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向(中篇小说)

2020-08-06 14:59刘知章
福建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画室大哥

刘知章

大哥的突然离世,让汤浩波散沙一般的生活更加慌张凌乱。

他通知画室的学生们,要停课几天。“后面会给大家补上。”他在微信群里强调了一遍。然后,买了最早的高铁车票,回家奔丧。

大哥死于酒后失足溺水,可以说死得很是干脆利落。“干脆利落”,这是父亲在电话里的原话。父亲在努力保持平和,但仍然能感觉到他的愤怒。汤浩波知道,这愤怒来自过度的悲伤。

没有抢救,没有拖延,没有牵连任何人,甚至身体都看不出明显的损坏。大哥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了。难道我希望他搞出点什么事情来吗?不是的,汤浩波只是一时间不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活生生的人突然不存在了。即使他与大哥的感情比较平淡,即使这样,他怎么就不存在了?

他想起小时候,大哥带他去游野泳。他们从很高的地方跳进水里,汤浩波总是像石头一样砸进去,“扑通”一声溅起很高的水花,肚皮被水拍得红紫一片。以熊倪为偶像的大哥,却可以用一个简单但標准的入水动作,压住水花。有一次,他漂亮地入水之后,好一会儿没有再浮出水面,坐在岸边浅水里的汤浩波发觉四周忽然安静下来,湖水变得幽深,只有细细的波纹有条不紊地向他漂过来。他害怕了,想喊几声大哥,可是喊不出来,好像他一喊,就有什么会被打破,被应验,无可挽回。他往大哥入水的地方游去,他也不知道游过去能干什么,只是游着,一边游一边啜泣。

这当然只是一个玩笑。大哥的笑声突然响起,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离他刚才坐的地方不远。汤浩波看着大哥笑得前仰后合,他很想生气,可是恐惧一扫而光,他又感觉轻松,也跟着大哥笑起来。

然而,大哥到底是无声无息地走了。三十年前的玩笑竟然成了真。汤浩波清楚地记得三十年前的感觉,可是无法将自己代入其中。除了一阵不知所措之外,他没有太过悲伤,更不会再有那种彻头彻尾的恐惧。

大哥刚满十八岁就参了军,之后他们就很少有机会见面。刚开始是保持着通信的,汤浩波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就中断了。他读初中、高中,上大学,而大哥一直都在部队里。可数的几次团聚中,他们也越来越生疏,到后来几乎无话可说。他们已经完全是不同世界的人了。

不同世界的人。看到大哥的灵堂时,汤浩波无端地又想起这句话。真的在不同的世界了,如果还有另一个世界的话。大姐看到汤浩波就大哭起来,她的眼睛因为哭得太多已经红肿。就像大哥十八岁离家时一样,哭得最凶的是大姐,母亲仍是避而不见,父亲默默无言地抽着烟。

那时的汤浩波还不懂得离别,他近乎本能地一直跟在大哥后面,看着他集合,列队,登上一辆大巴车。大哥有没有流泪?有没有从窗口伸出头来,说记得写信?大哥走后,他有没有想念他?汤浩波都记不清了,他只记得那些红色的条幅,条幅上白色的标语,送行的人群,还有大巴车开动后扬起的灰尘。

“车都要开了,小波还站在那里不走,是我拉回来的。”大姐说。

“是啊。”汤浩波说,其实他也不记得这些了,“那时候也不知道他一走就是十来年。”

一起守灵的人沉默了一下。马上又有人回忆起大哥生前的其他事情。那些琐碎的事情,似乎因为主人公的离世而有了意义,沉甸甸的,被一件件地说出来,不知道是为了记住还是为了遗忘。

父亲说起大哥刚复员回来时的情景。焦虑——没什么文化的父亲用了这个词来概括——那时候大哥每天都很焦虑。后来父亲终于哭了——在回忆起一个场景的时候,他边说边哭,泪水很快就湿透了他脸上的皱纹。那段时间,他早上起床,总能看到大哥一个人在院子里,闷头抽着烟,有时候蹲着,有时候站着,有时候来回地走着。他想盖几间房子安身,想谋一个活儿养活老婆孩子。偶尔他会问父亲,我该咋办。父亲骂他没用,说办法是人想出来的。父亲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汤浩波也哭了,哭得不能自已。父亲的声音沧桑疲惫,而大哥正躺在旁边的棺材里,成为一个只有象征作用的物体。

兄弟姐妹三人中,父亲比较偏爱大哥,虽然他学习不好,但是家里田间的活都干得有模有样,待人接物也稳重得体。而汤浩波,从小体弱木讷,笨手笨脚,见到生人畏畏缩缩。学习不差也不好,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画画,但也只是爱画,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天分和灵气。至于大姐,好像没什么可比较的,父亲不是特别重男轻女,但也不会把女儿捧在手心。

偏爱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汤浩波说不出所以然来。父亲没有明显的厚此薄彼,也许只是一些语气、眼神,或者肢体语言的不同。也许只是汤浩波自己的不自信。虽然如此,他对大哥并没有嫉妒,反而有一种近乎崇拜的感情,让他每天跟在他后面。大哥也没有厌烦这个年幼的跟屁虫,毕竟他们相差八九岁,照顾他还是很需要耐心的。汤浩波多数印象深刻的记忆里,都有大哥的身影。那些都是大哥带着他经历的。他们曾经那么亲密。可是后来,这曾经的亲密似乎成了他们之间的障碍。因为找不到曾经的亲密,反而让他们越来越疏远。他相信这不是他自己的感受,大哥一定也有这样的感受,这更让他沮丧。

