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不断升级,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在全球贸易失衡及单边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美贸易摩擦将越来越频繁。文章深入分析了中美贸易战爆发的背景和核心原因,剖析本次贸易战对中美尤其是我国贸易的影响。同时,就中国对中美贸易战的应对之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关键词]中美贸易;贸易摩擦;贸易战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1.015
1 背景
2018年3月9日,美国政府签署关税法令,加征来自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关税,截至2019年10月,美国政府接连发布的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措施,不断激化了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除了表面上的巨额贸易逆差以及特朗普中期选举需要,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的全面崛起严重影响了“美国优先”的国际战略地位,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具威胁性的竞争对手。随着中美贸易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影响也在逐步扩大。特朗普政府有意为之而发动的此次贸易战,中国将如何应对,是此次贸易战的关键所在。
2 贸易战爆发的核心原因
2.1 巨额的贸易赤字
过去十年来,全球贸易失衡加剧, 东亚国家经常项目盈余已经攀升至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十年前负有赤字的欧洲如今也迎头赶上,盈余越来越多。美国长期占据世界经常项目赤字排行榜第一,贸易逆差高达5000亿美元。而且,这种贸易失衡正在朝着越来越不利于美国的发展演变,中美贸易逆差额缺口越来越大,失衡现象愈演愈烈。重商主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长期的贸易逆差使美国的制造业遭受严重冲击,促使失业率不断上升。基于此,为扭转局势,美国政府有意实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为中美贸易战埋下种子。
2.2 中期选举和总统连任
目前,共和党依然掌控着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多数席位,特朗普和共和党领袖们想继续在国会推进他们的法案、确保由总统提名的官员获得通过。因此,他们设法在中期选举中保住两院多数党的地位。特朗普政府始终坚持“美国优先”的战略地位,表面上是在强调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繁荣将会带动世界的发展。但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就是想让美国拥有最优利益,正如其在201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表达的在满足美国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下,美国将推动国际经贸活动。而WTO基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建立并维护的贸易体系,显然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理念不匹配。自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以来,始终保持着霸权地位。面对现如今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势力的崛起,为了继续保持并巩固美国国际霸权地位,特朗普政府决定绕过WTO规则发起贸易战。
2.3 弥补减税所产生的财政更加不平衡
根据美国2018年12月通过的法案,大大降低了企业所得税和个税起征点夫妻合并申报的所得税起征点,征税额加起来减少的额度高达1.4万亿美元,这对本来财政就很吃紧的美国政府更是雪上加霜。减税完成后,一方面实现了在税收上和其他国家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为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开展做好了准备。而随着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多边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模式。在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的体系下,中国的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有效的发展。然而在美国政府看来,这属于“搭便车”行为,严重挑战了“美国优先”的战略地位。特朗普政府想要建立服从美国利益的双边贸易模式,抛弃多边贸易,挑战现有的世界贸易组织体系。
3 中美贸易战的前景分析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有两个层面与两种运作:一方面是虚晃一枪。“吆喝”或“口水战”,拿着大棒却不会打下来,目的在于增加谈判筹码,迫使中国大幅度让步、开放市场,迫使中国企业尽可能到美国本土投资生产、解决美国就业;另一方面是真刀真枪。真的增加关税或实施真的制裁,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加征高关税迫使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削弱中国经济实力,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极大抑制对外贸易额的增长,对中美双方的对外贸易都将产生强烈冲击,而贸易顺差国家遭受的冲击更大。但是从中国政府一次次有效反击中可观察,在本次贸易战中中国政府已经做好了与美国政府硬碰硬的长远打算和准备。因贸易战所带来的一系列严峻问题和负面影响,中国政府拒绝接受被动“割肉”这种方式,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当前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贸易战线。
3.1 贸易战前景的最基本判断
3.1.1 中美贸易摩擦或纷争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此次中美贸易战的对立双方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且双方贸易高度相互依赖,对中国而言,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增加关税,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必然会降低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另外,中国采取积极的正面迎战,提高美国进口产品关税的反击措施,同样会对中国的贸易进口产生不利影响。双方的一系列反制措施将使中美贸易摩擦成常态化发展,这种纷争将会越来越频繁。
3.1.2 做最坏的打算,爭取最好的结果
