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晖 唐有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要“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可一蹴而就,除了重视教材的专题训练、生活的相机指导,还要合理挖掘、巧妙运用课文中的口语交际因素,让内容理解、情感体会、语言品味与口语交际浑然一体,从而使口语交际成为阅读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假设采访:让人物智慧在交际中彰显
“急中生智”的意思是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是说情境对处事智慧的催生,人物对情境反映的敏捷。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描写“急中生智”的故事,巧妙运用,则既能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生活智慧。为此,对相关故事,可通过假设采访,带学生充当人物,让他们叙述所见所闻,凸显人物智慧。如《司马光》(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一则小古文,用简短的两句话,具体描写了司马光在一小伙伴落水的情况下,急中生智,用石块击破水缸,使同伴安然无恙。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司马光怎么想到这一妙计的呢?这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材料。教学中,笔者以记者的身份对“司马光”进行了采访:
记者:司马光小朋友,你好!我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记者,听说,你昨天用石块砸破水缸,救了一名跌入水缸的小伙伴,是吗?
司马光(点点头):是的。
记者:你能说说事情的经过吗?
司马光:昨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庭院里玩。一个小伙伴爬到假山上玩,不小心掉进了假山下面的大水缸里。其他小伙伴都吓跑了。我连忙捧起一块石块把缸砸破,落水的小伙伴得救了。
记者(竖起大拇指):你真棒!其他小伙伴纷纷跑了,也许去喊大人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司马光:我想,回去喊大人的话,水缸里的小伙伴会淹死的,来不及的。
记者:对呀,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你是怎么想到这一办法的呢?
司马光:我忽然看到旁边有一块石头,二话不说,连忙捧起它,使劲地朝缸砸去。
记者:砸了几下,缸没破。你有没有想到放弃呢?
司马光:没有,我觉得这是当时我救小伙伴唯一的好办法,相信一定能砸破的,砸了几下,果然成功了。
记者:聪明,司马光小朋友,你真是聪慧过人啊!
在此基础上,让同桌同学练习采访,学生情趣盎然,具体语言的描述,具体表情、动作的再现,不用说,司马光的聪慧就在交际中得到了彰显。这样假设采访,让学生扮演人物,走进故事现场,了解人物故事,显化人物心理,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和生活智慧。
二、刨根问底:让推理过程在交际中明晰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在内容叙述、场面描写时,对人物特定场景中的推理、想象、判断过程往往简而言之。无疑,作者如此安排,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这却是難得的教学资源。可借助“留白”想象拓展,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走进故事,展示人物推理、想象、判断的过程,以丰富文本内容,展示人物形象,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感悟。如《王戎不取道旁李》(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主要讲大家发现路边一棵李树上结满了李子,便争先恐后地去摘,只有王戎不摘。伙伴们问其原因,他说树在路边而有很多果子,果子肯定是苦的。王戎没有摘李子,显然,更没有尝过,那他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探讨:王戎凭什么判断路边树上的李子是苦的呢?猜猜他说话的依据是什么?进而让同桌同学进行对话,然后指名上台再现王戎跟小伙伴交际的场景:
伙伴(感到好奇):王戎,你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呀?
王戎(一本正经):这棵树长在大路边,现在竟然有这么多的果实,我想:它一定是苦的。
伙伴(更奇怪了):苦的?你怎么知道的?你吃过吗?
王戎(摇摇头):当然没有。
伙伴:那你为什么说它苦呢?说话得有依据呀!
王戎:你想过没有,如果这些果子很甜很甜的话,还会留到现在吗?
伙伴(若有所悟):这倒也是,如果果子很甜的话,应该被过路人吃了。
王戎:对呀。现在这么多果子竟然无人问津,肯定是苦的了。
伙伴(半信半疑):那我尝一个呗。(张口咬了一口)呸——真的很苦。
王戎(笑笑):怎么样,现在相信我的话了吧?
伙伴(竖起大拇指):王戎,你善于推理,我真佩服你!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一些令人不解的问题,那么,如何根据所见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推理呢?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树在道边而多子”的现象进行推理,以假设“李子是甜的话”为切入口,学生“顺藤”就很容易“摸瓜”,其中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推理,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现象的习惯,提升学生透视生活本质的能力,促使他们在生活的关注中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运用生活。
三、合理补白:让隐秘事情在交际中公开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在事情叙述、人物描写时往往是详略互补、虚实相映,作者如此安排,不仅让中心更突出、情感更凸显,而且留下空间,供读者去想象、去拓展,以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而由文本空白引发的想象、拓展和补充,可用于交际训练的内容俯拾皆是,认真权衡,选择运用,引导交际,让隐含的情节在想象中呈现,让隐秘的事情在交际中公开,无论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还是对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如《灰雀》(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文写列宁发现一棵白桦树上少了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以为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感到很可惜。一个小男孩说那只灰雀没有死,且很有把握地表示鸟会飞回来的。第二天,果然那只鸟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故事中的小男孩,从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没看见”到“看看列宁,说”,到“肯定地说”,再到后来的“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可谓心神不定,神情异样。为揭晓其间秘密,笔者在教学时这样引导:如果列宁问小男孩:“孩子,你真不简单,说鸟儿能飞回来,就飞回来了。你能告诉我它昨天去哪儿了吗?”小男孩会怎么回答呢?先让同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然后老师扮演列宁,学生扮演小男孩:
列宁(微笑着问):孩子,你能告诉我,那只灰雀昨天去哪儿了?
小男孩(低着头):我和小伙伴在地上撒了谷粒,然后用罩子把它给罩住了。我把它关到笼子里了。
列宁: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小男孩:因为它很漂亮,我很喜欢。
列宁:那你为什么今天又放了它呢?