汤浩波睡不着。大哥的遗体就在旁边,他奇怪自己竟然一点都不害怕。他小时候,村子里进行过大规模的“平坟”运动,把坟地还作耕地。小孩子们都跑去看那些从地下挖出的残破的棺材和朽烂的骸骨。他一次都没有去过,只要想一想就怕得发抖。他太胆小了。可是现在,痛哭过后,他竟然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宁和平和。在狭窄的灵堂,阴阳交汇的地方,他们之间的距离自动消弭。

汤浩波在到家的当天晚上才见到蔡丽,他责问她怎么回事。其实他已经在微信上问过她了。她又解释了一遍,学校有急事,已经跟公婆和大姐交代过了。不像话。他说的时候看着别的地方,说完就看见蔡丽瞪着他。他拿这个女人没办法。或者说他还不知道该怎么跟她相处。虽然他们结婚近一年了。

“那个是我大哥啊。”汤浩波说。说完“不像话”,他本应该就此结束,“就算你对他有意见,人都死了,还有什么不能过去的?”

蔡丽愣了一下,她没想到他会这样联想。

“我对他没意见!”她尽量控制音量,“他死了还是活着我对他都没意见。”说着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是你对我有意见。”

汤浩波一定还想说什么,他动了动嘴巴,又把没有成型的话语咽了回去——他不知道说什么。大姐看到蔡丽在哭,赶紧过来调解。小波心里难过才这样,你别介意,你还不知道他吗?什么时候乱发过脾气?

她特别擅长哭。不是那种默默地委屈地哭,她的眼泪是她的好胜心和控制欲最好的帮手。汤浩波必须迁就她,除非她主动让步(她偶尔给的奖励),如果他有异议,她会跟他讲道理,毕竟她是做老师的。但一般情况下,讲道理都会升级为争吵,一旦争吵,汤浩波就要等着在她的眼泪中投降。汤浩波很懊恼。他是想吵一架的,现在看来,即使是无理取闹,他也毫无胜算。

他们的相识还是因为大哥。是带着目的性的相识——也就是相亲。蔡丽和同事们吃饭聚餐,经常光顾大哥开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大哥慢慢知道了蔡丽的大概情况,他很自然地想到自己那个大龄未婚的弟弟。汤浩波三十五岁,蔡丽三十二岁,蔡丽在家乡县城中学教语文,汤浩波在省会润城开画室。他们都被称作老师。有汤有菜,你們肯定合适。大哥分别这样对蔡丽和汤浩波说。他们并不合适,但也没有时间去找合适的了,也许根本找不到呢。他们很快就结婚了。

汤浩波跟画友们说起他的婚姻,总是带着几分悔意。他倒没有说爱或不爱这样虚无的东西。还是要找个有共同语言的,他经常这样念叨。因为蔡丽不喜欢画画,对他的画也没好感,偶尔好像还语含嘲讽(可能又是汤浩波的主观感受)。蔡丽呢,想好好过日子。她相过几次亲,都不成功。汤浩波老实本分,这可能是他身上她唯一看中的特质。她年纪不小了,渴望完整安稳的生活,还想生个孩子。就从这里开始吧,她告诉自己,要自己动手去建造。蔡丽承认,婚后生活一度让她幻灭。她的建造里包括了汤浩波,然而,还有什么是比一个人更难掌控的?汤浩波软弱,却也有着某种蔫蔫的韧性。

现在,一年多过去了,他们仍然像两个无法完全咬合的齿轮,在缓慢地转动、磨损。他们身在异地——蔡丽一直没能说服汤浩波回家乡开画室——一个星期相聚两天,这也是齿轮磨合缓慢的原因,应该也是齿轮没有崩坏的原因。

这会儿齿轮又在咯咯作响,蔡丽一整个晚上不理睬汤浩波。

时间似乎被拉长了,汤浩波很焦躁。在他看来,葬礼混乱而粗鄙,不管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活着的人,都毫无意义。他只想赶紧结束。

火化遗体那天,执事人安排家属亲友瞻仰遗容。家里的几个孩子,一直都不知悲伤为何物的样子,在看到紧闭着眼睛的僵硬苍白的脸时,却大哭起来。是被吓坏了,还是刚刚意识到他真的不在了?蔡丽也哭了。因为灵堂狭窄,人都围在一起,汤浩波注意到,她踮了一下脚才看到大哥的脸,然后立刻收回目光,用手捂着嘴巴哭了起来。对生命消逝的恐惧。汤浩波也有同样的感受。他默默地走到蔡丽身边,可能是想安慰她,但最后他只是站在那里。

去火葬场的车上,他们挨着坐在一起。他们很少这样安静地坐着,似乎怕浪费了每周两天的相聚,总是要找一些事情一起做。当然也有可能是刻意地避免没事做。这个时候,这样坐着,竟有一种陪伴的意味。大哥走得很孤独,汤浩波想起了离开的大嫂,她没有出现在葬礼上。实际上,自从他们离婚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她跟原来的那个家,完全断了联系。她是知道大哥去世的消息的,因为他们的女儿——和大嫂住在一起——正抱着遗像坐在前面。这场维持了十几年的婚姻,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大哥的死去和大嫂的遗忘。婚姻到底是什么?汤浩波很想问一问旁边的蔡丽。它是搭伙过日子,还是相濡以沫?它是人的情感需求,还是仅仅作为繁衍后代的途径?有美满的婚姻,也有不幸的,有持久的,也有短暂的。结婚的时候,有人想过它的结局吗?它既是最亲密的关系,又随时可以转变为最疏离的。那么离婚呢?一段婚姻关系结束,它留下了什么?

