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晓玉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要求教师把培养学生地图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重点。地图能力综合包含对地图的阅读运用、分析、繪制等多方面的能力,是初中生在学习地理这门学科时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关乎学生是否可以真正学好地理这门学科。为了有效改变学生不良的地理学习现状,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需要对地理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把提高学生地图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好地理,感受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初中生;地图能力;培养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彰显了地理学科的价值以及优势,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才能够夯实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践行新课标给地理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地图能力是把地图作为根本载体,将空间形象思维作为根基,迅速从地图中得到有用信息,并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项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地理学科的全过程,为学生地理学科中其他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也为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找准教学基础和突破口,立足学生实际和地理教学特征,探寻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初中生地图能力的必要性
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助于帮助教师明确地理教学任务和目标,给课堂教学调整和学生地理能力发展指引方向。首先,培养学生地图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初中地理学科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明确提出地图是地理信息载体,在教育教学当中要关注地图教学,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使用、绘制地图等方法增强学生地图能力,逐步发展学生地理思维与地理解题能力。这样的要求更契合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还增加了对学生地理能力的要求。这些新理念和相关标准的提出给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调整地理教学重点和关注学生地图能力发展提供了支持。其次,培养学生地图能力是发展学生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需要。学科能力是在特定学科中体现出的学生的智力与能力,而地理学科的鲜明特征就是区域性以及综合性。地图是地理知识综合载体,是学生获得丰富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还是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工具。发展学生地图能力将会极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运用地理打下基础。最后,培养学生地图能力是改善当前地理教学不良现状的需要。就目前的地理教学而言,由于学生缺少地图能力,一味关注知识学习而忽略能力发展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教师的地理课堂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想要解决当前的不良教学问题,改善教学局面,就必须关注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把发展学生地图能力作为核心教学任务,充分唤起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促进地理教学创新发展。
二、培养初中生地图能力要遵循的原则
培养初中生地图能力以转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同时落实地理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地理学科要点。第一,以图为先原则。地图是彰显地理学科特征的重要代表,地图教学要求逐步增加学生文本和地图间彼此解读与转换的技能与方法。只有在学生的思想层次渗透了地图,并把握了图形转换的方法,才能让图文组合渗透到日常的地理教学中,保证地理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达成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目标,教师需要将地图教学作为根本和首要内容,指导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图,从基础的地图要素开始学起,结合不同类别的地图归纳出差异化的读图方法与步骤,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画图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发展学生对地图信息的挖掘和利用能力,让地图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第二,以生为本原则。初中生具备好奇心强和喜欢新事物的特征,这一点在学生学习地图时有极大的优势。地图是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和地理学习工具,可以得到学生的积极接纳和主动应用。在地图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地图能力,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生的性格、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设计地图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学习当中得到体现,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地图能力。第三,以效为重原则。
三、培养初中生地图能力的实践策略
1.做好课前准备,以夯实读图能力培养基础
备课工作是初中地理教师在培养学生地图能力之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良好和完善的课前准备,能够为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指导和确切目标,保证各项教学活动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实施。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首先需要做好学情研究,也就是积极搜集和学生相关的反馈信息,研究并获得一手反馈资料,通过引导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和表达自身感想等反馈方法,掌握学生目前在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掌握不同层次学生地图能力发展上的差别,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根据。其次,教师需要对学案以及典型例题进行归纳整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极大程度上发展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对地理空间形象的感知更加全面和深刻。最后,教师需要精心选择与制作多媒体课件,满足现代化地理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比如PPT、实物投影等以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例如,在对中国地势与地形地图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势在专用地理教室配合数字星球让学生观察和感知中国立体地形图之后,再指导学生绘制地图和分析地图,顺利掌握地形地势的特征,完成心理地图的构建。
2.规范读图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对地图进行阅读是初中生地图能力培养过程当中的基础内容,关系到学生能力发展的效果,而如果学生不能在地图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学会运用正确和规范的顺序阅读地图,那么学生的整体地图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根据地图能力培养的规律和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读图顺序进行规范指导,夯实学生地图学习基础。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扮演好指导者角色,教给学生正确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读图时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律。比如,在阅读简单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时,正确的顺序是先看图的名称,获取已知信息。然后是对横纵坐标进行观察,分清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年气温变化。再次是观察气温在一年当中不同月份的变化,分析曲线走向找到气温最高与最低点等。最后是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分析气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另外,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地理图像,比如经纬线等,为了让学生对阅读地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入地球仪和经纬仪等道具,让学生在直观操作和观察过程当中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帮助学生打牢读图能力。
3.引导绘图方法,以增强学生图文转换能力
地图能力是把地图作为重要载体,将空间形象思维作为根基,面对地理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能力。纵观地理学的整个发展历史,地图就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有了地图这一根基才逐步有了地理理论知识体系,因此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图之外,还要让学生尝试进行绘图,增强学生图文转换意识和能力。绘图能力是一种相对难度较大的能力,所以在培养该能力的开始阶段,教师不能从过于复杂的绘图着手,而是先让学生从大洲、大洋等比较简单的绘图入手,先让学生在绘图过程当中感受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完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基础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用一笔画出世界图,标明七大洲和四大洋。学生会由此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纷纷想要尝试绘画。此时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尝试绘图,让学生积累绘图的经验。在绘图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比如,告知学生绘画一类图的方法与步骤,然后让学生在尝试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绘图方法体系。
4.增强析图能力,利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
对地图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用好地图,把相关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图像当中,把复杂的地理事物与语言描绘转化成直观图像,让学生在头脑当中构建地理图像,增强学生对地理地图的分析研究能力,也增强学生用地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东地区时,本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中东是五海三洲之地。为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地图册找到三洲、五海与苏伊士运河,并做好标记,让学生把握好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与前面学习的西亚地区地图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点,然后再用图示方法把中东与西亚地区的区别和关联表现出来,让学生学会对地图进行分析,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5.组织课外活动,以有效拓展学生地图能力
学生地图能力的发展和巩固,除了要在课堂训练当中不断强化之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课外拓展,通过组织精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地图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所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要具备综合性和趣味性的特征,让学生从实践角度出发对地图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组建兴趣小组,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各种各样的综合地图实践活动。比如可以组织自制教具的地理探究性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地图的理解应用能力。比如用陶土自制等高线模型、用皮球制作地球仪等。教师还可以组织我爱地理图的手绘地图竞赛活动,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画出中国地形图、政区图、山脉分布图、温度带图等,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地图学习体验,促进地图能力的拓展迁移。
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灵魂所在,所以只有加强地图学习并掌握地图学习的有效策略,才能让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地图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地图真正為学生所用,让学生将地图作为重要的地理学习与信息交往工具,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和地理核心素质的发展带来有力支持。不过由于地图内容繁多,学习和理解难度较大,还有很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特征,给学生和教师的地理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积极调整地理教学方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地图能力,给学生的地理学习带来事半功倍效果的同时,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