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草”阎锡山为何成为反蒋联军的盟主

2020-08-04 13:16
新传奇 2020年18期
关键词:墙头草晋军汪精卫

阎锡山在反蒋联军中单项排名似不占优,军事实力不如兵强马壮的西北军,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不如桂系曾在北伐建立殊勋,在党内名声也较差。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何能成为反蒋联军的主脑?

阎锡山在反蒋联军中单项排名似不占优,军事实力不如兵强马壮的西北军,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不如桂系曾在北伐建立殊勋。唯一优势似乎仅有“山西老抠能聚财”一项。另外阎锡山参加辛亥革命较早,不过对国民党时叛时附,在党内名声较差。这样一个土财主式的人物为何能成为反蒋联军的主脑?

从晋军到晋绥军,不断扩军

晋系在国民党新军阀中崛起最早。1912年阎锡山攫取山西都督之位,随即开始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他首先加强对晋军的军事教育,随后又在1915年建立军事教育团,招收知识青年和军队基层挑选的出色士兵。日后这批学生大多成为晋军基层骨干。

1913年11月,閻锡山根据袁世凯命令解散山西全境的国民党组织,屠杀大批以往的同志,以安袁世凯之心。如此背信弃义虽然使阎锡山在国民党中名声扫地,却使他成为二次革命失败后同盟会党少数得以留任都督的特例。袁世凯死后,阎锡山拜段祺瑞为师,成为世人笑柄。

1917年5月,府院之争扩大,阎锡山带头支持段祺瑞,派兵赴湖南支援北洋军,却因为直系从中作梗导致全军在湘潭覆没。

湘潭丧师后,阎锡山再次清醒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于是提出所谓“中立”政策,即“三不二要主义”: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根据“三不二要主义”的指导,阎锡山在直皖和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闭省不出,不问外事,但乘机扩充6营新兵。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后,阎锡山晋军经过第二次扩军,兵力突破4万。阎锡山的晋系军阀虽然不如直皖奉以及冯玉祥西北军那样拥兵数十万,但内部相对稳固。于是便动了联合直奉,搞“讨赤大同盟”消灭盘踞西北的冯玉祥所部的念头。

1926年春,阎锡山联合各家军阀围攻西北军。战后,冯玉祥出走国外,西北军大多被阎锡山吞并。晋军至此触角伸出山西,一举变成了“晋绥军”。1926年秋至1927年春,晋绥军第三次扩军,已经成为一支总兵力13万的北方劲旅。

1928年6月8日,晋绥军进入北京,至此阎锡山晋绥军控制晋冀察绥四省与平津两市,实力空前强大。有了这样巨大的地盘,阎锡山自然要继续扩军,其总兵力已突破20万,装备水平在蒋冯阎桂四家中排行第二。

“六政三事”促富足

阎锡山晋绥军的另一大优势,在于经济。1917年,阎锡山宣布在山西实行“六政三事”,其中六政为水利、植树、蚕桑、禁烟、天足、剪发,三事则为种棉、造林与畜牧。阎锡山认为,重视“六政三事”,再加上兴利除弊,可以保证山西一省的民力财力得到充分开发。

另外,为防止因采购棉纱导致山西银钱外流,阎锡山力主利用全省9000余万亩闲散耕地种植棉花。山西省统一采购棉籽分发各县,至1921年,山西全省棉花种植面积从1917年不足20万亩增加到79万亩。至1927年,山西全省27个县种植棉花,基本保证了山西本省人的穿衣用布问题。

“六政三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使得山西的经济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也成为日后中原大战山西对抗有江浙财团和西方银行支持的蒋系军阀的根本经济基础。强大的经济实力,也是阎锡山成为反蒋联军领袖的最关键条件。

统合西山会议派与改组派

有了晋绥军和山西财政作为后盾,阎锡山终于敢于打破“保境安民”或者说是“孤立主义”的自我限制,准备谋求北方乃至全中国的统治地位。

为了争取国民党内部势力的支持,阎锡山利用经济手段,将1928年前被蒋介石从国民党党务系统处理掉的大批党务人员请到平津,通过新民读书会等组织予以整合。一心倒蒋的西山会议派和改组派都将联晋作为夺回国民党内正统地位的最好选择。

1928年2月10日,阎锡山以退为进,宣称愿意与蒋介石“为今之计,礼让卫国,舍此莫由。锡山窃愿追随钧座共息仔肩”。这副“舍得一身剐也要将皇帝拉下马”的姿态迅速引起了地方实力派的共鸣,桂系、粤系纷纷通电要蒋介石下野,公推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军总司令”。23日,阎锡山又要求全体党员总投票,逼蒋下台。24日,汪精卫发电告阎锡山,表示赞成以全体党员总投票解决党内纠纷,并叫嚣“如和平无望,则以武力制裁”。

阎锡山心中笃定统合西山会议派和改组派,避免汪精卫一家独大的主张,坚持要先调停两派争议,再筹组政府。4月中旬,在阎锡山的牵线搭桥下,各派在太原举行党务会议。

总算当了“国民政府主席”

1928年5月5日,汪精卫复电赞同改组派与西山会议派在天津所谈“非常”会议抛开一切历史纠纷,召开三全大会和国民大会制定约法的计划。7日,汪精卫起草的北方党务问题宣言送抵天津,提出“克日成立中央党部扩大会议”。13日,各派纷纷对汪精卫宣言稿表示赞同。至此,阎锡山认为党务统合问题已经尘埃落定,自己在正统和大义名分能够与蒋介石分庭抗礼。

5月14日,中原大战爆发三日后,阎锡山眼看汪精卫仍在中国香港,只得电促这位“元勋先进”北上:“此后党务自应悉听主持。国家既取党治,一切政务自应由党主持。”由此可见,阎锡山为了拉汪精卫,甚至连政府领导权的空头支票都开出去了。可惜,汪精卫此时却得寸进尺,又与西山会议派产生矛盾。

阎锡山眼看前线开战,扩大会议却仍是镜花水月,也使出威胁手段,迫使汪精卫发表《中央党部扩大会议之必要》,赌咒发誓“与西山派及实力派妥协绝不可动摇”。

最终,在阎锡山的主导下,粤二全大会提议召集扩大会议,西山会议派的沪二全大会通电赞同宣言,两家不约而同共用“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名义。直到7月1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日改组派发表召集扩大会议宣言,西山会议派通电赞同宣言。8月7日,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首次正式会议。直至9月1日,阎锡山总算当了“国民政府主席”。但此时晋绥军在津浦线上已经全线溃败,济南丢失。

(《文史天地》 白孟宸/文)

猜你喜欢
墙头草晋军汪精卫
“晋军”小说中的乡土文化书写
墙头草
墙头草
墙头草
墙头草与墙根草
小姨妹的惊悚新婚夜:恩人姐夫缘何举起恨的锤?
张学良:对汪精卫由佩服到厌恶
民国刺客汪精卫
儿歌解读中华典故
汪精卫“绝命诗”被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