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清
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00
随着桥梁技术的发展与革新,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具备施工简便、跨度大、结构轻巧、外形美观等优点[1],近些年越来越受欢迎,在实际应用中也越来越多。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时将普通混凝土灌入钢管骨架中,由于钢管对混凝土的径向约束使其三向受压,从而显著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使用性能。
钢管混凝土拱桥属于超静定体系结构,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十分复杂,温度的高低会引起混凝土和钢管不同程度的膨胀与收缩,从而产生温度应力[2-3]。同时,钢管混凝土拱桥因其材料特性、截面构造和施工工艺等参数与其他桥梁结构不同,从而导致其温度变化规律的确定方法也略有不同[4-5]。
本文以某三拱肋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开展温度效应研究,通过对温度效应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钢管混凝土拱桥纵梁应力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
某大桥跨越一条大河,交叉桩号K42+078,交叉角度为100°。大河规划通航等级为Ⅲ级,通航净高10 m,净宽60 m。全桥布跨为11 30.0 m+103.6 m+12 30.0 m,主桥桥型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采用一孔跨越大河。大桥立面如图1所示。
图1 大桥立面
在纵梁中布置应力传感器,通过应力传感器监测纵梁应力变化,掌握纵梁应力状态。由于纵梁为超静定结构,混凝土受温度影响能够产生次内力,因此需要根据测试温度进行应力的折算。为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纵梁温度对受力状态的影响,在纵梁断面的上下两面(向阳面与背阳面)各布置应力传感器,采用自动化监控技术,实时采集温度及应力数据,并及时分析处理。纵梁应力在受温度效应影响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为准确掌握纵梁应力的变化情况,全桥每根纵梁选取1/4跨(3/4跨)、1/2跨3个应力监测断面,每个断面分别布置上下(向阳面、背阳面)2个测点。监测断面如图2所示,监测剖面如图3所示。
图2 应力监测断面布置
图3 应力监测剖面布置(1#为向阳面、2#为背阳面)
应力自动化实时监测适用于全过程施工监控中,但温度效应影响应选取无施工工况的时期进行分析,故应选取其中工况少、相对稳定且外界干扰因素少时的1~3 d内的数据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结构温度对结构产生的次应力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对数据需进行实时采集。在现场测试时,采用结构安全监控系统对纵梁温度及应力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具有传输距离广、穿透性强、信号稳定性好及待机时间长等特点,同时集多类型传感型设备、数据采集节点、数据无线传输节点、信号中继节点及数据分析处理节点于一体,可实现多类型数据无线实时采集和传输(图4)。
图4 现场传感器埋设
2.3.1 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
选取1/4跨断面中一个中纵梁及一个边纵梁上、下(向阳面、背阳面)2个应力测点进行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对比分析。应力、温度时程曲线如图5所示,单点应力受温度效应影响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本节中应力为以0时数据为初始值的累计变化量,下同)。
图5 纵梁同一断面的应力、温度时程曲线
图6 单点应力受温度效应影响的变化曲线
由图6可知:一天中(从0时开始到24时结束)混凝土温度呈现先降、后升、再降趋势,最后趋于0时温度。当天中最低温度出现于7时30分左右,最高温度出现于16时左右。而混凝土应力变化与之相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最后趋于0时应力。当天中最大应力出现于7时30分左右,最小应力出现于16时左右。
此研究结果表明纵梁混凝土结构温度与应力成反比,混凝土温度升高,应力相应减小。
2.3.2 同一断面向阳、背阳面的应力差和温度差对比
