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命军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35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桥梁建设如火如荼,由此引发的问题也很多。为保证桥梁安全,从现场试验到理论探索,学者们纷纷对桥梁系统展开了研究,得出了相应的规律及结论[1-4]。
现有研究桥梁体系的方法可分为4类:数值分析法、离散模型法、解析法、试验法。其中数值分析法更能直观反映桥梁系统的受力状态[5-7]。霍元坤[8]采用Ansys软件模拟冻土区桥梁桩基的振动响应,分析了机车动载对桥梁系统位移及应力的影响,并评价了机车动载对冻土区桥梁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尽管现阶段关于桥梁系统的研究很多,但关于桥梁系统的动力响应研究尚有欠缺[9-12]。机车荷载对桥板、盖梁、桥墩及桩基的影响不同。本文以河南某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分析法对桥梁系统进行分析,并得出机车动载对桥梁系统的影响。
开兰特大桥位于开封至兰考段内,桥址范围内地势较平坦,所经之处大部分为房屋、沟渠、乡间道路、田地和鱼塘。区间横跨西干渠、连霍高速公路金明大道、黄汴河等多条道路、河流。
本文对开兰大桥跨越河流工况进行简化,将大桥模型简化成桥面-桥墩-盖梁-桩系统。开兰特大桥连续梁下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圆端实体桥墩,上部为连续箱梁,最大跨单侧由18个节段组成,其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桥梁位置(单位:m)
机车荷载的确定大多采用经验分析法和试验法。其中,经验分析法是在各国机车动载的基础上进行线性回代,从而总结出经验公式。本文利用Matlab软件模拟机车分别以速度V=150、220、300 km/h行驶时的机车荷载,其时程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竖向机车动载的时程曲线
模拟桩基时需要考虑弹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的接触问题。分析之前,需进行以下假定:桩材料视为弹性,不考虑混凝土自身材料特性,按均质、各向同性材料进行分析;土层按摩尔-库仑模型进行考虑,忽略其各向异性,将其视为均质、各向同性材料进行分析;模型计算时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3个假定的基础上进行建模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桥梁系统如图4所示。
图3 既有工况三维模型
图4 桥梁系统三维模型
模型建立后,借助Midas GTS的印刻功能,将指定的曲线或顶点投影到指定的面上后,基于投影的形状在面内生成线或点。当在面上划分网格时,这些印刻的线和点都会体现出来。
此外,Midas软件具有桩端及桩单元,能够准确地模拟实际中的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擦力。根据地勘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可以得知桥梁桩基周围的土层参数。
动力分析前须添加弹性边界,Midas计算软件提供用以消除振动波在模型边界处反射作用的方法,即生成弹簧单元的方法。弹簧用于定义特征值分析的岩土边界条件,通过岩土属性定义的弹性模量计算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地基反力系数,再通过软件进行特征值计算。
3.3.1 加速度衰减
通过输入地表加速度添加荷载,将计算步分为100步,时长为3 s。分3种工况进行模拟分析,当机车速度V为150 km/h时,其桥梁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如图5(a)所示;当机车速度V为220 km/h时,其桥梁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如图5(b)所示;当机车速度V为300 km/h时,其桥梁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如图5(c)所示(均取第51计算步为研究对象,此时机车行驶至桥中跨位置)。
图5 桥梁系统振动加速度
由图5可以发现,机车速度和桥梁系统的振动加速度成正比。当机车速度为300 km/h时,桥面振动加速度值最大,为18.3 m/s2。
进一步分析机车动载在桥梁系统中的衰减规律,统计每种速度下各个构件的振动加速度最值,从而进行研究分析。振动加速度衰减统计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振动加速度衰减示意
由图6可知,3种车速下,桥梁系统的振动加速度从上至下呈现衰减趋势。从结构体系来看,振动响应从桥板传到盖梁时衰减最大,其中机车速度为220 km/h时衰减高达70%。因此,在进行桩基防振时,此环节尤其重要。从加速值来看,当机车速度为300 km/h时,衰减比其他2种车速较平缓。
3.3.2 竖向位移规律
当机车通过时,机车对桥梁系统不仅有动力作用,也有重力作用;桥梁系统会相应出现位移响应。利用Midas计算软件得到3种车速下的竖向位移云图,如图7所示。
图7 桥梁系统竖向位移
从位移云图可知,桥板的竖向位移和机车速度成正比,且位移最值都发生在跨中位置。当车速为300 km/h时,沉降最大,为135 mm。
建模时桥板的材料设为弹性,云图竖向位移为瞬时位移。对比图7中的3个位移云图可知,机车速度越小,对应竖向位移最值范围越大,这和实际相符,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3.3.3 黏滞阻尼器的位置和参数
目前为止,黏滞阻尼器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江阴大桥、东海大桥等均采用了黏滞阻尼器,其可显著降低桥梁的振动响应。黏滞阻尼器的参数对被动控制体系的性能影响很大。根据经验,将阻尼器设在桥梁的边墩,其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阻尼器参数
为提高该桥的抗震性能,建议在墩与梁连接处均设置阻尼器,从而使桥梁体系的振动响应显著降低。
研究机车动载对桥梁系统的作用时,借助三维有限元软件,能够直观地求解出桥梁系统中各个构件的动力响应及位移响应情况,得出桥梁系统的各结构的振动特性及沉降大小,从而对大跨桥梁系统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本文以河南开兰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车动载对桥梁系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机车速度和桥梁系统的振动加速度成正比。当机车速度增大时,桥梁系统的振动加速度也相应增加。当机车速度为300 km/h时,桥面振动加速度值最大,为18.3 m/s2。振动响应从上至下逐渐减弱,其中桥板和盖梁之间的衰减最大。桥梁设计时可将桥板和盖梁分别计算,能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更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2)桥板的竖向位移和机车速度成正比,且位移最值都发生在跨中位置。当车速为300 km/h时,沉降值最大,为135 mm。因此,设计时应加大跨中位置的配筋,施工时加强跨中位置的沉降监测。
3)实际施工时,应将桩基振捣密实,避免形成空洞,使振动效应放大;此外,机车振动对桥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为了避免因振动过大产生的危害,施工时可在桥板和盖梁之间采取减振措施,从振源入手保证桥梁系统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