一个孩子?大哥的婚姻唯一留下的就是他的女儿。似乎值得庆幸,因为她能证明,他曾作为自己组建的家庭的一员存活过——这好像是很多人活着的意义。可是,他的女儿,那个女孩,她跪在父亲的遗体旁,并不只是为了证明这个,她没有这样的责任,她不应该是某段婚姻的附属,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他们是为了生下她而结婚。

汤浩波又是一阵难过,不只是难过,还有茫然。

他没有认真想过这件事,关于孩子的事。从结婚开始,他和蔡丽一直都在备孕。蔡丽很想生个孩子,他也觉得应该有个孩子。长辈也是这样说,赶紧生吧,你们都不小了。孩子,好像只是一个概念,好像是他一直在思考却始终没有成型的绘画风格。时间到了,就会有了,就应该有了。应该吗?他看了看那个失去了父亲的女孩的背影,他们把她带到这个世界,又为她做了什么?

蔡丽轻轻推了推汤浩波,示意他往车窗外看。一根烟囱突兀地矗立着,因为背光,只能看到乌黑的轮廓,好像天空被挖走了一块。有黑烟正从逐渐变细的顶端出口缓缓飘出,那些烟看上去有些滞重,悬在周围久久不散。

汽车在一个大院子里停下。已经有一些披麻戴孝的人聚集在一幢方形建筑的门前,那里应该就是火化的地方了。执事人过去攀谈。汤浩波看到遗像上是一个老人,抱着遗像的是一个中年男人。老人和中年男人,都很眼熟。想必他们看过来也是同样的感受。汤浩波想,在这个地方,每个人都似曾相识。

执事人回来说,要给负责火化的人一些好处,他们会烧得好一些,而且可以让亲友自己去捡骨灰。烧得好一些是怎么好一些?汤浩波问。就是那个火力可以调控,不同的火力烧的效果不一样。烧得好一些,应该就是保留得更完整。

要给,要给。他们都是随便捡几块,不会全部给你。

听说骨灰可以做肥料,有人收购,他们会拿去卖。

嗯,嗯,烧得好一些总是好的,给钱吧。我们自己去捡。

后面又来了一群戴孝的人。不知道这里一天要烧掉多少个,负责火化的人应该能收不少钱。大家讨论着,说些闲话。人们总是能快速地适应新的规则。汤浩波和蔡丽都累了,在台阶上坐着。他们没什么可说的,这些事儿在他们看来,很奇异,却又理所当然。

蔡丽对汤浩波说:“你去帮你侄女一下吧。”她看着站在角落的女孩,眼睛里满是怜悯,“一直抱着那个,肯定累坏了。”

蔡麗再次躺下来,仍然背对着汤浩波。汤浩波等了一会儿,慢慢转过身。他看着她的后背,绿底黄色碎花的裙子就在眼前,像他曾画过的油菜花田。拉链紧密地咬合在一起,像是田间的小路,通往那片洁白的后颈。汤浩波向蔡丽身边移了移,腿贴在她的腿上。蔡丽没有动。汤浩波又等了一会儿。他捏住拉链的拉锁,拉锁顺着拉链滑动,那条小路顺滑地向两边分开。

这件事他们做得很认真。蔡丽还把枕头垫在身下,据说这样更容易受孕。

“真不知道为什么会跟你结婚。”蔡丽说,语气中带着戏谑和嗔怪,“我喜欢更成熟的。”她把枕头当作靠背,靠在墙上。汤浩波懒洋洋地躺着。

“我们不是因为都没人要才凑合到一起的吗?”汤浩波笑着说。

“你才没有人要。”蔡丽捏了他一把,“喜欢我的多着呢。”

“这么说的话,我还被倒追过呢,年轻漂亮,特别黏我。”

“是吗?我不信。”蔡丽拨开挨着她的汤浩波的胳膊,整理了一下头发。

汤浩波没有觉察到出危险的信号。他急着炫耀自己仅有的情史。那女孩是个富二代,在画室学画,不知怎么就喜欢上了这个邋里邋遢的我。

她说她喜欢我,要跟我谈恋爱。我当然没答应。我说我们年纪差太多,不合适。可是她不肯罢休,时不时地就跟我表白。有一天我又拒绝了她,没想到她直接抱住我,亲我。我惊呆了,就这样被她强吻了。我就和她在一起了。

“你们怎么不结婚?”

