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九俊
在常州三井实验小学参加活动时,听作者陆颖墨大校说,《小岛》入选小学语文教科书,曾在文题上反复斟酌。有人希望更能凸显文章的主题,比如“一幅地图”“一个军礼”等都曾议到,但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样的努力,认为改来改去,还是《小岛》为好。
“小岛”很普通,很朴实,似乎不够“亮”,但确是合适的,有味道的。小岛,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树少,草少,土地也很少”,“转一圈也用不了10 分钟”,而这里“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这里最缺少什么,不用想都可以猜到。正是这样的地点,这样特定的环境,与故事里写到的菜地,与一盘“小白菜”形成内在的张力,为情节的展开作了最好的铺垫。
一位将军上岛来了,随着将军视察的步伐,故事的情节打开,引人入胜的是意外不断,波澜迭起,这就形成了文章最主要的写作特色,即情节的设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两个“竟”,恰好两个大段里都有,也都在情节紧要处。第一处是第3自然段:“掀开油布一角,竟露出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在这个草都很少的小岛上,竟然有这样“绿油油的菜地”,当然出乎意料。小岛上“土少”,且这些土未必会是种植土地,但战士们爱岛如家,硬是一个个从家乡用口袋背来这些土,却又在情理之中。第二处是第29自然段:“那一片油布已经翻开,露出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种菜已经了不起,竟还种成一幅中国地图,确实出乎意料,战士们守岛爱岛,本乎于对祖国的忠诚,这又在情理之中。不仅是亲临视察的将军,就是沉浸到故事中的小读者们,也都被打动了,我在听课时就感受到小朋友们的激动不已。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还不止于这两处,整个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波澜不断,没有直接用“竟”,但情节突转的地方还有多处。比如第12自然段,写将军决定留在岛上吃饭,“为了减轻岛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这是将军“自己定下的规矩”,所以听到这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同行的秘书着急了”;而将军想的是“要是这里种菜的法子真能推广,那对这一带守岛部队的作用可太大了”。因此,决定破例留下来,完全在情理之中。第20 自然段,写请将军吃晚饭,“有鱼不稀奇”,却端进“一盘小白菜”,将军看到这么个稀罕物,出乎意料,“脸色马上变了”;但于战士们,菜地一大块,请长辈尝尝海岛上的蔬菜,亦在情理之中。第34自然段,将军“眼前一亮”,把小白菜倒进汤里,又是出乎意料、合乎情理。第37自然段,“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地,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作为视察返程的将军如此动作,又是意料之外;但将军深深被打动了,激动不已,向守岛的战士们致以深深敬意,却尽在情理之中。这些故事情节的转折处,没有用“竟”,但又都可以加上“竟”,如果让学生复述、练说时加上“竟”,对理解“竟”这个副词的用法,理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写作特色,理解将军和士兵们的精神世界,是有意义的。
关于《小岛》以“竟”为课眼,引导学生把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写作特色,我和三井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讨论过,在编写《名师教语文:课文解读与学习设计》时,与薄俊生、王敏亚等几位老师做过进一步的探讨,难能可贵的是,薄俊生老师的团队,以“竟”为课眼,把文路与教路、学路统一起来,形成很有特色的板书(见图1)。在实际教学时,他们又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情节转折时人物神态的变化,引导学生走进故事之中,随着情节的一波三折,感受人物情感的变化,接受精神的熏陶和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