大范围提高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不可避免将使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严重受阻,并将对中国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在短期内迎来最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局势,中国不得不寻求新的贸易方向。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良好发展,中国可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增大出口量,尤其是实现优质过剩的产品输出。
3.2 中美贸易战未来发展的三种可能
3.2.1 雷声大、雨点小
中美双方应积极开展贸易谈判协商活动,尽量减少贸易战带来的损失,迅速回到谈判桌上,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感并达成共识,通过协商把双方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尽可能消除。
3.2.2 中等规模贸易战
随着双方贸易局势对峙的不断深入,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将涉及双方贸易额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双方均有损失,根据多方测算,中国损失可能相对大一些。
3.2.3 全面和大规模贸易战
双方贸易和投资大幅度萎缩,一旦出现更大规模的贸易战,将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除非台湾海峡局势出现巨变,目前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极小。
3.3 中美贸易战对双方的影响
随着贸易战的持续僵持,中美双方之间博弈越来越激烈,在自有主张的原则下互不让步,加之中美双方的贸易依存度较高,两国任何一方在彼此贸易依存度较高情况下都无法独善其身,对双方经济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对美国的损失。美国国内一些消费品价格上涨,引起国内民众的普遍抱怨;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可能受到相应制裁或减少优惠待遇,遭遇经营损失;贸易战还将触发美国金融市场动荡,股市市值缩水;贸易战将使一些美国企业丢掉或损失中国巨大市场的机会。
(2)对中国的损失。中国大量中小型出口生产企业遭遇经营困难,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失业;中低端制造业将逐渐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将逐渐失去美国巨大市场;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完全被美国拒之门外,发展严重受阻;中国失去重要的进口高科技技术和产品的渠道来源;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大豆、玉米、种子等价格将继续大涨;诱发金融市场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
4 中国应对之策
贸易战对我国而言,从长期来看未必完全是坏事,它将迫使中国企业提升高新核心技术能力,促进内需发展和相关行业市场的开发。面对贸易战,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改革,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与美国抗衡,应设法将贸易战控制在尽可能有限的范围之内。
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贸易战是其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中美之间将上演着一场巨大的博弈。我国“以夷制夷”,沉着应对。一方面,在有利于我国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进口,减少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切实为特朗普制造一些让选民看得见的政绩来;另一方面,准备“应战”,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先发制人以实战对付特朗普的虚战,比如,特朗普政府扬言在哪个方面对中国出手,我国不等他出手就在那个方面主动出击,让其不敢随意发动贸易战。
了解了贸易战背后的意图和核心原因之后,中方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外交部、大使馆,再到商务部的反应和应对,不难看出中方对此贸易战已经做足了功课,从外交到经济到政治到军事,无论美方采取怎样的举措,中方可以采取应对之策如下:
(1)先礼后兵。在语言上以及姿态上绝不示弱,同时做好反制清单准备。
(2)积极寻求谈判解决问题,尽量减少贸易战带来的损失。
(3)推行“一带一路”倡议,努力开辟其他贸易渠道或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4)积极主动开放市场,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中来。
(5)大力加快推行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领域改革。
(6)降低进口优质产品关税,让国人能更实惠地购买到国外优质产品。
(7)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减少對美元的依赖。
(8)进一步加强高端科技和制造业的自主创新。
(9)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5 结论
中美贸易战实质是美国特朗普政权霸凌主义遏制中国崛起。无论对中国外贸的稳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面对此次蓄谋已久的贸易挑衅,中国需稳住阵脚,在寻求国际协助的同时,加强自我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内部的升级与转型,坚定“一带一路”倡议。如此有利于加强中国的内核竞争力、增强中国对外贸易体系的灵活性,进一步适应国际贸易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龙梅. 政策制定应谨慎 着眼提高韧性[J].IMI研究动态,2018(4).
[2]罗晓斐. 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研究[J].农业经济,2012(3).
[3]关丽静. 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8(10).
[4]陈栋,吴明明. 中美贸易失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6).
[5]王岭曦,唐雪钰,孟纬茜. 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影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3).
[6]李庆四.特朗普对华贸易战的原因及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18(6).
[作者简介]杨松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就职于集美工业学校,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