蔡丽口气不好。他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结什么婚啊……”他支支吾吾的,“她就是玩玩的,没两个月就分了,说是喜欢上了一个摄影师。”他说他从头到尾是懵的,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事情最后以汤浩波连夜整理画室作为结束。汤浩波没有后悔,甚至还有些隐隐的得意。这个心思很隐秘,他也是看到蔡丽嫉妒生气才自我发现。

汤浩波曾对画友说应该找个有共同语言的,本质上,是希望她能够欣赏他,欣赏他的画。不用崇拜,不用尊重,他知道自己这样的人,不太可能被崇拜和尊重。只需要适时地给他一些称赞,说我喜欢这幅画,画得真好,这就足够了。然而,蔡丽没有给他。她不懂画,也不喜欢他的画,不认为他的画哪里好,她觉得它们还不如店里卖的装饰画好看。那些都是商业画。汤浩波不止一次对她说,没有任何艺术价值。我是纯艺术的。她不买账。你也一直希望自己的画能卖出去不是吗?可是卖不出去啊。这话很打击他,让他感觉挫败。

今天这件事,多少让汤浩波尝到一点胜利的味道。两个人之间的胜利微不足道,然而两个人之间必须分出胜负。那么第二天的事,对汤浩波来说算是一次胜利吗?应该不能算,毕竟结果是两个人都不想要的。但他免不了暗自觉得,还好有问题的人不是我。

多囊卵巢综合征,蔡丽一直没有怀孕是因为这个病。医生在检验报告单上画了几笔,圈起几个数字。这些激素指标都不正常,你都三十多岁了,之前没来检查过吗?月经不正常自己不知道吗?蔡丽没说话,汤浩波知道她快要哭了。这要怎么治呢?他问医生。

从医院出来到停车场,蔡丽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早上垫在电动车后座上的报纸(后座上面黏了很多油画颜料),被风吹走了,她好像没看见一样,直接坐了上去。到了家里,她就把医生开的药都拿出来,一盒一盒往桌子上摆,一边摆一边哭了出来。汤浩波觉得有必要劝解一下,这与平时的哭不是一回事。他拍了拍她的后背。会好的。他说,医生不是说了?要慢慢调理,还可以去做促排。

谁知道要调理到什么时候,谁知道能不能调理好,谁知道要花多少钱?蔡丽一定在这样想,但她没有说话,只是哭。哭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她当然知道,但她需要这样一个动作,宣泄,并且调整。等她哭完了,疑虑也就过去了,她会鼓足勇气打起精神面对所有问题。

汤浩波把蔡丽的情况告诉了父母。母亲在电话里长吁短叹,一再问汤浩波这是什么病,能不能治好。他也能想象父亲知道后的反应。夜深了也不睡,也不开灯,坐在床头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一点猩红的火光在黑暗里明明灭灭,不时地几声咳嗽,母亲在咳嗽声里翻身,咕哝几句什么。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他们都等着抱孙子,等着蔡丽给汤家传宗接代。大哥大嫂只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就没了动静。汤浩波认为这应该也是他们离婚的原因之一。现在倒好,他和蔡丽很可能什么都生不出来,这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如果要生,汤浩波也希望能生儿子,跟传宗接代无关,他就是喜欢男孩。如果真的生不了,他也不是特别介意,只是担心没有孩子的话,蔡丽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会很烦。而且蔡丽那么想要孩子,如果生不了,不知道她怎么接受这样的现实。

他想了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没想到大哥的反应。他的反应,不管谁来看,从什么立场看,都是过激的。他打电话给汤浩波,第一句就是小波,赶紧离婚吧。汤浩波还真没想过离婚。

“没那么严重吧。”他说,“可以治啊,很多人都治好了。”

“也有很多没治好的。你们年纪都大了,等不起。”

“不至于。真不至于。哥你想什么呢?”

“你想什么呢!你得给爸妈生个孙子。你们是我介绍的,我有责任。你们尽快离吧。”

“关你什么事?”汤浩波越听越生气,“我生不生孩子,生男生女,关你们什么事?”他想说些更能表达自己的话,可是他只会说“关你什么事”,一边说着,拿手机的手一边抖了起来。

大哥没有停止他的过激行为。蔡丽回家后,他找到她,劝他们离婚。这一下差点挑起两家的矛盾。后来,汤家父母亲自登门给蔡丽道歉,蔡家父母觉得女儿到底身体有问题,而且汤浩波从来没提过离婚,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蔡丽再也没去过大哥的餐馆。

整个离婚事件汤浩波置身事外,蔡丽也没有就这件事和他说过什么,好像它根本就不会发生。蔡丽是完全信任他,还是对自己无比笃定?无论是哪一种,他似乎都能理解。但他无法理解大哥,他理解他说的那些话——要生个男孩,他有责任之类的,却理解不了他的行为。

直到过年,在年夜饭的饭桌上,他们才再次面对面。他问他画室的情况,他问他餐馆的情况。蔡丽也说了说她的学校,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饭后蔡丽去厨房帮忙收拾,大哥对汤浩波说他可能会再婚,遇到了个合适的。

“那很好啊,一个人总不是办法。”

“是啊。”大哥欲言又止。汤浩波问他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也没有回答。

“你和小蔡也要好好过。”他突然说。

汤浩波还没来得及接话,他又问:“她的身体调理得怎么样?”

“已经好多了。激素指标在慢慢恢复正常。”

“那就好。早点要个孩子。时间久了,只有两个人也不行。”他说。然后又说起他要再婚的对象。那个寡妇,带着八岁的儿子。她跟你们差不多大,说不定还能再生一个。汤浩波勉强笑了笑,有点尴尬、厌烦,还有些莫名的伤感。

大哥终究没有再婚。他的婚期一拖再拖,慢慢演变成了一场闹剧,又在最喧嚣的时候戛然而止——大哥死了。汤浩波没有见到那个可能会成为他嫂子的人,之前没有见过,在葬礼上也没有见到。他听到一些议论,说她可怜,也说她算是幸运了,如果是结婚之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汤浩波转身走开了。被添油加醋地讲述和神秘兮兮地议论,这就是一个人对一个群体最普遍的意义,即使死去也不例外。每个人都是议论者和被议论者,但有些时候,对某些人来说,这样的议论往往无谓而又残忍。汤浩波很想知道大哥生前的事情,关于他的再婚,但他知道从这些人口中什么也听不到。

