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谢觉哉深厚的革命友谊

2020-08-06 14:47陈钰
党史纵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谢觉哉通俗湖南

陈钰

谢觉哉(1884-1971),湖南省宁乡县人,被毛泽东亲切地称为“谢胡子”。毛泽东与谢觉哉的革命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两人就开始并肩作战。谢觉哉1921年经毛泽东介绍参加了新民学会,1925年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到中央苏区后曾任毛泽东的秘书。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初次相识结友谊

毛泽东与谢觉哉第一次见面是在1920年9月初。当时,谢觉哉的同乡好友何叔衡任湖南教育通俗报编辑所所长,邀请正在宁乡县云山学堂任教的谢觉哉前往长沙主编《湖南教育通俗报》。谢觉哉虽然文字功底深厚,又关心时事,但缺乏办报经验。

9月初,《湖南教育通俗报》第一次编辑会议召开。会前,何叔衡对谢觉哉说:“这次编辑会议很重要,考虑到大家长期在小学教书,缺乏办报经验,我特意邀请了一位年轻同志一起来研究办报的问题。”

“谁呀?”谢觉哉问。

何叔衡回答:“毛润之!”

毛润之就是毛泽东。毛泽东当时虽然年轻,但是他主编的《湘江评论》影响很大。谢觉哉拜读过毛泽东的文章,一直希望能一睹他的风采。谢觉哉对何叔衡说:“你的主意不错,但毛泽东名气很大,他会不会摆架子啊?”

“不会!”何叔衡拍了拍谢觉哉的肩膀说,“毛润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毛泽东到会之后,在发言中诚恳地指出:“报纸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确,不可含糊;《通俗报》是向一般群众进行教育的武器,文字必须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尤其要根据事实说话,不可长谈空洞的大道理。”

谢觉哉认真地听着,不禁对毛泽东又多了几分敬佩。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专门拜访了谢觉哉,两人进行了一次交心的谈话。

这次会见,两人交谈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0年后毛泽东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形:“觉哉当时36岁,矮墩结实的个子、清秀的面庞,嘴上留着浓密的八字胡须,说话慢条斯理,虽然还不免带点‘之乎者也旧文人气态,但是整个举止言谈显得谦睿谦和,诚实可靠。”谢觉哉对毛泽东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1952年,谢觉哉回忆说:“我在《湖南教育通俗报》的编辑会议上初次见到毛泽东同志。当时,湖南刚赶走张静尧,何叔衡就约我去编通俗报,我历任小学教员,见闻不广没有编过报。毛泽东同志的发言,我还不能全部领会,但他那谦虚与诚恳的态度、简要的语言,给我印象很深。”

对于毛泽东的办报意见,谢觉哉欣然接受,他对《湖南教育通俗报》的内容和形式都作了重大改革。改革以后,《湖南教育通俗报》观点鲜明、通俗易懂,让人耳目一新。毛泽东对《湖南教育通俗报》也给予了极大关注,每隔几天就到报馆来一次,对编辑工作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还对谢觉哉在《小批评》《随感录》等栏目中发表的讽刺短文大加赞赏,并积极投稿。谢觉哉在读到毛泽东的稿件后,倍加赞赏,他后来感叹那是“好优美的文章,为我们从来所未见过的,我总是把它刊在报上最显著的位置”。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谢觉哉的思想日益进步。

1920年,正是湖南自治运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时期,毛泽东先后写了《湖南人民的自决》《“湘人治湘”与“湘人自治”》《“全自治”与“半自治”》等10多篇文章,宣傳以“民治”为中心内容的自治思想。谢觉哉对毛泽东的观点深表赞同与拥护,在《湖南教育通俗报》上也发表了《自治是我们的权力也是我们的义务》《公民资格》《我所希望于审查员》等文章,与毛泽东遥相呼应、并肩作战。在毛泽东与谢觉哉的共同努力下,《湖南教育通俗报》成为当时新思想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

