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宝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 山西·太原 030006)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目前不够乐观,呈现出下滑趋势。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已超过十五年大学生身体素质未见提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学生自身力量较弱, 并且运动速度下降,同时还伴随着视力下降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各大院校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努力遏制大学生体能下滑。 结合过去的研究成果可知,高等院校在学生身体素质方面重点研究的方向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弄清楚哪种体育运动形式可以切实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需求;其二,则是哪种体质锻炼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能训练方法的功能性力量训练, 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功能以及生理基础之上,具有稳定性、身体协调性以及平衡性,能够较好地解决人体的体能状况。利用功能性体能训练这种新形式,与体育运动项目结合,以此来促使大学生竞技能力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性体能训练优势,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现实问题。
功能性体能训练起源美国,是理疗医生利用某些动作对病患进行身体康复训练,最早主要应用在医疗卫生和健身领域中, 借此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功能力量训练注重多角度,在运动链各个平面协调练习,它将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性作为重要内容,强调的是动作的一体化和整体控制下的动态平衡。随着众多学者的深入探索,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基本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并逐渐融入到体育健康教育中,以此来提高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全球知名功能性体能训练领域专家甘比达表示,功能性体能训练与身体把控、协调能力、重心稳定等诸多方面有关,同时还需多个部位关节的本体活动。 我国部分学者表示,功能性体能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训练人员的专项运动能力,通常用来强化肌肉群体以及神经肌肉系统。 也有某些专家认为,功能性体能训练仅属于体能训练系统的组成要素,其是以人的身体结构为核心,在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引导下,逐渐形成的一套特定动作范式,需要在身体一体化的情况下展开连续、完整且较为稳定的体能训练。 还有少数专家表示,功能性体能训练实际上属于一个浅层概念, 还需专业人员更加精细、更加详细地对其进行阐释。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来自A 市一所普通本科高校6 个班级,随机共抽取180 名大学生,其中男生95 人, 女生85 人。 并将他们划分成实验组和比较组,人数均为90,训练时长为50 天。
实验组采取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大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比较组则依旧按照以往训练方式进行。 需强调的是,实验组可适当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 具体流程为:首先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含T 与Y 型的训练、向一侧弓步训练、开合跳以及箭步蹲起训练等,各个动作应做满两个八拍。 其次重点部分,结合特定的素质目标,渗透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在速度上,分别按照前后左右这几个方向进行双脚迅速交替练习,借助弹力带进行原地、向前、倒退等多个方向辅助跑。最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高抬腿、加快跑步速度、小碎步快跑等训练。 在耐力上, 可采用800m/2、800m/4和600m/6 这几种形式的间歇跑。 每一次功能性体能训练只能选择一种形式, 几种形式要循环运用。在力量上,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例如登山式俯卧撑、单脚台阶跳、俯桥、屈跨后顶、侧桥、双脚台阶跳等等。 而在灵活上,则可通过交叉跑、跳绳或是T 型跑等方法进行训练。 此外,也要适当锻炼学生的柔韧性,通常是利用肌肉拉伸的方法来增加身体柔韧度。 最后是训练结束后的身体放松部分,对比组按照以往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实验组要根据重点部分的实际情况,利用热身操、缓慢跑步、肌肉拉伸等不同形式来放松学生身体。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取的是实验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
首先是身体素质实验对照检测。 通过较长时间不同形式的体能训练,实验小组和比较小组得到了对比显著的成绩差别。 事实上,在开展实验证明之前,为了充分确保实验干预的精准度,已依据标准的实验干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比较组的每个学生实施了全方位的身体素质测量。 两个小组的大学生在百米跑、立定跳远以及往返跑这几个运动项目中的成绩比较接近,没有较大的差别,由此说明在开展实验前两个小组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相近。但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显现出差别,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两个小组体能训练的观念和方式方法的不同, 与实验对象无关。此外,为了确保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广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剖析更加全面深入,还额外增加了实验小组与比较小组功能动作筛选检查任务, 让两个小组的实验对象得到前后分腿下蹲、肩部肌肉灵活程度、深蹲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性体能动作筛选检查。 具体来看,深蹲动作对应的筛查目标是髋部、肩膀、膝盖、脚踝等多处关节灵活程度评价;前后分腿下蹲动作对应的筛查目标是身体各个环节灵活度与稳定度评测、 大腿肌肉柔韧度评测;肩关节灵活程度对应的筛查目标是肩膀内外旋转、向内收缩、向外拓展以及肩胛骨灵活度评测;仰卧向上踢腿动作对应的筛查目标是大腿后侧肌肉柔韧性评测;俯卧撑动作对应的筛查目标是身体上半部分脊柱稳定支撑力评测;而原地旋转动作对应的筛查目标则是躯干总体稳定性的评测。 将学生实际表现划分成不同层次, 比如无障碍完成每个动作、在做动作的过程中遇到功能障碍、无法完成指定的测试动作并且无任何疼痛感、无法完成指定测试动作并伴有明显疼痛感,实验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后,无任何疼痛感顺利完成检测动作的学生人数明显要高于比较小组。