那个寡妇原来的婆家不让她再婚,甚至软禁她。后来又抢走她的儿子,告诉她如果她再婚就再也别想见儿子。他们还警告过大哥,让他不要纠缠她。汤浩波大概就知道这么多。可是大哥都做了什么呢?他一定做了些什么,双方才僵持了这么久。然后,然后大哥就消失了,一切也都随之烟消云散。死去的人什么都没有带走,活着的人什么也没有留住。所有的期待、愤怒、挣扎,全都没了依托,就像被吹上天空的塑料袋,飘飘荡荡,不知道消失在哪里,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如果我们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还会那么用力,那么歇斯底里地生活吗?没人相信自己会死,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但没人相信,这真是荒谬。

湯浩波发现哭泣很多余。

盖棺,钉棺。这是葬礼上最重要的环节。“新时代了,一切从简。”执事人一边安排一边说。可能他在每个葬礼上都要这么说吧。确实大大简化了,几乎取消了所有的仪式,只剩步骤——把棺材盖上,用钉子钉住。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举办这样的葬礼?那些早已经面目全非的仪式,敷衍了事的程序,还有民间歌舞团荒诞的表演,都让汤浩波感到极度不适。他在电视上看过那些更“舒服”的葬礼。在火化前与死者遗体告别,献花、鞠躬;在礼堂举行悼念仪式,默哀、念悼词;在公共墓地放置骨灰,没有纸钱、没有鞭炮、没有怪异的音乐。整个过程安静肃穆,可以认真地告别。他也相信,在那样的环境里,他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无所适从。

汤浩波守在棺材前,往火盆里放进火纸,不时用一根木棍翻动一下,让它们全部烧透,据说都烧成灰,才能在阴间使用。他应该在外面帮忙的,可是他站在哪儿都浑身不自在,干脆躲在这里。大哥的女儿就在旁边,也是默默地续着火纸,偶尔用手赶走飘起来的灰烬。他问她在哪里上学。她回答说县一中。那是一个不错的高中,每年都有学生考进名校。他又问她想去哪里读大学。远一点的地方,越远越好。她的语气坚决又无奈。汤浩波点点头。不知道大哥有没有问过她这个问题。他看了看面前的棺材,它被漆成一种很深的红色,有点发黑的红色,正面是一个大大的白色的“奠”字。里面是那个黑漆漆的骷髅。

“走吧。”他说,“离开这里。”

“你会回来吗?他们说你在外面挣不到钱,你为什么一定要画画?”

“为什么?可能因为我不会干别的吧。”他说,“我喜欢画画。”

“我也挺喜欢画画的。但我还是要挣钱。”

“好啊,是要挣钱。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能这么想就好了。”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每人放了些火纸到火盆里。

我挺难过的。她突然说。我爸死了我挺难过的。可是我哭不出来,也不想哭。来的时候我妈让我记得哭。莫名其妙,哭怎么能记得?我看到你哭了,我看出来你是真的难过。不过难不难过,跟有没有哭没什么关系。

哭并不代表难过,有时候它不是心情,只是一个表情。起棺出殡前,亲属哭祭,每个人都做出哭的样子,呜呜几声,然后换下一批。这只是个仪式,汤浩波没有要谴责谁。难过是很奢侈的。他想对她说,他哭也不单单是难过,他的心情要复杂得多。可他无法解释那些复杂。她始终没有哭,始终默默不语,好像是这场仪式中的一个道具。她不是道具,她是这里的局外人,有一天她会从很远的地方回望这里,她会看到些什么?

“你怪你爸妈吗?他们离婚,没有好好照顾你。”

“谁都不怪。说实话,与我无关,那是他们的事。我倒是希望他们都过得好一点,开心一点,这样就不会打扰我了。”

“这样说的话,你跟他们……”汤浩波想了想,“你……不爱他们?”

“爱吧。但是我跟他们不一样。”她说,“有时候,我同情他们。”

汤浩波感觉自己往下沉了一下,好像踩空了。“谁愿意被同情呢。”

哀乐响起来。在执事人的一声“起棺”之后,送葬队伍开始移动。汤浩波扶着抱遗像的侄女走在最前面,一路没有抬头。他看着脚下的路,满耳都是唢呐声、鞭炮声和哭声,整个人像飘浮在这些声音上。

绕过门前的池塘,顺着主路,走过村口的小卖部,上桥,下桥,走到田间,踩着尚未被太阳完全蒸发的露珠,来到一个土坑前。早上的时候,他们选了吉时,定了方位,挖出了这一个土坑(花点钱请来一个挖掘机,很快就挖好了)。这里就是大哥的安身之所,最终的归宿。

棺材放进坑里,挖出的土覆盖在棺材上,形成一个土堆——一座坟茔。它因为潮湿而显出黑色,几天之后,土被晒干,它会变成灰色。再过不久,上面会长出青草,看上去,像是远远近近地散布着的其他坟茔的复制品。那时候,它就成为这片平原的一部分。