小男孩:昨天,你没有看到那只灰雀,很是可惜。我想,你一定也很喜欢它,所以就放了。
列宁(抚摸着孩子的头):你真是诚实的孩子。你听,灰雀在枝头叫,它们在夸你呢!
小男孩:我以后再也不捕捉它们了。
列宁:这就对啦!
读了《灰雀》一文以后,学生多有疑问:小男孩为什么躲躲闪闪、遮遮掩掩?列宁为什么问灰雀去哪儿?却没有问小男孩?让上述问题水落石出,可以说是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正因为此,笔者安排了上述的口语交际训练。如此训练,俨然一场独幕剧,把和蔼而智慧的列宁、诚实而可爱的孩子,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学生心中的疑问便都迎刃而解。这样借助口语交际,让隐秘的故事清晰呈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由已知探寻未知、由后果探索前因的能力。这是阅读推理,也是推理表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整体思维、深度思维的能力。
四、细化过程:让人物品质在交际中凸显
小学语文教材中赞人的课文不少。这些课文,多借事情叙事表现人物品质,且其美好品质往往潜藏在细枝末节中。如对此不加关注或关注不够,不仅人物形象难给学生以深刻印象,而且语言内涵也难让学生真正透视。这样浅尝辄止,则难让学生得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和语言系统的完善。为此,对课文中的重要内容,要精心选择,促成放大,形成情境,引导交际,让人物品质在交际中凸显,让言语能力在交际中提升。如《搭石》(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一文描写了村里人摆搭石、走搭石、让搭石的感人画面,颂扬了村民一心想着他人的美好心灵。对人们过“搭石”的情境,课文作了两次叙述:“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上述句子,集中表现了乡亲们互敬互让、尊老敬老的品质。为让学生感受,笔者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想象情景,进而要学生设身处地:①如果你来到小溪边,恰好看到对面也有人要过河,你会怎么说?怎么做?②如果你是青年人,看到老人恰巧也要过搭石,你会怎么说?怎么做?让同桌同学选择上述一种情况,进行口语交际,然后上台“情境再现”:
(一)
甲(招手):这位大哥,你先过吧!
乙(摇摇头):我没有什么急事,你先过。
甲:我也没有什么事,你就别谦让了。
乙:你比我年长一些,还是你先过吧。
甲:别推了,我们几乎是同时到的,谁先过都无所谓。
乙:所以你先过吧,反正都要过,下次碰到这种情况,我先过不就得了。
(二)
甲:(一抬头):老爷爷,您早!您老要过河?
乙:(点点头)是啊,小伙子,你早哇!
甲:(摇摇手)老爷爷,您先别走,等我来背您。
乙:谢谢你!小伙子。没事,我能走,你先过河,我稍后慢慢走。
甲:老爷爷,您看这“搭石”,不太平整,您老人家走不安全,来吧,让我背您。
乙:(推让)不要!不要!我能自己走。
甲:(看了看对岸)老爷爷,那边人就要到了,我赶紧背您,来吧。(伏下身子背老爷爷)
乙:真是太谢谢你了!
甲:(摆摆手)别谢!别谢!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嘛!
课文中,“走搭石”内容简单,但却蕴含着丰富的形象。通过口语交际,就能让学生来到溪边,面对脚下的搭石和对岸的行人,真心诚意地言说,表达发自内心的谦让,这不仅是情感的表达,也是言语的智慧。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了,村里人“先人后己”“想人所想,急人所急”的美好心灵也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五、聚焦中心:让深刻道理在交际中感悟
情感体会与中心理解,虽不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却是言语活动的重要凭借。言语活动离开了中心感悟,就缺乏活力;中心感悟脱离了言语活动就失去價值。因此,文本中心的感悟与言语实践的安排,应该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中的故事简单而道理深刻,泛泛地读故事,难以感悟其中的道理;简单地讲道理,难以得到语言训练。有效的方法是创设交际情境,引领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具体真切地表达,让深刻的道理在交际实践中感悟。如《钓鱼的启示》一文向人们传递了规则意识,教育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文章第八至第九自然段概括写“我”跟父亲商量,父亲不容争辩。那么“我”是怎么跟父亲商量的?父亲会对“我”说什么呢?笔者借此内容,让同桌同学扮演角色,想象再现父亲和孩子争辩的情境,进而让学生登台争辩,共同评议,并进行必要的引导:“我”争辩不成,便“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父亲”,“我”怎么乞求?乞求不成功,会用怎样的语气对父亲讲?(讨好、撒娇、窃喜……)面对软磨硬缠的“我”,父亲可能怎么说?此后,出示“剧本”让同桌同学表演,以活现场境。最后再来个师生同台表演:
孩子(抬头看了一下四周,乞求道):父亲,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不放没有关系的,好不好啊?
父亲(摇摇头):没有到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你钓到鲈鱼,当然要放啦!
孩子(拉着父亲的手讨好道):父亲,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们就不要放吧!好父亲,你可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
父亲(严肃地):没有到鲈鱼捕捞开放的时间,你钓到鲈鱼,必须放!
孩子(窃喜):父亲,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呀!不放不要紧的。下不为例就是了。
父亲(手一挥):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必须把它放掉!
孩子(无奈地):好吧,我……我……放。
父亲(高兴地):这才是我的好孩子!
公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无条件遵守的。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往往会找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这是不行的。这一口语交际训练,对于要不要遵守公德的问题毋庸置疑:公德必须遵守,不能讲任何条件。而这种道理的理解,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而是设身处地地感悟;不是简单从事地说教,而是生活情境的默化。这样,学文与做人有机融合、得言与得意交相辉映,则是阅读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