在报馆工作期间,毛泽东与谢觉哉的友谊不断加深,共同的理想与价值观使他们更加相信和依赖彼此。毛泽东后来回忆说:这一年的《湖南教育通俗报》办得很不错。而正是因为报纸办得出色,引起了湖南反动当局的不满,在1921年6月15日被迫停刊。毛泽东闻讯赶来,对谢觉哉、何叔衡表示安慰,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通俗报”的精神,与旧势力作斗争。对于此事,谢觉哉在日记中写道:“润之提议另组一报,继续《通俗报》精神。”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更加验证了毛泽东与谢觉哉之间的深厚友谊。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与何叔衡启程去上海参加中共一大。这件事在当时高压的政治环境下是极其秘密的,被泄露出去就有掉脑袋的风险,但他们并没有向谢觉哉隐瞒,足见毛泽东对谢觉哉的信任程度早已超过了普通朋友。一大之后,毛泽东回到了湖南,秘密成立了湖南省共产党支部,积极培养进步分子,谢觉哉即是他所关心的人选。毛泽东不仅经常给谢觉哉送一些进步书刊,而且还同他一起参加一些重要活动。在毛泽东的帮助下,谢觉哉在政治上日益成熟。1927年马日事变后,谢觉哉在长沙乡下避难。8月,他在长沙北门外沈家大屋见到了刚参加完八七会议,准备回湖南举行秋收起义的毛泽东,两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见面机会,在一起同吃同住,交流思想。毛泽东还告诉了谢觉哉今后要搞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的计划。

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后率部队上了井冈山,谢觉哉也于12月离开了长沙。

久别重逢倍珍惜

毛泽东与谢觉哉再次见面,已经是5年后的1933年5月了。这时,谢觉哉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秘密离开上海,来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府瑞金。毛泽东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

到瑞金后,谢觉哉立即前往毛泽东的住处,要求分配工作。那天,毛泽东穿着一身红军制服,脚蹬布鞋,虽然面容消瘦,但眉宇间的英气丝毫不减当年。他打开门,一看是谢觉哉,十分惊喜地喊道:“嗬,谢胡子,你什么时候来的?”

谢觉哉是“宁乡四胡子”之一,听毛泽东亲切地称自己为“谢胡子”,便连忙激动地说道:“刚到,刚到。”然后指着随后进门的毛泽民之妻钱希钧说:“是你弟媳妇带我来的。”

“你可来了,一路上辛苦了,身体好吗?”寒暄几句之后,毛泽东便拉着久别重逢的谢觉哉深入交谈了起来。为了招待这位风尘仆仆、舟车劳顿的老朋友,毛泽东还热情地自掏腰包,让弟媳从老乡家里买来了3只鸡蛋,又从食堂打了辣椒炒酸菜。他俩一边吃着带有家乡味道的饭菜,一边聊起了革命。时隔多年,谢觉哉再次被这位老朋友的睿智思想所折服。

饭后,毛泽东要去开会,走到半路,他突然想起还没有给谢觉哉分配工作,就又走回来拍了拍谢觉哉的肩膀,说:“已经考虑好了,我这里正缺人,我们继续合作吧。”就这样,谢觉哉在毛泽东住处对面的一间空屋子里住了下来,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两人再次并肩作战。

谢觉哉虽是秘书,但作为老朋友,两人之间不存在很明显的上下级关系,毛泽东也说他们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毛泽东还经常同谢觉哉开玩笑。有一次,事务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些烟草,给抽烟的人每人分一份,谁也不多给。当时的烟草很缺,毛泽东又爱好吸烟,就对事务长说:“把谢胡子那份也给我吧。”把谢觉哉那份烟草“抢”到手后,毛泽东才笑呵呵地离开。

玩笑归玩笑,毛泽东对比自己大将近10岁的谢觉哉是十分尊重关心的。当时环境艰苦,工作紧张,毛泽东经常办公到深夜,年近50岁的谢觉哉也改变了作息习惯,常常陪毛泽东在夜里办公。一天晚上,毛泽东看着年近半百、胡须花白的谢觉哉,问道:“谢胡子,你白天吃这点子粮食,够了吗?”谢觉哉勉强地说:“也够了。”毛泽东笑了笑,放下笔,说:“我去弄个南瓜,你去弄点柴草来,咱们煮南瓜吃。”说罢,两人分头弄来了南瓜和柴草,借着月光,在屋外支起锅、点上火,煮了一锅南瓜。他们边吃边聊,其乐无穷,吃完后马上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谢觉哉刚到中央苏区,好多工作都不适应。对此,毛泽东非常注重方式方法,在有的方面就给予帮助、指点,有的地方就故意不说,让谢觉哉自己摸索。有一次,毛泽东让谢觉哉起草一份重要会议的通知,起草完毕,毛泽东接过一看,认为全都不行,于是一字未留,自己又重新起草了一份。谢觉哉觉得自己很失职,着急地问毛泽东:“为什么我这样不会写呢?”毛泽东沉思了片刻,和颜悦色地说:“你学!”

