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媒介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2020-08-06 14:33华珊
今传媒 2020年7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媒介融合传统媒体

华珊

摘 要:2019年媒介融合研究涉及媒介融合的多个方面,媒介融合的短视频研究、媒介融合的出版研究、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研究、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研究等方面特别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学者们的真知灼见,丰富了媒介融合的理论,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知网中文期刊库对2019年我國关于媒介融合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搜集、研读和述评,以期勾勒出2019年该领域的研究图景。

关键词:媒介融合;研究综述;传统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7-0073-03

2005年我国学者蔡雯在其论文《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中将“媒介融合”概念引入我国,自此我国学者开始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显示,2005~2018年媒介融合的研究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相对来说没有较大增幅,截至2019年12月21日,以“媒介融合”为关键词从中搜集、整理、研读、分析,试图归纳2019年媒介融合的发展研究,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借鉴。综观2019年媒介融合的相关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媒介融合下的短视频研究

网络环境的不断扩大和稳定,以及移动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为短视频崛起提供了先决条件,与此同时,短视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传播策略会取得较为不错的传播效果[1]。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制作简单、娱乐性强的特点,基于以上特点,新闻短视频就具备了低成本,时效性强,娱乐性和真实性同在,跨圈层传播的特点[2]。新闻短视频在媒介融合时代应运而生,新闻短视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舆论引导形态,它既为传统媒体拓宽自身的话语空间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我国新闻短视频发展已初步成型。主流媒体有央视新闻的“央视频”,《人民日报》的“人民视频”,也有自媒体如“梨视频”等资讯式的短视频新闻。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融合下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新闻事实的偏离或者因为把关不严造成的舆论偏离,进而形成一种“伪公共领域”[3]。媒介融合下短视频想要长效发展,王茁提供了三种发展对策:一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用户的介入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二是坚持内容为王,优质的视频内容仍然是吸引用户的关键要素;三是短视频与广告业共谋发展[4]。

对于媒体融合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抓住机遇,破困境之局是接下来需要集中面对的问题。

二、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促使媒介融合的传播格局发生重构。为了更好地应对媒介融合的新变化,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需要更高的要求。

学者强月新认为,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模式的固化与实际需要的矛盾,职业导向与传统新闻教育理念的矛盾[5]。地方高校在新闻媒体人才培养上也有课程内容较为陈旧,教师缺乏新媒体从业经验,缺少特色人才的培养等问题[6]。眼下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在思维模式、培养路径、培养动力和评价机制的四重转向为高校传媒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逻辑和思路[7]。

吴小勉认为媒介融合进程中,要注重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升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结合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8]。注重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培养才能适应媒体融合更深层次的需求。

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召开第十二次集体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全媒体”的概念,这说明媒介融合将进一步发展。业内专家的亲身教导和专业化的大平台以及先进的智能辅助设备都将在培养“四全媒体”人才上发挥效用[9]。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传播人才更要严格秉承新闻真实的职业观,加强人文关怀,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职业修养。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的发展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业受到冲击。这主要是因为传统媒体“线上”和“线下 ”的融合还不到位,“市场化”的意识还没有融入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传统出版业不断创新自身理念,适应时代需要,要打破固有思维,树立竞争意识,加强对新媒体利用的程度并树立品牌意识[10]。

数字化转型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发展的一个思路,在媒介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之下,数字出版业与传统出版业的融合也会随之加深。王欣认为,数字出版业并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市场活力,破此困境只能是不断整合优质的内容资源并且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11]。

出版业的融合转型之路是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双重结果,这有利于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源共享[12]。然而在融媒体背景下,出版业面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包括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出版业之间,地区之间,市场份额之间的不合理;信息爆炸时代,有价值的内容成为稀缺资源,缺乏原创优质内容生产也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13]。

出版业要对业务流程有一个更细致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流程,确保出版工作有时有效地进行,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出版组织进行重构[14]。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业要建立完善纸质和数字图书的经营模式,从而促进产业增值,积极利用网络营销达到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的目的,以及培育以管理为核心的竞争力[15]。

有学者在对媒介融合下出版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时,认为未来出版业将会朝着智能媒体方向发展,群体智能将为我国传统出版单位内部的数字化协同生产提供新的思路[16],在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智能化的发展的确是有迹可循。

四、媒介融合对新闻采编的变革

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拓宽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传播的内容发生了由过去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向以受众为主体的生存生活状态传播的转变[17]。2019年学界对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生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新闻采编的变革上。新闻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业人员不能停留在对信息的简单搜集,而是需要在对内容深加工,创新编辑方式等[18]。明确受众群体,根據受众群体的特性制作出优质的内容,形成不可替代性。

