):77-80.
[6] 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4.
[7] 王太明,卜红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维度[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