毛泽东的话给了谢觉哉很大启发,回到办公室后,他反复分析琢磨毛泽东重新起草的通知,随即认识到自己写的稿子是言之无物,文不对题。这次教训后,谢觉哉加紧学习,既向书本学习,又向生活学习,工作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在任秘书(后任秘书长)期间,他协助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制定了《选举法》《土地法》《劳动法》《税收条例》等重要法规,成了毛泽东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后来,谢觉哉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秘书长和内务部长,并兼任中央政府机关党总支书记。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耳濡目染,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也成了谢觉哉自己的工作风格。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处处践行着毛泽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有一次,谢觉哉发现沙洲坝村的村民多在瑞金河挑水,而沙洲坝距离瑞金河路程远且行走不便。他想,如果能在村中找到水源,就可以解决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十分赞同。开工的这一天,谢觉哉第一个开锄破土,毛泽东和贺子珍也来参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口井很快就被打好了。乡亲们为了铭记他们的恩情,后来在井的旁边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

长征初期,由于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主力减员严重。红军转战到贵州后,毛泽东忧心忡忡地对谢觉哉说:“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怎么得了啊!”此后,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谢觉哉激动地说:“毛泽东同志回到中央的领导地位,事情就好办了。”在高级干部传达遵义会议决议的会议上,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了坚决拥护毛泽东领导的重要发言。

长征行军十分艰苦,谢觉哉年岁已高,毛泽东十分担心这位老朋友的身体,经常到干部休息连去看望他。有一次,毛泽东弄到了一点牛肉,立即分给谢觉哉一块。长征经过毛尔盖时,部队实在没吃的了,毛泽东就叫人把自己的马杀了,把马肉分送给同志们。谢觉哉也得到了一份。后来,毛泽东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分到的肉多一些,谢觉哉少一些,心里感到歉疚,便写信给谢觉哉解释情况表达歉意,说是特务员分的,他自己并不知情。在毛泽东的关心帮助下,谢觉哉拖着羸弱的身体终于走完了漫漫长征路。

同舟共济为革命

红军到达陕北后不久,谢觉哉任中央内务部部长、西北办事处秘书长,后来又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和毛泽东在一起的机会更多了。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对谢觉哉十分倚重,他们常在一起研究工作,交流生活。一次,毛泽东向这位老战友讲述了自己在秋收起义前,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去江西铜鼓领导驻军起义,走到浏阳时被团防军逮捕,最后机智脱险的经历。讲的时候毛泽东兴致很高,仿佛又置身其境,谢觉哉听得也十分入神,就建议毛泽东将此事经过写出来。毛泽东让谢觉哉写,谢觉哉由此写出著名的《浏阳遇险》。毛泽东很少讲起自己的经历,更不用说主动讲了。1936年,毛泽东曾向斯诺讲起过这段经历,但十分简短。因此,谢觉哉的这篇文章很有价值,这篇文章也成了他们深厚友谊的见证。不久,谢觉哉将这篇文章加以修改,连同与毛泽东交往的几篇回忆片段一起编入《记毛泽东同志》一文中,发表在延安出版的《中国青年》上。

当时,边区的财政经济十分困难。谢觉哉为了改善边区的财政经济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极帮毛泽东出谋划策。1941年夏天,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谢觉哉就给毛泽东写了近万字的书信,提出了自己对边区发展生产的各种建议和意见。毛泽东不仅十分看重谢觉哉的建议,而且在实施财政建设方针之前也要同谢觉哉交换意见,首先听取他的想法。1941年8月6日,毛泽东在给谢觉哉的信中即有对边区财政经济的计划,并说:“提出以上论点,正于你及林老(即林伯渠——编者注)觉得有错误,即祈毫不客气,一一指正,以归一是。”在政权建设方面,谢觉哉也向毛泽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绝大多数被毛泽东采纳并执行。

