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琳峥
摘 要:人们常说:“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散文、诗歌、戏曲等内容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可作为弘扬关爱祖国、自律自强、尚礼守法、宽容豁达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到学生心中,对他们的价值观念进行洗礼。针对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弘扬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背景下,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碰撞,淡化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基于应试教育下,课堂教学多以灌输为主,不重视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人生意义、道德理想等。加之,课堂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字句分析、全文翻译上,阻碍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学生很少有对文化的自我感悟。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可用于培养学生勇于承担责任意识,让他们学习其中的人生态度,懂得诚实守信和真诚友善的处事做人道理,慢慢实现人格的健全。成长过程中,部分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等的影响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他们,可切实缓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文化视野上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于拓展学生对民俗、人文、地理等领域知识的学习,让他们的见识有所增长,拥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佳作,阅读文化精品,可让他们从中掌握更多遣词造句、人物刻画等方法,具备一定读写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要发挥好这一方面文化的积极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初中語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挖掘教材,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语文教材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据。教材中,有古诗文、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等不同类型课文,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对教育资源进行挖掘。首先,应深入挖掘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似的内容,用来让学生认识爱国爱家精神,激励他们树立捍卫民族的意识,促使他们更加懂得承担责任。其次,应深入挖掘蕴含积极人生态度的教育素材,用来培育学生道德修养,让他们学会永不言败,能够将进取精神弘扬下去。最后,要考虑到我国是“礼仪之邦”,于日常教学中渗入挖掘有关诚实守信等美德教育素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规范学生行为,让他们学会一些立身处世准则,懂得信守承诺。
在引导学生认识爱国爱家优秀传统文化时,可深入体会《使至塞上》古诗中作者对以身许国守边战士爱国精神的赞美。课堂上,请学生回顾曾学过的爱国将士驻守边关的动人诗句。这时,有的学生将联想到“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有的学生将联想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当学生的爱国情怀被调动起来以后,引入《使至塞上》这首边塞诗,再引导他们读一读、品一品“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一句内容。在对这一句内容进行讲解时,可要求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在燕然”中典故的引用,再结合典故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通过深入挖掘“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一句内容,学生将真正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整个教学过程,将加深学生对古诗中爱国精神的认识,点燃他们心中想要捍卫祖国的情怀。
(二)课堂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课堂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要想扭转优秀传统文化被吞噬的局面,更好地向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文化学习兴趣,应把握好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采取故设悬念、趣味导读、课前演讲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趣味呈现经典文化,以吸引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唤醒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期间,要遵循深入浅出原则,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珍贵文化遗产等进行解读,了解其精神与内涵。同时,可适当穿插一些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小故事,用故事来弘扬文化。课堂上,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模式开展教学,再鼓励学生用QQ群等分享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成果,进而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
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桃花源记》一课教学时,可先为学生介绍文本写作背景,带领他们感知课文,疏通文意。当他们初步理解了文本内容以后,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为学生设计几个问题:作者描写桃花林自然景物有何作用?作者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有何用意?假如你来到桃花源你会有何感想?设计完问题以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这几个问题。其中,在第一个问题探究中,学生将了解到景物描写为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在第二个问题探究中,学生将透过作者所描写的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社会弄清文本所寄托的反对剥削压迫愿望,明白作者向往世外桃源生活的人生态度。在第三个问题分析中,学生将主动弘扬作者的积极进取人生态度,向往美好生活。在这里,通过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巧妙地向学生渗透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课外延伸,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课内、课外如同课堂教学双翼,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因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要把握好课外延伸环节,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课外引导中,可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红楼梦》等经典佳作,丰富他们对文化魅力的感受。同时,要多为学生推荐一些《百家讲坛》等文化类节目,使他们从中积累更多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更多宝贵的文化资源。另外,要利用好课外时间,组织丰富且趣味十足的传统文化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于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文化,让他们更加懂得学习古人智慧。其中,对于比赛活动的组织,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书法比赛、赛诗会、成语接龙等比赛项目,让他们慢慢形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木兰诗》一课教学时,为让学生学习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中,可为学生布置一个课外任务,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结合木兰替父从军故事主题编一段舞台情景剧,分配好情景剧中木兰、木兰父亲、木兰弟弟、将军等人物角色的扮演,再在丰富人物形象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演绎木兰隐瞒身份等故事情节。课上,给学生搭建一个表演舞台,让他们以表演形式将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精神诠释出来。木兰故事时间久远,这种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方法可令学生对木兰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更强的感受。情景剧表演中,学生也将通过人物扮演主动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观。
(四)利用环境,熏陶优秀传统文化
环境,对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日常教学中,要利用好班级环境向学生熏陶优秀传统文化。在班级环境布置上,设计一个“诗词角”,用于展示经典的古诗词佳作。同时,组织学生用自己所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心設计班级文化墙,将名篇佳作张贴到文化墙上。基于这样一个课堂环境,学生将从中积累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在课前,可利用广播等为学生播放古诗文朗诵,用音频熏陶他们。另外,可考虑到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于日常教学中引导他们组成围棋兴趣小组、国画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等,鼓励他们结合课上所学内容于小组内开展更多活动。活动中,班级里将形成良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学生将在文化熏陶下实现人格的完善。
比如,在《邓稼先》一课教学时,可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利用网络资源共同布置一个文化角,体现邓稼先艰苦奋斗、老实纯朴、意志坚强、甘于奉献等品质。文化角布置中,有的学生将在文化角展示栏呈现邓稼先关于核武器、原子武器等的研发成果;有的学生将精心整理出邓稼先所获得的荣誉;有的学生将展示自己搜集的当众撕碎侵略者旗子、许身国威壮河山等人物轶事。当学生在班级文化角熏陶下积累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以后,可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为他们介绍课文背景。接着,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表现了邓稼先什么精神,体会作者用平实语言表达对邓稼先的赞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对邓稼先产生崇敬之情,能够主动学习他身上的良好品质,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五)观察生活,品味优秀传统文化
人们常说:“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深入品味优秀传统文化,要引导他们用心观察日常生活,感悟生活中的传统文化。针对此,要抓住每一个课堂教育时机,启发学生用心观察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习俗,以加深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品味。同时,要以教材为依据,延伸出传统历法等生活观察活动,感悟古人智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另外,在日常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周边传统工艺,体会传统工艺观赏价值,积极弘扬工艺。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值得学生品味和发扬的。因而,要用心营造一个品味生活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接受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蕴藏着优秀传统文化,在《灯笼》一课教学时,可结合灯笼是节日喜庆的象征,请学生用心感悟元宵节这个传统节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元宵节观灯会习俗。这时,有的学生将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说道:“灯笼有光明、添丁含义,观灯会上妇女要在灯下游走。”还有的学生将说道:“元宵灯会上,人们会在灯下载歌载舞。”当学生对灯笼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再引导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分析文中是怎样描写灯笼的?读一读、说一说灯笼的意义。在这里,引导学生品味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元宵节习俗,丰富了他们对传统节日中灯笼文化的了解,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顺利过渡到了吴伯箫的灯笼记忆学习中,实现了文化的弘扬。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日常教学中,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素材。同时,在课堂上,积极渗透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等精神,且利用好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用环境熏陶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提升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品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萍.浅析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13).
[2]许海燕.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5):62.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