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有效融入

2020-08-06 15:00鲁琳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融入

鲁琳

摘 要: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我国灿烂辉煌文明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引进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致使一些传统文化正逐渐流失。为此,在中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职语文课堂;融入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备了悠久丰厚的文化底蕴,诞生了很多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培,更是他们孕育了万千炎黄子孙。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本身就具备文化科学价值。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让我们接触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化,但这其中只有中华文化才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血与肉,才是我们立足的根,是让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冲锋号。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并理清有关问题,对于当下我们研究的语文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应该从语文课堂抓起,将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进中职语文课堂中,融入这些青少年的心中并伴随他们茁壮成长,长成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人。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首先要有敏锐的眼光和丰富的知识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教育的关系,让语文课堂教育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使它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影响深远。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用质疑是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的。所以,离开了文化便无从触摸和寻觅什么传统了;同样的没有了传统,也不能称它为民族的文化了。著名的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不会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文化也是没有前途的。”于此同时,美国的英格尔斯也曾经说:“从历史发展看,现代化倾向本身就是人类传统文明的健康的继续与延伸。”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对本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但近年来,在我国的基础文化教育中,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却比较薄弱。这一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显得越发严重。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将使我们的下一代缺少应有的传统文化素养,更不利于全体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而想要让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语文课堂在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光荣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功能,对学生开展人为教育。通过语文课堂书本里描写的,感受祖国的山川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翱翔在祖国的灿烂文化下的天空中,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很多人认为对学生讲述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枯燥且不重要的,但我认为对学生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还是很重要的,且很有必要的。我认为它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科综合素质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作用。首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我们中华民族歷来是一个注重文明礼教的古老民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即便现在到了21世纪,国家社会仍然要倡导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课堂上的对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鲁迅先生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民族自豪感源自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其深层内涵的发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增加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们深入的读懂语文课本,不但可以让他们认识和了解课文中优秀传统文化所传递的生活哲思和道理,还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展现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培养同学们爱国、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拒绝崇洋媚外的糟粕思想。

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课堂学习一直以来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主要阵地。例如《离骚》将高度的艺术成就和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契合成为一体,使它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对后代影响深远。

最后,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精神的图腾,是我们民族血脉的象征和骄傲。而教育是中华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承的有效保障,它保障我们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中华儿女。因此,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应该大力融入中职语文课本,让青少年们认识和了解我们绚丽多彩,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品读先贤名圣的优秀篇章,教会他们做人的基本道德,了解美德的重要性,树立他们健康、健全的独立人格,弘扬爱国的伟大精神,让他们养成修身自省,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

语文教学形式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有效手段,不可忽视。但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融合呢,以下路径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领悟的。

1. 将传统文化融入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写作表现,是古人的一种表达语言。最早的起源来自于先秦,民众口耳相传,最后以此形成。在古代,人们多用竹简来记录文字、表达思想,而竹简制作繁复不易,于是聪慧的古人便将很多不必要之字进行删减,使其也能表达完整意思。文言文讲究对仗、押韵,并且还要精简。让人读来耐人寻味,定要仔细研读,细心琢磨,才能感受其中的精妙意味。将文言文融入中职语文课堂,能让接触很多白话文的中职学生感觉焕然一新,被我国古代文字语言散发的魅力所吸引。

2. 将传统文化融入唐诗。诗这种文学体裁古时就有,但在唐朝达到鼎盛,它是中华文库里闪闪发亮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见证。这其中主要代表作家是人称"李杜"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唐诗想我们展示了大唐帝国当时的的风土人情,政治民俗,也同样表达着诗人自己的政治思想情怀。它们或豪放或温婉,或柔情或悲凉。表现形式有五言、七言、绝句等等。它们的出现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将唐诗融入中职语文的课堂,能让同学们感受古题诗整齐对仗的押韵之美,同时又可以培养同学们对文字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

3. 将传统文化融入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高峰,它的体系要求不像唐诗不那么规整严格,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宋词有许多词牌名,语句也长短不一,可以让人谱曲用来当唱词。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有被称作“苏辛”的苏轼和辛弃疾,而婉约派最负盛名的则当属柳永和李清照,尤其是李清照,他是女词人中最著名的,她的词哀婉动人,情真意切。并且她的词句中叠词较多,读来更是让人感同身受,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悲悯不已。将宋词融入中职语文的课堂,让同学们知道古人的词不仅能够诵读,还能用来歌唱,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流动之美。

4. 将传统文化融入明清小说。我国四大名著都相继产生于明清时期,可见小说在明清时期的受欢迎程度。小说分为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是作者对当时整个国家、人情、社会、民风的一种隐喻,用来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控诉和一腔愤懑之情。语文课本节选一些明清小说,例如四大名著,翻译成中职学生能看懂的,感兴趣看的白话本,让中职学生感受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小说的魅力,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字感受能力。

除了书本上的课文,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拓展来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如展示国画。国画主以山川河流、人文景象为主。中国画主要以毛笔和墨来画在宣纸或帛上,他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静"的一种生活态度。现在的教学方式一般都以多媒体放映为主,老师可以在课文讲解之后,放一些中国国画供同学们欣赏,让中职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涉猎之广,内容之多,形态之美,画面之精。又如放映戏曲。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曲之一,它以歌舞的形式生动展现一个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里面的角色有“生”、“旦”、“净”、“丑”。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戏曲的图片,人物的脸谱等放映讲解给同学们课余欣赏和了解,让同学们知道每一个地方都有各自鲜明的戏曲特色,都有不同的戏曲表演方式,让他们了解中國国粹之美。还可以适当开设书法课堂。书法是汉字的一种极美的书写方式,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字体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学校可以将书法设立为第二课堂,作为语文课堂的一个分支。教同学们正确的文字书写规范,培养同学们对文字书写的兴趣和动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着重对古文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同学们提高对于僻字词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增加同学们的写作词汇量。还可以建议将唐诗宋词等古文阅读规定为早晨的晨读内容,帮助同学们记忆和背诵。同时利用语文课堂的课余时间展示中华文化之精粹,让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和具体的认识,让他们在潜移默化间爱上传统文化。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其实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想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必须要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刘亮升. 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融入研究[J]. 学周刊,2019(36):53[2019-11-23].

[2]陈述卿. 新课程背景下地方传统文化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与融合[J]. 学周刊,2019(36):110[2019-11-23].

[3]燕淑梅. 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对比阅读为例[J]. 职业技术,2019,18(12):73-76.

[4]郭晓丽,李旭红. 岷县地方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J]. 学周刊,2019(34):86.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