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靖恩 曾雪琦
摘要:农业供应链金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精准扶贫也有着重要意义。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广东省恩平市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扶贫的主导产业,建立马铃薯脱贫基地,以“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打造马铃薯供应链,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现主要分析了恩平市马铃薯产业扶贫现状与政策支持,针对供应链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宏观环境;微观主体两大优势路径,以提高贫困户再生的能力。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造血式”扶贫;多主体合作
中图分类号:F4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7-0038-03
我国的贫困人口多分布在农村地区,金融资源少、扶贫难度大,财政扶贫作为“输血式”扶贫,难以解决贫困户自主脱贫,因此农村金融扶贫是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脱贫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恩平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郊,截止2020年4月1日,恩平总贫困人数和农村贫困人数在江门六个地区排第三和第二,贫困人口较多。恩平市政府选择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市扶贫的主导产业,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恩平土地资源丰富,冬季气候温暖,适宜秋冬季进行马铃薯大范围播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二是恩平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农户拥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三是恩平马铃薯的高品质让恩平成为农业部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县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恩平政府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打造马铃薯供应链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
一、扶贫现状
恩平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郊、珠江三角洲西南端,濒临南海,是粤中粤西地区交汇处,是珠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山水名市。恩平全市总面积1 698平方公里,总人口五十多万人,其中有856户贫困户,共计2 816人。2016年至今,恩平市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实施多个农业产业扶贫项目,马铃薯产业是恩平全市扶贫的主导产业。
恩平市冬种马铃薯秋季播种,第二年收获的特点极具优势,可以使马铃薯错峰上市,减少竞争并获得较高的价格。恩平市结合马铃薯种植的优势及特色,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如今,恩平市马铃薯的种植已遍布全市的11个镇(街),2019年,恩平全市有75户贫困户参与马铃薯种植,种植面积达280亩。330名精准扶贫对象通过季节性就业增加了收入。28户入股马铃薯脱贫示范基地的贫困户,每户获得分红4 800元,马铃薯产业成为恩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二、政策支持
(一)帮扶财政资金
2017年至2019年,恩平市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6 788万元,实施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和资产收益项目26个,扶持带动120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456户贫困户受惠,累计增收一百五十多万元,恩平市成为江门三区四市内首个实现镇(街)扶贫产业全覆盖的市(区)。为将马铃薯产业打造全市扶贫主导产业,恩平市投入二十万元扶贫资金,建立面积达56亩的马铃薯脱贫示范基地,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
(二)政策性马铃薯种植保险
2013年10月,广东省农业厅等部门正式将马铃薯纳入广东政策性涉农保险补充项目。同年11月,江门市出台《江门市政策性涉农保险补充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率先在恩平试点马铃薯种植保险,马铃薯保险金额为1 000元/亩,保险费率为5%,即50元/亩/造,投保人只需承担20%,当地的马铃薯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均可投保。2018年起,广东省政策性马铃薯种植保险的保额从1 000元/亩/造提高到1 200元/亩/造。2019年,恩平政策性马铃薯种植保险的参保户数达319户,投保面积为8 384.5亩,覆盖率达41.7%,各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共计400 488元。
(三)农业“政银保”
“政银保”以财政投入资金作为扶持专项资金,以银行金融资本为基础,以保险公司的保证保险为保障,运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进而促进银行等金融主体向缺乏充足抵押物的个人或小微企业授信贷款的金融创新模式。2014年,“政银保”被率先引入江门农业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恩平市深入开展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试点工作,发动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等申请“政银保”资金扶持,扩大生产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19年3月,恩平全市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项目放贷突破2 000万元。
三、扶贫模式
上图是目前推行的供应链扶贫模式,恩平市牛江镇以“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立56亩的马铃薯脱贫示范基地,打造马铃薯供应链。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28户入股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4 800元,2019年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1万亩,吸纳劳动力3 000多人。
政府投入20万元扶贫资金建立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贫困户可以通过入股基地获得分红,有意愿和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可以到基地种植马铃薯。政府还为贫困户提供一定的政策性薯种补贴和金融免息贷款,帮助贫困户缓解资金问题。