毛泽东和谢觉哉的旧學功底都很深厚,他们在学问上也经常切磋、探讨,有时还互相交换线装书阅读。谢觉哉还非常欣赏毛泽东的字体书法,经常临摹学习。

在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期间,谢觉哉想方设法改善教员、学生的生活。一天夜深了,他仍站在伙房的院坝里,同负责种菜的黄立德和养猪的杜老汉谈话,商量在缺油少肉的情况下,如何改善大家的生活。由于在冷风中待的时间太久,谢觉哉受凉得了重感冒。谢觉哉生病的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后,他特地从杨家岭步行来到中央党校谢觉哉的住处探望,温和地对谢觉哉说:“年纪大的人,工作要做,也要注意休息。你感冒了,还是要用湖南家乡喝酸辣汤的方法,出一身汗,就会好点。”同时又叫人找医务人员给谢觉哉服药。临走时,再三嘱咐谢觉哉要注意身体。

谢觉哉也十分关心他这位亦师亦友的领导,他知道毛泽东喜欢吃家乡菜,就常让妻子王定国送去一些腊肉和腌菜。由于繁忙的政务工作、大量写作的劳累,加上生活条件的艰苦,谢觉哉积劳成疾。1942年元旦,中央决定让他搬到枣园休养。同年9月,他的好友王凌波在延安病逝,这使谢觉哉备受打击,身体状况更加糟糕。毛泽东得知后,急忙写来了慰问的信:

谢老:

六日涵悉。死者已矣,生者务宜注意。关于你及林老的工作及生活,亟宜有所调节,务不过劳,文章亦不用写得太多,请加考虑为盼!

敬礼

毛泽东 九月十五日

毛泽东简短的信犹如春风温暖着谢觉哉的心田。休养了一段时间后,謝觉哉很快又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在延安时期,谢觉哉给毛泽东写过几十封信,毛泽东大多都有回复。从1941年至1944年间,毛泽东给谢觉哉写的9封信,均被收录在《毛泽东书信选集》一书中。

莫逆之交情似海

1949年深秋,在毛泽东儿子毛岸英结婚当天,谢觉哉夫妇收到了毛泽东亲笔写的请柬,请柬上写着:“岸英要结婚。为了节约,只请你们夫妇俩做客吧。”夫妇俩非常吃惊能在这样一场私人的家宴中被邀请。

当天晚上,谢觉哉夫妇来到中南海毛泽东的家中,同桌吃饭的还有新娘刘思齐及其母亲张文秋。这顿新婚晚餐非常简单,只有几个菜。毛泽东一边吃,一边高兴地说:“岸英有本事,这桩事都是他自己办的,没有让我操点心。”他还把从湖南老家捎来的腊肉夹到谢觉哉的碗里,亲热地说:“比你在延安送给我的怎样?”谢觉哉乐呵呵地说:“家乡的腊肉,当然比我们做得好啊!”饭后,毛泽东又邀请谢觉哉夫妇去毛岸英的新房看看。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日常事务比较繁重,谢觉哉也担负了重要职务,两人见面的机会相对少了很多,但是都在心里记挂着对方。1963年,谢觉哉身患重病,右手拿不稳筷子,右脚站不住,舌头发直不能讲话,被诊断为左侧大脑血管栓塞。毛泽东知道后非常着急,托人传话让谢觉哉好好养病。而谢觉哉也惦记着毛泽东。当时他的右手已经瘫痪,就用左手颤颤巍巍地给毛泽东写了最后一封信。他提醒毛泽东不要只顾工作,不顾身体,应该防患于未然,珍重自己的身体。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有人想找谢觉哉的“岔子”,谢觉哉身边的工作人员十分担心,建议他给毛泽东写封信,但谢觉哉说:“我一生光明正大,可以敞开心肺给人看,写什么信。”1968年,在毛泽东75岁生日之际,谢觉哉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正是从心所欲年,

名传环宇德齐天。

一池春水无心皱,

万古云霄着意旋。

算定帝修反必败,

眼看亚非拉争先。

今宵万岁呼唤遍,

雨露阳光在眼前。

1971年,谢觉哉溘然长逝,享年87岁。毛泽东听闻噩耗后悲痛不已,深切哀悼与自己并肩作战大半辈子的老战友、老知己“谢胡子”。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谢觉哉通俗湖南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谢觉哉的读书之道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一条常用的御寒毛毯
小说的通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湖南童谣
在湖南
谢觉哉家务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