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馨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对学生进行历史事实或事件的解释,以促进学生对历史事件深入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历史解释素养。然而,由于教师过于注重教,轻视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体会、感悟和表达,造成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省略了对历史的感悟和思辨过程,只背诵历史事实和定论,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解释素养。笔者在教学中,以学生素养为目标,以时空为背景,以史料为依托,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还原”和“解释”,从而让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在纷繁芜杂的事实中进行冥想、体会、查阅,不断把握历史事件的内涵和韵味,提升了自己对历史事件进行个性化解释的能力。
明确教学立意,为历史解释搭建平台
教学立意是课堂的目标,是课堂“教”和“学”活动的灵魂,它引领课堂从关注知识,走向关注能力,指向素养提升。具体来说,教学立意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解读和学生学情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构建、设计中提炼出来的课堂灵魂。例如,“新文化运动”内容是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第一部分,它既承接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又顺接下一节课“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其线索和架构基本为“背景—内容—历史意义”,系统地记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脉络,内容丰富且精练。从学情分析,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在备课和设计时需要有更好的立意,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
教师需要突出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成长和发展,彰显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引领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读教材,精准立意,以恰当的方式把握教材,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搭建支点,为培养具有历史情怀的时代新人而教学。在本节课中,教材涉及到以下目标和任务:如何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必要性和历史影响力?怎样才能挑选出符合初中生认知能力的历史史料?如何在学生的理解过程中有效渗透历史学科素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脑海留下的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烙印是什么样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合,教师明确了教学立意,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人”的解放与发展运动,借用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来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从而培养国民健全的人格,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不在于知识要点的罗列和记忆,要设计一个平台,让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探触人性受受封建思想严重压抑的时代,由此点燃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和独立的愿望和情怀。在此立意统领下,以“人权”为主题词,构建了以“束缚——呐喊——重生”为关键词的教学活动平台,为学生搭建感悟新文化运动历史时空的舞台,学生在此主线平台下,通过出离愤怒的倾诉、声情并茂的表白、发自肺腑的呐喊和向往重生的誓言,对教材内容和精选的史料进行个性化整合、研读,为“历史解释”新文化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还原历史现场,为历史解释寻找原点
任何历史事件的解释都离不开其历史背景和历史时空,时空性也是历史学科的主要特征之一。唯有还原历史现场,引导学生跨越时空的阻隔,看清历史事件的“本真”,才能为历史的发展寻找起点,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成因、过程和结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结合历史史料,借助多媒体创设必要的情境,帮助学生超越历史时空,亲自体认历史事件中的“人”和“事”,对历史事件的是非曲直做出客观公正的解释和评价。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在教学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时,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学到的只是记录历史的符号知识,无法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温度,也就无法理解新文化运动在那个时代发生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为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让学生重返“历史现场”,在历史原点上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以PPT形式引入如情境材料:①旧时北京大学师生问好场景;②用鲜活生命换取冰冷牌坊的阿毛的故事;③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的政治乱象。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产生强烈的历史代入感,以历史原点的视角来审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触摸到历史的经纬,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从而不断认识到: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也剪掉了多年来盘在中国人脑后的长辫子。但是,它没有彻底根除萦绕在国人心目中隐形的精神之辫。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有家国情怀的人士肯定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来推动历史的发展和变革。这些人便身先士卒,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反思和呐喊中扮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马前卒角色。
聚焦历史细节,让历史解释直面焦点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教师要借助生动详实的历史史实,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触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养成问题意识,让学生围绕历史焦点,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教师要依托教学内容,聚焦历史细节,特别是观念的冲突性细节,帮助学生以历史的方法来剖析历史,以历史的眼光来回眸历史,不断揭开历史的真相,探明历史的发展的脉络,形成个性化的历史解释方法。
在教学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时,教师将《兼容并包》这一幅精美的油画展现给学生。学生观察后发现,一个留长辫子、戴圆帽、穿长袍的人物浮现在画面上,于是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教师这时向学生介绍辜鸿铭的相关经历,学生更加疑惑丛生:昔年人人留辫,独他剪辫;如今已是民国,剪辫令下了一遍又一遍,他却坚决留辫;可在那个向西方文明看齐的时代,辜鸿铭这个原本崇尚西方文明的“半個洋人”,却逆流而行,醉心翻译儒家经典,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他这样做究竟目的如何呢?学生对这一细节百思不得其解,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深入探究如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又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旗手们的极端行为呢?通过这一问题,追本溯源,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历史解释更有针对性。
观念的冲突能激发学生的思辨,如何辩证地认识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所持的态度,是新文化运动的重难点,同时也是教学过程经常碰到的棘手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从众多史料中遴选出富有观念冲突的材料,让学生在细节中见微知著,将宏大的历史问题聚焦到一个个历史细节,一个个历史人物,以历史细节为镜,透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内涵,缅怀历史人物所做的丰功伟绩。
彰显家国情怀,让历史解释指向重点
历史学科需要彰显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是历史学科素养当仁不让的使命,只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欲望,和学生一起对历史的厚重和深沉作一番体验和穿越,才能让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心里开花结果。以史为鉴,方可兴国。历史和未来都存活在当代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借助历史史实、历史史料,引导学生探究、体悟历史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旨归,旨在唤醒人的灵魂,健全人的人格。历史解释需要凸显家国情怀,将人的发展和家国发展融合起来,让历史解释富有召唤力和生命力。
在新文化运动的导入教学中,为彰显家国情怀,教师选取了陈独秀同志《敬告青年》里面的一段话为开场白,以激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思考:“怎样的时代,怎样的境遇,使他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呐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穿越历史的时空,到达“新文化”年代的现场,深刻感悟那些志士仁人与旧思想果断作出决断的愿望和魄力,体认那个年代年青人“以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教师和学生一起解释、分享历史,既渗透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培育了学生的爱国精神,更为培养全面而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了强有力的历史文化基因。
历史解释素养是建立在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之上的,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突出有效,和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多元化多维度进行历史解释,一步一个脚印,聚焦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将学生培养成有历史使命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