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0-08-06 15:01赵浩李盼盼赖晓燕
计算机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应用型

赵浩 李盼盼 赖晓燕

摘要:目前IT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部分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加快向应用型转型,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此,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专业定位,面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重构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大实践教学设备设施投入,改革与完善管理保障措施等,从而探索出一条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向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20)07-98-04

0引言

按照教育部2019年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我国共有高等学校2956所。据不完全统计,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校有900多所,约占高等学校总数的1/3,每年毕业生有十几万人。然而一些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三本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再加上IT行业本身日新月异,技术革新快,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地方本科高校、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加快向应用型转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显得迫在眉睫。

1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课程体系大而全,特色不突出

一些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时依然延续旧的培养方案,或者参照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因此课程多而杂,但限于课时很多知识和技能只能蜻蜓点水,无法做到精讲精练。一些课程理论深、难度大,学生接受吃力。应用型和实践性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所占比重偏小。学生动手编程能力低,只会应付考试。

1.2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时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主体地位缺失,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因此,课堂内容缺乏生动鲜活而又紧跟技术发展的案例、项目,学生只机械地记忆,学习兴趣早已消失殆尽,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

1.3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符合实际

一些地方高校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过程,专业特色相对模糊、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导致专业培养目标随大流,定位脱离当地实际情况。有的地方本科高校除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之外,同时设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新兴专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甚至造成了计算机才过剩的“假象”。

1.4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历,缺乏实践锻炼

有些地方高校重科研、轻应用,投入大量的财力引进高学历人才甚至高学历海归人才,从各本科高校人才招聘条件就可以窥见一二。因此,绝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从大学直接走上讲台,缺乏软件开发实践经验。教师没有对地方企业进行调研,没有参与过行业、企业的生产实践情况比较普遍。师资队伍结构单一,行业企业兼职工程师缺乏,高质量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包括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无论是生源还是毕业生的去向,都以当地区域为主。因此,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还需面向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当地IT行业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扎实推进内涵式发展,加快推进向应用型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突破。本文以此为例,阐述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一些实践经验。

2.1总体目标

按照教学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改革领先、师资优化、教学优秀的要求,通过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计算机专业建设成为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条件、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在地方及全国有一定示范辐射作用的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型应用人才保证。

2.2具体目标

2.2.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计算机专业着手实施“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在教学思想观念更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课程考试改革探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实践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出一条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2.2.2重构创新型课程体系

深化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计算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了“平台课程+模块课程”的课程体系,并最终构建起“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平台式创新型课程体系。

2.2.3建设具有创业精神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能动要素,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个体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因此,计算机专业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具有创业精神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尤其要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和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2.2.4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是计算机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底层通识教育设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广泛举办各类大赛,引领学生发展创新创业思维。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资源建设要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对校园内外各方面资源进行整合,建设综合性强的实践教学中心。通过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对设备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提升学生动手编程的创新能力。

2.2.5强化成果導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就是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导向”。目前,高校的以教师为中心,表现在“以教师教学内容为焦点,我能教多少内容?我有多少时间?我该加强广度还是深度?我要选择哪些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则是“以学生表现为焦点,学生修完课后会学到什么新的知识和技能?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内容是什么?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做什么?”。教师的角色转变由传统只是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建设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