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0-08-06 14:34张淑华
考试周刊 2020年69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学生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拥有着一定的广度,而在其中展开动手操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于特殊图形的理性认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也少不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利用课外活动,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习惯。积极开展课外实践,创造有效的问题情景。通过这一系列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打通数学学习通路,着眼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而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知关键性的数学知识,它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能够通过动手操作,结合体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知识,最终完成学生的独特人格体验。这也不失为数学教学的一大有力方案,教师可以借此闪耀数学课堂教学的无穷光辉。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展开动手操作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理性感知

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在三年级阶段就着重学生绘图能力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的几何语言转换能力。为学生后期学习几何奠定基础,对于几何学习来讲,观察图形是十分关键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题目逐渐引导学生邊看题目边观察图形,根据题目中的对应条件寻找出相关的对应关系。绘图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由几何阐述到直观图形分析的操作过程,教师在此阶段展开动手操作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弄懂相关的几何术语。学生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了解各种图形的构成特点,并逐渐掌握这些图形的相关解题方案。教师可以借此来帮助学生完成对于立体图形的理性感知,巩固学生已学习过的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相比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他们对于相关的知识学习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好学生好玩好动的特性,从生活情景中提供学生相关的操作机会。此时利用好实践操作就能够逐渐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难懂的抽象数学知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利用操作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形象知识。这些操作过程也是符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真正帮助学生领悟关键知识的一大内容。在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选择内容,通过教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起始过程。

(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操作实践是学生能力的源泉,它能够将一些抽象知识以形象化的模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在枯燥文本的叙事过程中寻找到知识的有效切入点,逐渐形成学生正确的心理观念、实现知识的趣味化过程。学生会根据自身经历自主探索知识,这些数学知识能够深深地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为此在展开数学教学时,教师也要重视好学生的整个动手操作过程,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内在部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可行性,教师可以借由动手操作模式树立数学教学的正确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想象、验证、思考过程使学生了解相关数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由动手操作创造适当条件。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探索知识,动手操作过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机会。验证各类抽象公式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有效反馈。使学生在实践演练过程中找寻到正确的思维突破口,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也会逐渐养成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发挥学生潜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培养,能够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寻找出正确的解题答案。在此基础之下学生敢于进行动手操作,了解相关问题。

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学生也会有效的回顾知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了解重要知识点。寻找新的问题突破口,教师应该摆脱以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根本问题上理清观念。对概念性的问题加以实践探究,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而这一系列的过程又会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知识变为能力充实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使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更为活跃,在实践基础上学生能够有着属于自己的知识积淀。他们在课堂参与过程中会变得更为积极,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也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

二、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

现代数学的课堂教学平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它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课堂讲解模式。一些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更是学生可以借此理解数学知识,完成数学深刻感知的课堂要素。依据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关键性数学知识的理解兴趣,它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

在教学小学数学时,教师应该将兴趣要素融入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性的课外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重要课程出发点。通过平台拓展使学生能够在各类课外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相关魅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体验乐趣。逐渐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该利用好现今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多媒体教学课堂出发,通过制作道具或者使用相关的视频播放来鼓励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相关道具进行创新。使其能够更为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

实践与操作是数学课程教学不变的主题,由于数学学科的发散性。学生如果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那么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一个数学问题很有可能会有着多种方法来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动手操作也成为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渠道。

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新性的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教学时教师也不能够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大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時仍将教学重心放在一系列的知识讲解方面。这样的知识讲解模式忽略了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为此数学教师也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内进行实践操作以及学习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发挥学生的整个创新能力,运用好教材内的一些相关知识点。从此出发,营造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三)积极展开各类实践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习意识以及操作能力。他们能够在自身学习过程中了解关键性的知识,教师应该结合相关的数学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出调整。

及时根据课堂改革方案引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对关键性的数学知识点产生探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要观察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及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策略,帮助学生认识问题。优化学生的自主操作过程,这样的学习以及改正过程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它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动手操作课堂上的整体积极性,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作为教学基础。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注重丰富学生的动手操作习惯,以此来实现新型课程改革的相关目标。

(四)创设相关的问题情景

问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相关的教材知识点以发散形式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问题搜寻过程中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新型技能。

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将问题教学应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动手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搜寻问题过程中开放自我思维。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动手操作,通过实践发展了解问题。为此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教师也要根据本课程教学内容做好提前预知,整理相关教案。选出其中最具有动手操作性以及探索评价性的相关知识点,通过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了解问题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在问题辩论理解过程中验证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科教学的魅力。在问题驱使下学生能够找到相关数学知识的有效链接点,寻找正确的问题切入点。找到问题学习的有效途径,最终通过自身验证寻找出正确的问题答案。

(五)立足基本教材

教材是教师展开数学教学的基础,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是众多数学专家通过共同合作研发出来的一种结果。教师在安排相关的教学体系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教材内容的优化,注重教材知识点的前后串联融合,进行针对教学。

而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也有着很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这一方面内容时要深刻认识到实践创新人才在21世纪所占的重要意义。认真研读教材,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些关键知识点。通过灵活选用教材,以教材作为基础。深度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实践演练的内容,引入教材实例开展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真正改革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通过立体图形展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各类知识的构成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错误点总结培养学生的总体思维,通过概括论述找寻出数学知识学习的共性。

三、 总结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已成为现今小学教师在展开数学教学时的一大首要任务,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新时代教学对于人才的相关要求。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课外实践,立足基本教材。创设问题情景,养成学生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化抽象知识为形象知识,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能力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个思维积极性,使学生完成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教师应该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向新的方向不断发展,最终完成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周建香.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李松年.重视动手操作,提升教育质量: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几点策略[J].甘肃科技,2010(14):198-199.

[3]杜晓亮.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4).

[4]陈文华.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21):51-52.

作者简介:

张淑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天宝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