为稳定马鈴薯的生产,保证贫困户的收入,合作社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保价收购贫困户的马铃薯,若当年马铃薯市场价格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时,合作社将按国家政策收购,若市场价格高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时,合作社的收购价则随行就市。同时,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优质的薯苗及肥料,给予贫困户专业的马铃薯种植及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解决种植难题。
为拓宽马铃薯的销售渠道,恩平政府努力打造本地品牌,将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申请本地农产品进入中国扶贫产品交易网站,并举办一年一度的马铃薯产销对接大会,进一步打开本地农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消费市场。同时,升级冷藏技术实现延后销售,延长马铃薯市场的销售时间,加强收获调度,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错开集中上市时间,避免出现农产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的现象。
四、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活力不足
马铃薯产业作为扶贫的主导产业,虽政府推出相关的政策支持,但金融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缓解资金问题上的重要作用,缺少针对性的农业贷款产品。马铃薯是恩平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广,且种植户多为普通农户或贫困户,融资需求较大。将马铃薯的种植现状与种植户的融资需求结合,设计特色的马铃薯种植贷款产品,才能更利于有限资金的流转。
(二)供应链缺少信息传播机制
合作社作为链条的核心,连接供应链上下游的主体,具有信息掌握与传播的优势,如农户、消费者的信用状况及农户所种植的马铃薯的品质等,这些信息都可成为供应链再生产、再销售时的合作依据及标准,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但龙头合作社未能利用其优势建立供应链的信息传播机制,为供应链的其他主体传递有效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供应链的发展。
(三)供应链金融尚未发挥作用
供应链金融是我国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马铃薯供应链由龙头合作社带动发展,再加上政府的支持,倘若以强带弱,将链上各主体进行信用捆绑,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进一步扩大供应链规模。但马铃薯供应链各主体在信贷问题上仍较为独立,贫困户的可抵押物少,信贷能力弱,自身难以解决融资问题,供应链金融的融资优势未能体现。
(四)“造血式”供应链有待完善
“造血式”扶贫是指通过扶贫能够让贫困户拥有再生产的能力。如今,恩平政府在马铃薯供应链的生产、销售环节都给予了有效的政策支持,但政府扶持力度过大会抑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企业的功能,在资源较少的农村地区更不利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贫困户真正拥有再生产的能力,需要供应链自身发挥引导作用,带动贫困户提高生产能力,实现供应链自产自销,保证持续稳定的增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供应链由“输血式”变成“造血式”,降低贫困户返贫的可能性。
五、优化路径
(一)宏观环境
我国致力于乡村产业振兴,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落实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但在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制度障碍。一方面,贫困户抵押物少,应在有限资产中进行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对于拥有土地经营权的贫困户,应完善我国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和产权制度的相关规定,避免出现土地多次抵押的不良贷款,进一步降低贫困户信用等级。另一方面,由于配套政策和设施不够完善,部分村落内交通较落后,交通工具少,不利于贫困户对外交流,而金融机构又缺少经验和贫困户的信任,不利于金融产品的推广和落实。
在金融信息的传播方面,金融机构可以与各地的地方政府合作,一是聘请对村内权威的组织机构和干部,对他们进行简易的培训来解答贫困户的问题,二是与党组织合作,带动村内的党员进行宣传,提高贫困户对金融产品的接受度。
(二)微观主体
1.龙头合作社。恩平运行的供应链模式是“龙头合作社+基地+贫困户”,龙头合作社作为供应链的核心,应完善相关运营制度,提高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吸纳贫困户入社或入链,通过减少租金、入股分红和带动上下游中小主体发展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2.金融机构。商业保险公司应推出适合恩平马铃薯的对应险种,并建立完整的理赔程序,及时有效的对受损作物进行评估和赔偿,便于农户下一轮的农业生产。银行方面,在完善了信息传播和信用绑定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恩平马铃薯产业订单农业的特点,采用应收账款来创新金融产品。保险公司还可以与银行共同合作,在农业政银保的基础上延伸创新金融产品,扩大政银保的保障范围。
3.多主体合作。“多级担保模式”即贫困户信用与多个主体链接,不再单一的捆绑在龙头企业上,而是通过设立两个基本的担保层级。一是与政府合作,采用“多对一”将贫困户根据村落的分布按村对接到扶贫办的具体负责人,负责人通过抵押部分的资金来提高贫困户的信用。二是依附政府设立的马铃薯扶贫基地或工作的生产合作社,借助基地、合作社的资产作抵押物提高信用。在两个基本担保层级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地情况如村内设立的一些权威性的组织为依据增加层级。设立对接机制方便进行统一管理,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和落实。信用等级的提升帮助贫困户从银行获得贷款,多个层级的担保降低了单个担保人的风险,也加强了对于贫困户资金流向、生产活动的监管力度,多个主体的协同合作提高工作的精准程度,加快恩平市脱贫进程。
参考文献:
[1] 裴 光.产融结合支持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N].金融时报,2019-08-12(10).
[2] 雷 曜.农村金融发展与金融扶贫工作思考与展望[J].金融与经济,2016(9):13-17.
[3] 宋旭刚,胥鸿浪.马铃薯产业扶贫新路径——供应链金融模式[J].宁夏农林科技,2019(3):49-52.
[4] 王劲屹.农地流转运行机制、绩效与逻辑研究——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公共管理学报,2019(1):138-152+175-176.
[5] 吴 比,张灿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需求[J].農村金融研究,2017(12):40-41.
[6] 章 新,赵慧峰,杜 娟.农业供应链信贷在农超对接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2(4):91-93.
[责任编辑:王功巧]
收稿日期: 2020-05-06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X2017011);2019年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资金(S201911349065);2020年“攀登计划”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pdjh2020b0611)
作者简介: 阮靖恩(1998- ),女,广东江门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学;曾雪琦(1999- ),女,广东韶关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