汤浩波每年都要和家人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扫墓。隔几年还要修一下坟——清理杂草,添一些新土。今年,坟多了一座。只是,汤浩波突然想到,更早的人在哪里?爷爷奶奶的父母,他们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了,一个土堆都没有留下。人不停地死去,但这个世界并没有被坟墓淹没。他们被遗忘了。离世的人一旦被遗忘,坟慢慢就变成荒塚,然后变成平地。相较于他小时候看到的“平坟”,人们心里的“平坟”更有力量。

“头七”那天,汤浩波没有回去。他忙着把落下的课补上。学生本来就不多,不多上几节课,画室每个月的租金都成问题。来他这里上课的学生,大多都是把画画作为兴趣爱好的成年人,大学生、上班族、全职主妇。他们的时间没有那么充裕,有些一星期都上不了一次课,收入自然也就没有保证。都知道招艺考生才有钱赚,可是现在专业化规模化的艺考培训学校越来越多,他很难招到学生,怎么办?除了接一些墙绘的工作补贴一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招生的方式,就是把画室信息发布到同城网站上,配上一些教学照片和学生作品,然后等着别人打来电话。守株待兔,蔡丽说。这是我遇到过的最适合这个成语的事了。蔡丽一直在试图说服汤浩波回去开画室。她是老师,又是当地人,可以帮他招生。他们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每周两边跑。但汤浩波始终没有松口,他不想回去。

结婚之前,家人就让他回去。如果回去他就真的只能开画室了,很可能画室都开不下去。他还想画画,“画出点东西来。”他的一个同学,很早就去北京闯荡,现在已经跟画廊签约,小有名气。他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和信心。但留在这里,也许还有些机会。

“你到底怎么想的?”蔡丽问。她站在逼仄的厨房里削土豆。说是厨房,其实就是隔出来的一个长条形空间,石板砌的灶台占据了一半位置,没有煤气灶,没有抽油烟机,没有碗碟柜。锅碗瓢盆(也没几个)放在灶台下面用同样的石板搭成的格子里。电饭煲和电磁炉,是唯有的电器。一个水龙头,下方一个水槽,蔡丽正把土豆片削进水槽里。“你到底怎么想的?”汤浩波好像没有听到,她又大声问了一遍。

第一遍他就听到了,只是不想回答。“过一阵再说吧。”他习惯性地含含糊糊地說。越来越没有留下来的理由了。大哥去世,他应该回去补那个空缺;大哥去世,他们更应该把孩子生下来。谁都没有那样说,没有人要求他那样做,但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他推向它们。

“什么都过一阵再说,你都过了半辈子了。拖拖拉拉,你这毛病不改,什么事也做不成。我都懒得说你了。”

职业病,她拿我当初中生吗?汤浩波不想听她念叨。“下午去哪?”他问。

“我想再去检查一下。”

“还检查什么?不是在好转了吗?”

“我觉得,还是打针吧。我不想一直等着。”

汤浩波没有说话。

“我来决定吧。跟你说也没用。”蔡丽说,“你把画室收拾一下。”

上午有几个学生上课,画室里有点乱。汤浩波不想收拾,因为明天还有学生来,还是要乱的。他正要说“晚上回来再收拾吧”,又想起蔡丽刚才的话。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画册,起身去收拾画室。

门铃就在这时候响了。

一个高高壮壮的男人站在门口,汤浩波首先看到的是他凸出的肚子。棕色的皮夹克敞开着,被肚子分在两边,肚子上是一个卡通少女,印在黑色的T恤上。

“是汤老师吗?”高壮男人问,往画室里走。

“我是。”汤浩波跟在他后面。他的头发很短,露出青色的头皮,在与脖子交接的地方,头皮下的脂肪堆积出几个深深的褶皱。蔑视的褶皱。

走到画室中央,高壮男人停下来,回头看着汤浩波。他说了一个女人名字。记得她吗?他问汤浩波。他记得很清楚,他突然意识到可能麻烦找上门了。他装作想不起来的样子,躲开了男人的目光。

“她是我姐。对我特别好,比我亲姐还好。”

那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化很浓的妆,喷很多香水,穿很高的高跟鞋。她的身材正在失去控制,而穿衣风格让这一点暴露得更加明显。汤浩波看到她,会想起酒店大堂角落里巨大的装饰花瓶,瓶身上描绘着风格不明的图案。她为什么要来学画画,汤浩波无暇过问,有教无类,他记得她交学费的时候很干脆。

“她来上课,交钱。她不想学了,退钱。是不是这个道理?”

“你为什么不退她钱?”

“欺负女人是吧?”

高壮男人的声音越来越大,眼睛死死盯着他,右手的一只手指,随着说话的节奏指点着,增加了话语的力度。

“不是……”汤浩波慌张起来,嘴巴也不太好用了。他没必要慌张,可是他控制不了。

“什么不是?”高壮男人大吼了一声。汤浩波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然后他的胳膊被挽住了,是蔡丽。她挽住他的胳膊站在他身边,直视着那个气焰嚣张的男人。他看出汤浩波胆小懦弱,满脸的跋扈与不屑。

蔡丽什么都没说,只直视着他。

“不能退的。”汤浩波说,“说过了……交学费的时候就说过了。”

男人上下打量蔡丽,嘴角慢慢挂上轻浮的笑意。他又向他们走近了一步,伸手拍了拍汤浩波的肩膀。汤浩波本能地歪一下头,好像被拍的不是肩膀,而是他的脸。蔡丽手上的力气增加了。你干什么?她说。

到底退不退?他的声音轻了很多,仍带着笑意,故意歪着头看汤浩波。

“不能退……说好的……不能退……”

