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教学方案设计研究

2020-08-06 14:56王珊邝博文
对外经贸 2020年7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

王珊 邝博文

[摘 要]当前各独立学院积极致力于寻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改革途径,而大学英语课作为大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不仅在其大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混合学习教学方案进行初步设计,通过预设学院对该门课程的资金投入,选取目标班级为研究对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问卷调查,利用TOPSIS理想系数法及系统活动过程与反馈回路,分析学生反馈效果,为大学英语教学方案改革提供一定程度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混合学习;教学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07-0132-04

Research on Teaching Design of blended Learning for College English Clas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Verification Analysis of Teaching Scheme Design Based on TOPSIS Method

Wang Shan1    Kuang Bowen2

(1.Huali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25;

2.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25)

Abstract: At present, independent colleges are committed to seeking ways of educational reform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as a compulsory public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ir university studies, but also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rain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designs a mixed-learning teaching schem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by presetting the school's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course, selecting the target cla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s well as conduct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then uses the TOPSIS ideal coefficient method and the system activity process and feedback loop to analyze students feedback, so as to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chemes.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Blended Learning of College English; Design of Teaching Scheme

一、绪论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国际环境之下,大學英语课程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文科专业的重要内容,而是所有学科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的科目。随着全国高校扩招的趋势,各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因人而异,学业表现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整体效果。为适应现代人际交往和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为首要目标,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方案改革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为此,本文通过TOPSIS理想系数法分析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方案的设计,从某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混合学习教学方案的系统活动过程与反馈回路,检验大学英语教学方案的具体落实过程,为其他专业混合学习教学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陈培林在其研究中提到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提供的策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混合教学”[1]。

杨旗的实验研究中使用T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分类、分级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了应用型的教学特点,探讨了混合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成果及意义[2]。

Ford Lumban Gaol, Fonny Hutagalung在其著作中提到亚洲东南区域在混合教学中的教学发展趋势,为混合教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研究背景[3]。

Stefanic、Campbell等人,在其著作中研究跨文化创业教育的混合教学方式,为学科跨文化教育在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提供混合教学方式[4]。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教学设计的含义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改革以及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出现的,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

我国的大学英语课是指高校内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公共英语课程,是一门关系到几乎每一位大学生的重要基础课;同时,作为各高校覆盖面最广的一门基础课,大学英语已逐渐成为涵盖通用英语、通识课程、学业用途英语的综合性课程[6]。

(二)混合学习教学方案设计

混合学习的要素主要包括学习者、教学者、辅导者、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混合学习教学设计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模型,对教学流程、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媒体选择和学习环境等进行设计[7]。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教学设计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教学设计是指:在我国普通民办院校内,以培养高等教育类型、符合市场知识型人才需要的与其他专业课紧密联系的重要基础学科,根据学习者、教学者、辅导者、学习环境等条件按照一定的教学模型,对教学流程、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设计活动。

三、混合教学模式必要性

(一)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

传统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英语教研室教学设计为目标,缺乏各专业的针对性教学,其教学方式存在普遍化、单一化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与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结合较少,虽然有些学科专业已经设置了本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但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不恰当,学生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满足学生对本专业的深层次掌握的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拓展就业前景,对各学科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改革,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模式突出

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背景下的主流教学模式,其主旨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网络化课堂学习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8]。该教学方案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兴趣,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基础上进行改革,对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综合评分进行更公平公正的考核,并能实现学生与老师信息之间的有效交流,为后续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案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四、TOPSIS理想系数法分析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方案

理想系数法是综合可行性评价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方案的功能满足系数与方案的成本满意系数的几何平均数(即方案理想系数)的高低来评价方案的优劣;其计算步骤如下:1.拟订方案的评分标准;2.对各方案按各项功能评价指标进行评分,计算出各方案的总评分值。3.计算各方案功能满足系数;4.计算各方案成本满意系数。[9]

(一)理想系数法的步骤

1.用某种评分方法对每种方案的各项功能进行评分[10]。

2.按下式计算功能满足系数fi:

理想系数φi是在功能和成本两个方面综合衡量方案距离理想状态的程度,fi、ei、φi均介于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之间。若φi=0,则方案完全不理想,若φi=1,则方案为理想状态。其他数值则应当保留φi数值高的方案。

(二)設置调查问卷

结合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情况,通过分发632份调查问卷,筛除14份无效调查问卷,取每个选项的平均值整数,从而获得表2数据。为此可以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在不同教学目标下,知识可获得程度、学生对传统教学的学习持久性、所获得的知识预期社会实践应用性以及校内资源条件的配套满意情况等,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每个问题设置5个满意程度,5为理想状态,1为差的方案(最不满意),通过对不同教学目标各种预期及环境评估,分析出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渴望程度,再结合学生对功能目标渴望程度来设置大学英语教学方案及目标,为改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意见及建议。具体过程如下:

通过公式①获得功能满足系数fi数值;根据fi数值利用公式②,结合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预计该课程在每学年课程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成本为30万,除开弹性成本3万元,依次分配给文体知识的方案成本6万预算,写作实践的方案成本8万,课程目标设计的方案成本3万,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为目标的方案成本为10万,计算出经济满意系数ei具体数值,将ei数值带入到③公式中计算出理想系数φ。经上述公式计算得下表3数据:

从上述分析可知,教学培养目标侧重顺序为:文体知识最为基础(0.49),其次为创新人才培养教学目标方式(0.46),再次为写作实践(0.44),最后为课程目标实现(0.34)。

因此,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各种设计目标不可能独立存在,彼此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设置过程中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设置首要的课程目标,结合其他三个课程目标设计,有效配合首要目标课程设计,将实现较为理想的教学状态。

五、独立学院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应用情况分析

(一)独立学院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方案活动过程与反馈回路

独立学院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设计活动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周期性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本文通过控制论中反馈模型,分析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教学方案设计过程的具体应用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虚线方框为整个系统的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满足就业质量及就业率的提高。

环节3方案决策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其整合信息要与初始环节0的目标保持一致,要加入一些约束条件,避免出现不同专业学生同一教学要求的情况;环节6中具体参与的班级改革过程中的信息,通过反馈环节9返回到大学英语教研室方案整合;就业及就业率情况通过环节8和环节10分别反馈到环节0和环节2过程中,为下次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后,需要市场的检验,即为就业、就业率信息反馈。通过就业及就业率的具体情况反馈,对大学英语混合教学设计过程的内部结构设计过程是否存在瑕疵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修正作用。反馈信息可以修正环节0的初始备选方案设计,也可以修正大学英语教研室方案设计。

(二)问卷调查过程及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于2018年5月开始,调查结果于2018年7月结束。根据上述情况,已向学院和教研室汇报和沟通,并在2018年9月将设计结果、预期投入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上述分析,大学英语教研组针对不同专业情况,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设计出相应的符合目标学校的各专业的教学方案。

1.问卷调查过程

以201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为例:结合该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报关、报检、商务谈判、船务代理、海外投资等工作及岗位,将多种岗位信息整合出0环节(为初次整合方案),混合教学设计中结合案例中文体知识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设计具体的混合学习教学案例及教学内容;1环节通过2环节的大学英语教研室方案约束进入部门领导的决策3环节中;环节4为前述环节的再次整合;环节5为将环节4的整合信息落实到参与教学方案改革的大学英语任课教师;环节6为任课教师将整合的教学方案落实到具体改革的班级,从而实现环节7的新型大学英语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以上为整个大学英语混合教学设计过程。

2.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学生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与同事及客户相处更为顺利,并且在初次工作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了被认可的感觉,这为他们在将来的职业成长道路上提供了极大的信心。

从就业实习单位获得的反馈信息来看,公司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往年相比,肯定的程度加深,并且他们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十分认可,这离不开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混合教学的经历。

(三)问卷调查应用结果分析

1.学生反馈

学生在经过教学目标改革后,通过整学年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反馈等方面的信息,可获知,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大学英语的积极性获得提高。但因为是初期改革,目标效果并不是特别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改革方面经验积累不足。

2.教学安排

(1)时间安排:在课时安排上无法在原有课时基础上增加课时,否则会因持续增加课时,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从而会降低对该门课程的好感程度。因此,在原有教学目标基础上,在每堂课安排20分钟左右的时间有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2)混合教学目标:混合教学是结合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进行设计模型,对教学流程、学习过程、学习活动的约束与改善。但大学英语课程不是专业英语课程,不可以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两者之间虽然有必然联系,但是不可以主次不分,既要基本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初目标、适应就业门槛中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的基本要求,也要满足各学科之间一定程度上的过渡,也要为促进学生的具体应用能力做出贡献。

3.教学实现难度

大学英语课程教师有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背景为最佳,对当前该专业热点事件、新闻要及时掌握并更新,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对此,以英语专业为受教育背景的大学英语教师,存在一定的教学难度。

六、结论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教学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周期性循环的过程,为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教学方案框架搭建后,应结合课程要求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而适当的做出调整,教学方案框架可以大体趨同,但教学具体内容必须要适时调整。社会在变化,世界也在变化,教学应以符合时代需要为主题,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使用TOPSIS理想系数法,来分析大学英语课混合学习方案的选择,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混合学习教学方案系统活动过程与反馈回路来检验大学英语教学方案的具体落实过程,旨在探讨独立学院和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及为其他学科专业的混合学习教学方案设计提供些许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培林.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20 (3).

[2]杨旗.“混合式学习”课程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 2019 (2).

[3]Ford Lumban Gaol, Fonny Hutagalung. The trends of blended learning in South East Asia[J].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FIP Technical Committee on Education, 2020 (3).

[4]Stefanic, Campbell, Russ, Stefanic. Evaluation of a blended learning approach for cross-cultural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2020 (3).

[5]杜霞.高等教育法概论[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55-56.

[6]刘重霄.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升跨文化人文素质·教学改革论文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7:166.

[7]赵建华.混合学习应用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5:146.

[8]莫国涛,王丽秋.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7 (35).

[9]张仲礼,林甫生,朱根. 当代经济新学科新方法新流派(第3卷)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8:651.

[10]孙东川,朱桂龙.系统工程基本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205-206.

(责任编辑:郭丽春 曹晓东)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职业匹配的独立学院就业体系构建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