选取1/4跨断面中一个中纵梁及一个边纵梁上、下(向阳面、背阳面)2个应力测点进行应力差和温度差的对比分析。应力、温度时程云图如图7所示,向阳面、背阳面的应力差与温度差对比如图8所示。
图7 应力、温度时程云图
图8 向阳面、背阳面的应力差与温度差对比
由图8可知:应力受温度梯度的影响较大。在一天中(从0时开始到24时结束)夜间无阳光照射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温度差逐渐增大,此时背阳面温度高于向阳面温度。在7时30分左右,太阳出现,阳光照射后,向阳面混凝土结构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差逐渐减小。在10时左右,温度差趋于0 K。此时向阳面结构温度受太阳直射的影响,温度逐渐升高,而背阳面温度增长缓慢,温度差逐渐增大,此时向阳面温度高于背阳面温度。14时左右,温度差达到最高,之后逐渐开始减小,一直到24时,温度差趋于0 K。
而应力差趋势与温度差趋势相反。夜间无阳光时,应力差逐渐增大,此时向阳面应力大于背阳面应力。在7时30分左右,应力差逐渐减小,一直到10时左右,应力差趋于0。之后应力差呈增大趋势,此时背阳面应力大于向阳面应力。14时左右,应力差逐渐减小,一直到24时,应力差趋于0。
此研究结果表明,纵梁混凝土结构受温度影响较大。当向阳面温度高于背阳面温度时,相应的应力小于背阳面应力;反之,当向阳面温度低于背阳面温度时,相应的应力大于背阳面应力,且温度差与应力差呈相反趋势。
2.3.3 不同断面相同位置向阳、背阳面应力与温度对比
选取1/4跨断面中纵梁及1/2跨断面中纵梁同一部位(向阳面、背阳面)应力测点进行应力与温度对比分析。不同断面同一位置的应力对比如图9所示,不同断面同一位置的温度对比如图10所示。
图9 不同断面同一位置测点应力对比
图10 不同断面同一位置测点温度对比
由图9、图10可知:一天中(从0时开始到24时结束)向阳面应力与温度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当温度升高时,应力减小,且变化幅度基本保持一致。背阳面应力及温度变化整体趋势基本吻合。当温度升高时,应力减小,但趋势幅度却有相应差别;在12时后,边跨处温度降温较快,温度趋势幅度相比于中跨处较大,相应的应力变化趋势幅度也比中跨处较大。
拱肋作为桥梁的主要受力结构,其受力状态关系到桥梁的整体安全,分析温度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拱肋1/4跨、1/2跨作为应力监测关键位置。1/4跨拱肋钢管顶、底缘、腹板各布置1个测点,每榀拱肋合计4个测点。1/2跨顶、底缘、腹板各布置1个测点,每榀拱肋合计2个测点。拱肋应力断面布置见图2,1/4跨、1/2跨断面应力测点布置如图11所示。
图11 拱肋应力测点布置断面
选取1~2 d的拱肋弦管应力时程数据进行分析,并且以当天0时数据作为初始值,以观察拱肋弦管应力随时间的变化量。
拱肋的应力、温度时程曲线如图12、图13所示。
图12 同一断面的拱肋应力、温度时程曲线
图13 不同断面的拱肋应力、温度时程曲线
3.2.1 同一断面上下弦管应力的温度影响分析
由图12可得出:
1)拱肋1/4跨断面的上弦管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升温时上弦管应力呈现受压状态;而下弦管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升温时下弦管应力呈现受拉趋势。
2)拱肋1/2跨断面的上弦管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即升温时上弦管应力呈现受拉趋势;而下弦管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升温时下弦管应力呈现受压状态。
综上分析,拱肋温度变化时,同一断面上下弦管应力变化规律相反,表明拱肋在受温度影响时会产生弯矩。
3.2.2 不同断面相同位置应力与温度对比分析
由图13可得出:
1)拱肋1/4跨和1/2跨断面上下弦管的温度基本一致,不同断面的相同测点位置的温度差较小。
2)拱肋1/4跨和1/2跨断面的上下弦管应力随温度的变化呈现反对称趋势。
综上分析,拱肋温度变化时,1/4跨和1/2跨位置的拱肋弯矩方向呈反对称,即一处为正弯矩,另一处为负弯矩,表明拱肋在受温度变化影响时,1/4跨和1/2跨会分别产生正、负弯矩,在1/4跨至1/2跨之间会出现弯矩0点。
通过分析研究温度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纵梁、拱肋应力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结论:
1)纵梁应力变化与温度变化成反比,温度升高时应力减小。
2)纵梁应力受混凝土顶底面温度差影响相对较大,因混凝土向阳、背阳面温度梯度的影响,纵梁会产生一定的弯矩,从而造成顶底部产生较大的应力差。
3)拱肋在受温度变化影响时,同样会产生弯矩。
4)拱肋受温度变化影响时,1/4跨和1/2跨位置的拱肋应力变化规律呈反对称,表明1/4跨和1/2跨会分别产生正、负弯矩,在1/4跨至1/2跨之间会出现弯矩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