男人点点头,后退了两步,突然抓起一把椅子,直接向他们两个扔去。蔡丽尖叫一声蹲了下来。椅子从他们头顶飞过,砸到静物台上。台上的大卫石膏像应声落地,摔得四分五裂。他拍了拍手,好像椅子把它们弄脏了。

“现在怎么样?”他还是轻轻地说。

汤浩波没有动,身体在微微地发抖。蔡丽立刻又站起来,攥住他的手。

“有本事你把这里全砸了。”她语气平静。

男人脸色变了变。“行,有种。”他咬着牙,抬脚踹飞一个画架。

“你们可以不退,我会定期来。要不今天先这样,下次我挑个有人上课的时候再来。”

“你最好别来了。我马上就报警。”蔡丽大声说。

他盯着蔡丽看了一会儿,又点了点头,“等着吧。”然后看着汤浩波,狠狠地又轻蔑地骂了一句,“傻瓜。”

汤浩波怔了怔:“你怎么……”那人马上就要走出画室,他提高了嗓门:“你骂谁……”画室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两人原地站了好一会儿。蔡丽晃了晃汤浩波的胳膊。不用理这样的人,再敢来我们就报警。汤浩波脑袋里轰轰作响,他听到蔡丽在说话,可什么也听不清。蔡丽又晃了晃他的胳膊,好像要把他叫醒。你没事吧?她说。

“没……”他说,“怎么能这样?”

他抽出胳膊,颓然坐在旁边的一把椅子上。蔡丽看见他的手还在颤抖,委屈和愤怒一下涌上来,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她强忍着,转身走进厨房——午饭还没有做好。汤浩波也看到了自己的手,他把两只手绞在一起,迫使它们安静下来。他很沮丧,感到厌倦,对所有的人和事,特别是自己。大卫的脸碎了,分散在黑乎乎的地面上,看上去诡异怪诞,好像每一片都在呼喊着,要重新拼到一起。他猛地站起来,在那些碎片上狠狠踩了几脚。

蔡丽看了一眼,又马上转回头去。她有条不紊地炒着菜,心里却升起一种浓烈的情感——爱与牺牲之类的东西——想陪他一起抵抗所有的艰难。她深呼了一口气。汤浩波,她喊道,帮我把菜端出去。没人回应。汤浩波站在阳台上,晾晒的衣服遮住了他的上半身,地上的盆栽植物遮住了他的脚,她只能看到一条粘着颜料的牛仔裤,凭空挂在那里。她心里蓦然一动,随即又觉得那样的念头很荒唐。他不会做那样的事,他到底是个简单的人。可是男人总是会因为这些不知所谓的事感到沮丧,幼稚的自尊心。

站在阳台可以看到一小段润江,在两栋高楼的夹缝中间。江面上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受光的一面是银白色,背光的一面是铅灰色。看出去,江水更远,白云更近。蔡丽站到汤浩波身边,他们一起看了会儿江和云。蔡丽的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她扑哧笑了出来,汤浩波也尴尬地笑了笑。饿死了,我们去吃饭吧。她拉起他的胳膊,把他带到茶几旁坐下(他们没有餐桌,只在画室一角的书架旁摆了一张茶几),又去厨房端来饭菜。

汤浩波仍然一声不吭,拿着筷子也不吃东西。

“快吃呀。一会儿还要去医院。”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下头。“我什么也干不成。”他说,“我知道我什么也干不成。”

“干吗这么说?就因为刚才那个蠢货吗?”

“别这么幼稚了。那样的人,理都不要理。”她又说。

“别想那么多,都会好起来的。”

“什么会好起来,这个画室还是我的画?你自己都不相信吧?”汤浩波把筷子丢在茶几上,“你说这些有什么意义?你根本不觉得我能画好,也不想我把这个画室经营下去。”

“你心情不好,我不跟你说了。吃饭吧。”蔡丽的眼泪又要流下来了。然而她越理智,汤浩波的情绪越失控,因为她的理智更映衬他的无能,让他更加嫌恶自己。“我知道你不喜欢我的画,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你怎么……”蔡丽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委屈,“跟这些有什么关系?我不懂啊,我不懂画,都是随口说说,都是开玩笑的。”

“不用安慰我了。”他的声音低了下来,“我不想被可怜,更不想以后被自己的孩子可怜。”

“你在说什么?什么可怜?跟孩子又有什么关系?你在想什么到底?”

“离婚吧。”汤浩波突然说,以一种彻底放弃自己的决绝。

沉默好像一下砸下来的,瞬间充满了整个画室。蔡丽的眼泪终于涌出来。真正的伤害往往来自你最亲近的人。她的眼泪无声地流淌,好像哭声也被沉默吸收了。但眼泪还是渗透了沉默,她的抽泣声一点点传出来,切割着汤浩波的耳膜。蔡丽满脸泪水,她任由泪水不停地涌出,打湿了胸口的衣服。

一个人竟然会有这么多眼泪,要多伤心才会流出这么多眼泪。看着蔡丽汹涌的泪水,汤浩波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他忽然有些感动,还有些吃惊——有人因为他而如此难过。我在干什么?他双手捂住脸,使劲搓了几把。他莫名害怕起来,他害怕如果他不做些什么,蔡丽的眼泪会一直流下去。我能做什么呢,那些话也收不回来了。