新闻采编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新闻采编工作流程再造的首要任务就是使新闻信息的收集整理、编辑、加工分发形成一体化模式[19]。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者相较于以往应更专业,具备更好的策划能力、灵敏的新闻感知能力[20]。赵琳琳认为,大量的信息及来源前所未有的复杂,加重了新闻采编工作者的难度,提升自身的信息辨别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21]。在众多信息中,新闻采编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渠道获取信息,选择与受众密切相关的信息,确保发出的新闻是真实可信并且有价值的[22]。

新闻采编在媒介融合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传播模式多元,工作全能化。熊雪松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发展趋势,首先是对新闻进行全方位地挖掘而不是浮于表面,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其次是用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对新闻进行追踪报道才能创造出具有价值的新闻[23]。

五、媒介融合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自媒介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到现在已有近五年的时间,三网融合、“互联网+”、智能城市的建设不断推动,新旧媒体融合成为常态[24]。但是,媒介融合需要从根本上聚焦两个问题,一是媒介的人化和人的媒介化,即媒介传统的主导向与用户的被动向相异位产生的影响;二是媒介的媒体化和媒体的媒介化,媒介和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之间融合所产生的影响问题[25]。学者严三九认为现下的媒体运行规则正在发生改变:首先,是流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已经结束,传媒业更需要进行流量深耕;其次,是原来的渠道驱动变成了技术和用户的驱动,因此传媒业态迫切需要重构;最后,是媒介技术诸如算法推荐等受到了媒介伦理的困扰。因此,他提出了一个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即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以及包含经济、技术和人性化三方面的深度赋能[26]。

当下,数据贯穿于新闻的采集、报道、分发及影响力、利润的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智媒将会是解决问题可能的突破口,因此随着媒介融合进入深水区,其最终归宿可能是智媒生态圈的构建[27]。陆地则详细地阐释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媒介融合未来必将朝着移动化、智能化、视频化三个方向深度发展,且随着这三化的发展,媒介融合会在工作、生活和社会的各方面渗透[28]。

在新媒体技术日渐成熟的当下,民间传播成了媒介融合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甚至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与大众传播相抗衡,“民间传播+专业化传播”的模式是未来必走之路[29],因为它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之下,公民应当更加全面综合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高校要尽快落实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业内要完善融合背景下的传媒机制运作[30]。

六、结 语

媒介融合是一个需要用时间观察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对 2019年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到,对于单纯进行媒介融合发展转型的研究已经比前几年减少了许多,研究的重点是以媒介融合为背景结合新兴技术所带来的变革影响。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于未来的媒介融合会呈现怎样的形态,对新闻业及社会造成的影响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梓涵.媒介融合下短视频平台中新闻媒体的发展现状与策略——以抖音短视频APP平台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9(3).

[2] 栾兰,钟融融.媒介融合背景下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策略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

[3] 张甜,高宪春.论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构建公共领域的新模式——以短视频新闻为例[J].戏剧之家,2019(9).

[4] 王茁,丁龙.媒介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5).

[5] 强月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3).

[6] 陈秋萌.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

[7] 赵渊.新时期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四重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2).

[8] 吴小勉.媒介融合进程中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研究[J].出版广角,2019(10).

[9] 唐丹,王安琪.融媒时代“四全媒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新闻世界,2019(12).

[10] 梁辰.基于媒介融合时代分析传统出版行业的转型之路[J].中国集体经济,2019(22).

[11] 王欣.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运营策略探析[J].北方经贸,2019(8).

[12] 刘烨.图书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原因及发展模式构建[J].黑龙江科学,2019(15).

[13] 夏月林.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出版产业现状与问题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9(3).

[14] 伍戈.融媒体时代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多元路径选择[J].新闻前哨,2019(10).

[15] 施雯: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新闻传播,2019(12).

[16] 段鹏,张媛媛.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方向与突破点[J].中国出版,2019(8).

[17] 孟洋.媒介融合中的新闻传播生态变化及重构[J].科技传播,2019,11(10).

[18] 曹明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策略[J].新闻传播,2019(10).

[19] 杜勇.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J].传播力研究,2019,3(15).

[20] 吕臻,于美玲.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特点[J].传播力研究,2019,3(28).

[21] 赵琳琳.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分析[J].科技风,2019(34).

[22] 崔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解析[J].传媒论坛,2019,2(9).

[23] 苏丽霞.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特点[J].传播力研究,2019,3(22).

[24] 杨健文.浅析我国媒介融合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4).

[25] 胡靖,胡加加.溯源与考辨:媒介融合的多维视角和研究路向[J].中国出版.2019(12).

[26] 严三九.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6).

[27] 赵云泽.媒介融合的逻辑起点、实质及可能归宿[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3).

[28] 陆地,高菲.媒体融合的模式和媒介融合的趋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7).

[29] 尹俊.新媒体技术成熟背景下媒介融合的三个趋向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3).

[30] 李钊.媒介融合关于媒体未来发展新趋势的探讨[J].传媒论坛,2019,2(1).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媒介融合传统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