其次是身体素质实验比较剖析。 身体素质实验比较剖析主要通过实验前后广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比较,最终结果表明,利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的实验组学生,在立定跳远、百米跑、往返跑等项目检测中的分数提高幅度较大,而比较小组的学生按照传统的体能训练方法后,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相对于实验组来说,提高幅度不大。 这样的实验对照结果充分证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都能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水平。 以代表性较强的立定跳远项目的平均成绩为例,实验小组中的男生从最初的2.06 米提高到2.35米,比较小组的男生则从2.05 米提高到2.25 米,充分证明了这一问题(如表一)。 其二从小组的详细划分上看,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方法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结合现实情况设计构成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模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促使他们踊跃参与到训练活动中,更容易提高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
表1 男生组训练前后对比
首先,利用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对实验性小组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并且明显高于比较小组。 其次,比较小组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所以综合来看,不能完全否定以往的体能训练方法及其作用。 最后,若是从大学生性别对照的角度看, 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比较组,男生在各项运动上的分数都要明显高于女生。
功能性体能训练形式涉及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涵盖了许多训练观念,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能,使其体质训练更具针对性,最大程度地避免运动损伤。 虽然当前我国功能性体能训练体系并未健全,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但运动员身体训练实践经验可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且其自身的独特价值也能全方面锻炼大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稳定性。 根据实验组与比较组训练结果对比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可通过以下途径对大学生实施功能性体能训练。
功能性体能训练方法对高等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能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因而将其运用到大学生日常体育训练方案中,可让不同水平的男女大学生得到合理的调整与强化,能充分保证体能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功能性体能训练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康复训练,因此,在当代体能训练体制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重点突出它与传统体能训练方法的差异,即功能性体能训练依托大数据分析, 高度重视对广大学生身体系统实施客观评估,以便让各个动作训练形式在各种负荷及刺激条件下训练多个身体部位,从而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为了确保功能性体能训练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需要将训练内容及其过程与大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让各个专业的训练内容都具有针对性,从而使功能性体能训练打破传统孤立状态。
对身体需要较重负荷要求的某些专业来说,比如机械操作类专业, 应适当提高该类专业在耐力、稳定性、平衡力等相关方面的要求。 大学生要确保自身注意力集中,真正做到身体上肢协调力与下肢耐力的逐步提升,可为他们选择哑铃操、重物抛掷、实心球等运动作为核心训练内容。 而设计与绘画类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他们对四肢准确度和手指灵活度要求较高,还要做到专心专注,可利用投篮与俯卧体后屈等方式进行功能性体能训练。 若是大学生所学专业需要野外实践,那么则要对他们的四肢力量和灵活性、柔韧性提出高要求,在实施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可选择体操、攀爬、立定跳远等运动项目。
功能性体能训练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功能性体育训练在运动锻炼中的重要性,主动将其融入到教学中,以此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各部位素质,增强他们的反应能力。 而如何真正实现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体育教学的深度结合,需要结合具体专业,根据大学生个体差异与特征制定针对性的体质训练方案。使其利用高效的体育训练方式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巧,从而为健康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