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工程合同作为法律性文件,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全面监督的作用,签订甲乙双方对主要涉及条款达成一致的合同,再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大大减少出现合同纠纷的可能性。因此,要格外注意签订与实施过程中对合同风险的管理。本文将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例,探究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完善管理机制,提出具体措施,化解隐藏问题,保障甲乙双方的利益,从而促进预期建设目标的圆满完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
一、轨道项目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问题
1.自然环境
外部问题第一是指施工的地理环境与客观条件是否受限。例如在以“山城”著称的重庆,地形崎岖,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给轨道交通的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合同中对于自然环境等问题的条款要表述清楚,如果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如山洪、泥石流等,合同中又恰巧缺失相应的补充说明,对于受灾损失的赔偿或担责不清晰都会造成纠纷的出现。
2.政策变动
第二是指外部政策条件变动等原因带来的工程量、工程范围及物价变动的问题。合同中应划分出明确具体的标的、数量与质量、履行期限、价款及调整因素与方式、变更及索赔方式、违约责任、设备厂家售后等具体的工程内容,但未考虑到外部条件不受人为控制的变化,即使考虑周全在合同内的表述也很难全部罗列出来,很有可能出现遗漏的问题,此时就甲乙双方可能就对工程内容或范围意见不统一,出现合同纠纷[1]。
3.社会因素
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难免出现土地征用、交通限制、道路占用、通过居住区等情况,如果没有及时通知民众商户或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有可能出现投诉或其他阻碍施工的问题,合同中要在这方面考虑周到,发包方要将内容、责任划分清楚,承包方要依照合同施工,认清轨道交通项目服务社会大众的本质,平衡建设方与投资方利益。
(二)内部问题
内部问题主要指合同签订时与履约时出现的可受人为控制的问题。
1.工程工期
工程工期方面主要是指拖延工期问题,只在合同中明確工期完成的时间,没有具体到违约拖延的处罚措施或赔偿,那么在实际履约中,合同就变成了一纸文书,很难起到威慑监督的作用。不仅耽误工程的进度,增加项目投资,还对当地公共交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工程质量
在施工中,良好的工程质量是一个合格项目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轨道交通这种百年工程切实关系到民生与政府投资市政项目。对于不合要求的工程,要在签订的合同中写出后续处理办法,经过双方交涉后按照合同要求对工程质量的验收达成一致。
3.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的不规范包括合同内容存在纰漏、法律条款不清楚、合同格式没有使用规定范文等。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及合同策划不充分,一般情况下,在合同准备阶段,合同双方的经营资格、履约意识与能力,以及合同文本的规范性都隐藏着合同的法律风险。这样就会导致合同流于形式,一旦后续出现问题,处理起来也十分棘手。
二、轨道项目合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根据合同签订与实施的环节和上文所述的影响合同管理的因素,对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可从以下措施进行。
(一)市场调研与合同策划
市场调研与合同策划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先导环节。一方面,企业应坚持策划在前、实施在后的办事方针,妥善考虑轨道交通建设各环节、各专业的工程量安排,特别是招标环节与项目执行人员的任务划分。另一方面,还应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前期市场调研,具体包括环境因素、工期时长、承包商信息、工程项目信息、项目技术特点等[2]。
(二)做好事前控制工作
事前控制是在项目正式动工前做好预案,控制合同问题中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例如轨道交通项目在前期招标工作的进行时,就要明确好合同内容,在招标文件中对工期、质量、工程内容等要求提出明确细致的说明,各投标单位对照要求考虑能否按约完成工作后再给出自己的报价,这样一来建设单位就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报价最最优的施工方,顾全经济效益,控制成本,避免后续出现问题时,施工方以招标文件没有要求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出现不必要的合同纠纷。
(三)加强合同实施过程的管理
在合同的正式实施前,还需要对所有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做一个合同的交底。让参与人员对合同有着清晰、清醒的认识与了解,并将合同的核心条款的实施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专人负责专项条款,在施工中进行专项监督,依据合同规定督促承接方按期完工,具体包括履行计划、落实资金、设备与工作人员等,从而确保合同处于可控状态之中。其次,合同的甲方、乙方,都需要对各自监管范围内的工作内容进行严格把控,减少相关风险点的发生。
(四)加强风险教育
目前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多种多样,除了依靠法务部门做好合同管理工作,还需要其他的管理层、执行层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做好自己及下属部门的风险教育,对于合同中明确划定的责任要督促到位,对于明确禁止的行为一律要杜绝,在发现合同中不合理的地方或漏洞时马上上报。对于合同履行困难或无法完成约定计划和承诺的,应及时警告或通知企业法务部门。甲乙方核实情况后对合同进行修改,签订合同的补充说明。从思想教育入手,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行动,参见人员人人都能身体力行地履约,完成合同交代的工作内容。
(五)做好应急处理
合同的甲乙双方都要做好出现重大风险问题的准备,未雨绸缪,在法务部门或挑选专人兼任成立紧急处理小组,形成“事前预警,事后妥善处理”的运营管理模式,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采取强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出现施工安全事故时,要马上根据合同内对于参建人员的相关说明条例进行工伤界定,开展保险理赔工作,在保护人身安全的同时,防止问题给甲乙双方带来名誉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三、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实施中,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合同管理就是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前提,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制定成熟高效的管理机制,签订条例完善的合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可以使项目参建方可以从容应对各类风险与危机,给工程项目依法依规、平稳有序地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余家琪.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关键信息数据分析在合同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建筑施工,2019,41(07):1375-1377.
[2] 张变.加强合同全寿命周期管理,防范建设工程企业运行风险[J].法制与社会,2019(07):155-156.
作者简介:陈柏旭,男,1979年8月6日,初级工程师/项目经理,广西大学本科。