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平
摘 要:一个民族的屹立必然少不了文化的屹立,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当代初中语文教学中必然要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优美的祖国语言,正心修身的传统美德,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时代传承的经典文本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新课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在世界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一个民族要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文化的屹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正如诺贝尔奖得主阿尔文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聚会上所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安邦定国,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明的精神脊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从而爱上祖国的语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热爱祖国语言和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因此,语文学习就是要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之美,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优雅和典雅,从而对这种语言产生兴趣,进而能够掌握这种语言,灵活运用这种语言。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欣赏汉字的构造的独到之处,欣赏汉字的结构之美。我先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发展史,让学生认识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演变发展过程;再向学生讲解汉字的构造,让学生认识了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等造字法,了解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感悟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并结合汉字的书法作品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字形之美。
第二步,配合诗词诵读,我让学生感受中国语言的韵律之美。语言文字之美,还应体现在把它置于特定的形式之下。结合所学诗歌作品,让学生了解诗作正是运用了平仄、押韵以及多种修辞手法等形式,让我们朗读起来能朗朗上口,这些正是韵律的具体体现。在学习《蒹葭》一文时,除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之外,我还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品味作品正是运用了反复手法,一咏三叹的韵律形式,进一步加深了文章所表现的情感程度。同时,我还给学生推荐一些谱曲的诗歌让学生传唱,比如《在水一方》,这样既让学生在旋律中迅速地记住了作品,又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的兴趣。
第三步,结合文学的发展史,让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的形式之美。通过学习《关雎》《蒹葭》,让学生了解到《诗经》的文字简洁,风雅颂,赋比兴,情貌无遗,通过对历代诗歌文学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到唐诗的刚柔并济,艳丽夺目,气象万千;宋词的清丽,优雅芬芳,大美天成;元曲的激越,轻快舒畅,摇曳多姿;明清小说的典雅,波澜起伏,显世间百态。正是这多姿多彩的文学样式,让祖国文化熠熠生辉。
我正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展现的语言之美,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语文学习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美德,树时代新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的价值取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礼记》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就是说,“正心”“修身”是人生的基础,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充分证明了“正心修身”即“端正思想,修养品性”的重要性。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少用说教,多用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围绕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性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作品,让学生激发起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诵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学生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胸怀天下苍生;学习《木兰诗》《游子吟》,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感人;诵读着“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诵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学生感悟到了友情的珍贵;结合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语文学习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正心修身”。
三、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走进传统习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结合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我在教学中有步骤地让学生对中国传统习俗进行学习了解。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考察家乡的习俗,并写出收获进行交流。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我结合《二十四节气诗》,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节令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学习《社戏》一文时,结合文中提到“清明节扫墓归省”一事,以“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应怎样看待清明节等角度,让学生查找资料,收集有关诗句,写作《清明随想》的作文从而让学生对这一节日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動,让学生对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有了新的认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经典,增强文化积淀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目标,应做到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正如培根所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而经典文本是经过历史积淀,具有典范性,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广泛而积极影响的作品。阅读经典,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进历史,与先辈进行人文交流,吸取文化精髓。
结合名著阅读活动,我让学生通过摘抄精彩文段、写评析、互相交流,进行考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了解经典,阅读经典,让学生接触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自身的文化积淀。比如在学习《论语》《孟子》二章时,我就对儒家思想文化展开拓展,由孔孟自身的经历,“仁”“礼”“义”的思想体系,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等内容展开探讨了解。这些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正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也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优美典雅的祖国语言,正心修身的传统美德,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时代传承的经典文本,让我们借优秀传统文化这股春风,助语文教学扬帆起航,助民族复兴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李春.小议初中语文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策略[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6(2).
[2]唐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6):130.
[3]于海波.小议在中学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2):32-33.
[4]边艳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24,181.
[5]胡兴娟.小议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J].成功(教育),2009(2):78.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