他抽出幾张纸巾,递向蔡丽。蔡丽没有接,她站起来,走进卧室。卧室门关闭了,随之传来的号啕哭声让汤浩波的心猛地抽紧。他完全不知所措了。他不敢进去,也不忍心听下去。他走到阳台,但哭声还是响在耳边。

好在哭声没有持续很久,卧室里安静下来。汤浩波犹豫着要不要进去,进去又能说什么?然后,他看见蔡丽拖着行李箱出来了,看都没看他一眼,径直走到房门前,开门,走出去,关门。

她要走。汤浩波告诉自己。我要去拦下她吗?他没有动。

接下来两小时,他在心里推测着她的进度。她走出电梯,走过小区的保安岗亭,走过街口,走进地铁站。茶几上的饭菜已经凉了,他吃了两口。饭菜咽下去,才发觉心里空了一块。她在地铁上,有座位吗?她拉着扶手站着,他面前的人会不会看到她脸上的泪痕?他把饭菜放进冰箱(是他们一起挑选的,之前他一直没有买冰箱),把大卫的碎片扫进垃圾桶。他捡出一块大一些的,包括一只眼睛、半个鼻子和半张脸,摆在架子上。她应该买票了,运气好的话可以不用等太久。如果运气不好呢?下面的进度就推测不准了。他又走到阳台。刚才那几片云已经聚集到了一起,堆积在天际线上。太阳开始偏西,柔和了很多。她应该上车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她还会哭吗?也许会睡上一会儿,她一定很累了。他想起她的绿底黄花的裙子,想起她的后颈。她的后颈很白,与肩膀形成一个好看的弧度。她的乳房适中,柔软地挺立。小腹有些赘肉,她说这是女人为了保护孩子而天生的赘肉。她的小腿过于粗壮(她因为他这样说而生了一次气),这也是职业病的一种,因为讲课总是站着。他已经无法推测她的进度了。她将一去不回。她刚才还和他并肩站在一起,一起对抗着那个人。汤浩波终于难过起来。

手机无人接听。他不知道说什么,但还是拨了出去,他一边听着等待铃声,一边还在想着要说什么,没想出来。手机里传来忙音。他看着那个标注为“老婆”的号码。他平时并不这样称呼她,而是直接喊她的名字,她也是叫他汤浩波,都连名带姓的。老婆,他轻声念了一遍。

现在,汤浩波要经营两间画室。原来的那间周一到周四上课,后来的那间周五到周日上课,课程都在上午和晚上,下午他用来写生和休息。这样有点累,但收入好了一些。后来那间,开在家乡的县城里,是个亲戚的房子——蔡丽的亲戚,房租很低,没有什么压力。

他们当然没有离婚。那天汤浩波又拨了一次蔡丽的电话,他想也许可以从“老婆”开始,然而仍然没人接听。后来他也离开画室,按照他想象的蔡丽的行走路线追了过去。在地铁上时,他的手机响了,手机屏幕上显示着“老婆”。他接起来,但没有叫出那个称呼。

你在哪儿?他问。蔡丽说了句什么,他没听清。那边信号很差。你在哪儿,我去找你……医院……声音断断续续。原来她自己去做检查了。可能她根本没把他说的那些话当真。汤浩波松了口气。那……怎么样?蔡丽的声音一点都听不到了。他喂了几声,电话自动挂断。

“你还要离婚吗?”蔡丽发来信息。

“我不是真想离婚。”汤浩波很快回复。通过信息好像更容易表达一些。

“你再敢提离婚两个字,我就立刻跟你离婚。”

“你知道错了吗?”

汤浩波轻叹了一下,恢复原样了,也好,就这样吧。

“我错了老婆。”

电话又响起来。信号好了很多,蔡丽语气轻快,我觉得有必要亲口对你说。说什么?汤浩波问。告诉你,我怀孕了。

蔡丽怀孕了。

汤浩波是开心的,但这样说又似乎不太准确,然而还能是什么心情呢?就算是开心吧。倒是他的父母,自从蔡丽怀孕,身心状态都越来越好。大哥的离世让他们快速苍老,而新生命的孕育,似乎又给他们注入了新的生气。他们特地去了一次墓地,告诉大哥这个消息。看着父母在大哥的坟前烧纸、祭酒、燃放鞭炮,听着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家里的情况,汤浩波想,死是大哥的死,就像这座坟,也是大哥的一部分,同时,他的死也属于我们每个生者。生育,是对死的抵抗,也是和解。可是還有什么比活着更艰难?

此外呢,其实,汤浩波最明显的感受是慌张。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应付,或者确定自己不能应付。一个孩子,在一个女人之后,又来了一个孩子。他们一直在调理,为孩子的到来做准备,但好像并不存在“准备好”这件事。直到孩子快出生的时候,汤浩波仍时常感到心慌意乱。是因为没时间画画,他告诉自己。但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意识到他的生活可能被彻底改变。他在坚持着,但那股无形的力量始终存在,正在把他一点一点推离。这样一点一点地,也许在不知不觉间,在他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把句号画下了。

在生命中的那些重要节点上,汤浩波都没有准备好——学画画,开画室,结婚,包括大哥的死。它们就那样发生了,很快成为过去,并且都没有到达终点。起点和终点反方向远离,只有现在是个永恒的囚笼,他哪里也去不了。

责任编辑林东涵

猜你喜欢
画室大哥
老鹰画室
儿童画之旅慧智画室随笔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济公传
愁眉苦脸的狗大哥
创意画室
科学画室体验记
气死的鱼
大哥我想你
生意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